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21 15:2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
徜(chánɡ tánɡ)徉 花重(chónɡ zhònɡ)锦官城
澎湃(bài pài) 路转溪桥忽见(jiàn xiàn)
二、下列每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时节 轨道 鸣蝉 稻花 略胜一筹
B.残霞 缥渺 悠闲 潇洒 融为一体
C.跳跃 鼾声 纤弱 意镜 若隐若现
D.潇洒 依偎 灯茏 茅店 诗情画意
三、辨字组词。(6分)
径( ) 姗( ) 萤( )
经( ) 珊( ) 莹( )
蝉( ) 雀( ) 泥( )
弹( ) 鹊( ) 昵( )
四、将下列诗题、朝代与作者用直线连起来。(5分)
《春夜喜雨》 现代 金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元朝 杜甫
《天净沙?秋》 唐朝 辛弃疾
《太阳的话》 当代 白朴
《我们去看海》 宋朝 艾青
五、按要求补充诗句。(10分)
1.填上动植物名。
A.两个( )鸣翠柳,一行( )上青天。
B.( )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头。
2.填上地名。
A.故人西辞( ),烟花三月下( )。
B.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 )一日还。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无故人。
3.填上颜色词。
A.千里莺啼( )映( ),水村山郭酒旗风。
B.接天莲叶无穷( ),映日荷花别样( )。
4.填入反义词。
A.( )边日出( )边雨,道是( )晴却( )晴。
B.欲把西湖比西子,( )妆( )抹总相宜。
六、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里。(5分)
1.“野径云俱黑”中的“俱”的意思是( )
A.都,全都 B.具体 C.详细
2.“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的意思是( )
A.见面 B.同“现”,出现 C.再见
3.“当春乃发生”中的“发生”的意思是( )
A.催发植物生长 B.事情出现 C.头发生长出来
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晓”的意思是( )
A.使人知道 B.天刚亮的时候 C.晓得,知道,懂得
5.“随风潜入夜”中的“潜”的意思是( )
A.暗暗地,悄悄地 B.隐藏 C.隐在水下
七、先把诗词句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15分)
A.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_。
B.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____。
C.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
E. 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启迪我们:只有多视角的观察事物,才能全面认识事物,抓住其本质特征。
2.老师和爸妈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来劝告我们:趁现在年纪还轻,要努力上进,不要老了白白地悲伤和叹息。
3.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自然地吟诵起孟郊《游子吟》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天地。(22分)
(一)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1.用横线画出《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的十种景物。(5分)
2.这两首元曲都描写了秋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___________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是_______________。白朴的《天净沙?秋》却没有悲凉情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色彩鲜明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景。(4分)
3.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题目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念之情。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唐诗人郑谷,( )诗写得好,( )为人谦逊,所以人们乐于向他请教。“一字之师”说的就是他与诗僧齐己的故事。
某年冬天,齐己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郑谷看到齐己写的这首诗后,十分赞赏,但他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他对齐己说:“花开枝头,总有时间先后,只是人们不觉察,才误以为数枝同时开放。从诗题《早梅》来说,‘数枝开’已不为早,不如改为‘一枝开’。”
郑谷的这一改动,将“数”字改为“一”字,虽然只有一字之改,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己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1.为短文加个小标题,写在横线上。(2分)
2.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3.把“数枝”改为“一枝”好在哪里呢?结合你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郑谷和齐己分别是怎么样的人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修改作文中你有没有因一两个字而伤脑筋呢?你认为有这样的必要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30分)
阅读《墙角的垃圾》,把诗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要求:语言优美,能够准确表达诗歌的含义。
墙角的垃圾
教室门外墙角,一堆垃圾放着。
第一个人走来,朝着垃圾瞧瞧,
扬着脸儿走去,好像没有看到。
第二个人走来,朝着垃圾笑笑,
“这是哪个懒鬼?扫到这里放着?”
第三个人走来,垃圾堆里找找,
弄得两手脏脏,拾到一块贝壳。
第四个人走来,拿起笤帚扫扫,
送到校门外去,垃圾箱里倒掉。
教室门外墙角,干干净净真好。
参考答案
chánɡ√ zhònɡ√ pài√ xiàn√
二、A
路径 姗姗来迟 萤火虫
经过 珊瑚 晶莹
蝉鸣 孔雀 泥土
弹琴 喜鹊 亲昵
四、《春夜喜雨》 现代 金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元朝 杜甫
《天净沙?秋》 唐朝 辛弃疾
《太阳的话》 当代 白朴
《我们去看海》 宋朝 艾青
五、1.黄鹂 白鹭 小荷 蜻蜓
2.黄鹤楼 扬州 江陵 阳关
3.绿 红 碧 红
4.东 西 无 有 淡 浓
六、1.A 2.B 3.A 4.B 5.A
七、A.疑是银河落九天
B.报得三春晖
C.远近高低各不同
D.随风潜入夜
E.少壮不努力
1.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2.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3.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4.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5.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八、(一)1.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
2.思乡 断肠人在天涯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3.D
(二)1.一字之师
2.不但 而且
3.“一枝”紧扣诗题,更能突出梅开之“早”,显出梅不同寻常。
4.郑谷:善于思考,为人谦逊,耿直。
齐己:虚心,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5.有。有必要。有时修改作文一两字,能使表达更加精炼、传神,也可培养我们的鉴赏能力和理论水平。只有经过认真的修改,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