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树下的小学(课件+教案+学案+练习含答案)(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大青树下的小学(课件+教案+学案+练习含答案)(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21 21:08:05

文档简介

1.《大青树下的小学》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新知预习】
自读课文(至少3遍),圈画生字新词。
识认生字,并给它们标上注音。
坝、汉、艳、扮、扬、读、摔、跤、凤、洁
我会读。
打扮 飘扬 摔跤 晨光
绒球 边疆 穿戴 洁白
傣族 绚丽多彩
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飘( ) 汉( ) 扮( )
漂( ) 汗( ) 伴( )
【课堂探究】
探究1: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达标练习】
一、词语搭配。
( )的服装 ( )的国旗 ( )的枝干
( )的粉墙 ( )的铜钟 ( )的学校
二、选一选,填一填。
①飘扬 ② 飘动 ③ 飘荡
1、校园里( )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2、白云在天空中( )。
3、红旗在高高的旗杆上( )。
【学习评价】自评:☆ ☆ ☆ ☆ ☆
师评:☆ ☆ ☆ ☆ ☆
参考答案
【新知预习】
一、自读诗歌(至少3遍),圈画生字新词。(略)
二、借拼音识认生字,并给它们标上注音。(略)
三、我会读。(略)
四、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飘(飘动 ) 汉(汉族) 扮(打扮)
漂(漂亮 ) 汗(汗水) 伴(伙伴)
【达标练习】
一、词语搭配。
(鲜艳)的服装 (飘扬 )的国旗 (粗壮)的枝干
(洁白)的粉墙 (古老 )的铜钟 (可爱)的学校
二、③②①。
1.《大青树下的小学》当堂达标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zǎo chen xiān yàn dǎ bàn

hàn zú fú zhuāng ān jìng


二、每组加点的字有一个错误的读音,用横线画出来,并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1)坪坝(bèi) 绒球(róng) 飘扬(yáng) ( )
(2)摔跤(shuāi) 凤尾(fēng) 洁白(jié) ( )
三、句子训练营。
1.……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我们班学生多才多艺,有 ,有 ,有
,还有 。
2.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_______________的苹果树上挂满了______________的苹果。______________的海鸥飞过______________的海面。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我们可爱的小学很特别:这里有美丽的凤尾竹、洁白的粉墙……这是一所__________的学校;我们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这是一所_________的学校;我们在课堂上认真读书,在课后尽情玩耍,这是一所__________的学校。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选文描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 )的情景。
A 安静和热闹 B 上课和下课 C窗外和树下
2.用横线画出选文中表现“窗外安静”的句子。从这个句子中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A.读到“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时,我仿佛看到最好动、最调皮的风都被同学们朗读时好听的声音吸引了,就连对自己的歌喉最自信的小鸟都被征服了。 ( )
B.“蝴蝶停在花朵上”是因为花太香了;猴子跑来是因为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儿。 ( )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早晨、鲜艳、打扮、汉族、服装、安静。
二、每组加点的字有一个错误的读音,用横线画出来,并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1)坪坝(bèi) 绒球(róng) 飘扬(yáng) (bà)
(2)摔跤(shuāi) 凤尾(fēng) 洁白(jié) (fèng)
三、略(合理即可)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美丽;团结;欢乐。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问题。
1、B
2.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合理即可。
3.A√ B×
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各族人民的图片。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考一考大家谁懂得的知识多,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看,这张图片上你能说出多少你知道的知识?(学生自由交流了解的知识,教师适当评价点拨。)
2.引导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3.教师根据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4.谈话导题。看,一群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他们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你们知道他们要去哪儿吗?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色呢?让咱们一起走进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去认识一群少数民族的孩子,去感受这所小学的魅力。
1.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出示让学生认读。
4.(1)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早晨 绒球花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朗读 安静 停在 粗壮 影子
坪坝 飘扬 摔跤 凤尾竹 洁白
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粗、族”为平舌音,“晨、装、绒、摔”为翘舌音;前鼻音“汉、艳、扮”,后鼻音“静、停、扬、凤”等。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2)有关民族的词语。
景颇族 傣族 阿昌族 汉族 德昂族
注意读准“颇、傣、昌、昂”的字音。
5.生字我会写
课件出示:晨 绒 球 汉 艳 服 装 扮 读 静 停 粗 影
(1)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装、晨”:“衣、日”是形旁,表义;“壮、辰”是声旁,表音。
换一换:“报”把“扌”换成“月”就是“服”。
(2)说说本课每个字,提醒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
说一说:整体结构上要注意什么。
上下结构,“晨、装”上窄下宽。
“汉、扮、读、停”——左右结构,应写得左窄右宽。
“艳、服、静、粗”——左右结构,应写得左右等宽。
看一看:关键笔画的写法。
巧记字形:“丰”“色”艳。
写一写:老师范写,重点指导“晨、装”,学生练写。
对一对:再和课本对照一遍,写不好看的地方,下一遍及时改正。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三、再读课文,深化感知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3)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4)齐读这一段。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不同民族的孩子穿着不同的服装一起来到学校学习玩耍,多么有趣特别啊!听,“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下的铜钟敲响了。原来他们和我们一样上课了,在这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课堂上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二、三自然段,画出你感觉新鲜有趣的句子,同小组成员交流。
(1)自由读,小组交流。
(2)学生交流展示。
预设:“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①为什么画出这句话,你觉得它有趣在哪里?
生自由交流。
②齐读。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都是怎样上课的?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③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会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④这么认真的小学生,怪不得小动物们被他们吸引跑来认真听课呢!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预设:“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①读了这一句话,你有什么感受?(热闹、欢乐)
②同学们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我们一起来读读。
③大青树下有多热闹?请同学们用下列句式来说说:
大青树下多热闹啊!有( ),有( ),还有( )。他们的欢笑声把( )都吸引过来啦。
④谁能把孩子们的欢乐读出来?他读得怎么样?认为比他读得好的站起来读。
三、总结课文,感情朗读
(一)总结回顾课文。
(1)同学们,跟随少数民族的孩子参观了他们的学校,学到这里,你觉得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的?
(2)生结合课文具体语句交流。
(美丽、欢乐、热闹……)
(二)教师总结
(1)是啊,这是一所美丽、欢乐、和谐的小学,怪不得为课文说“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齐读最后一段。
(2)假如你是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你会对这样的学校产生怎样的情感?(自豪、骄傲)
(3)请同学们带着赞美,带着自豪,带着骄傲美美地把课文再读一遍。
四、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1.为什么一个边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和谐,如此欢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2.是啊,“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
3.补充关于少数民族的谚语。
五、作业布置
课下收集关于其他少数民族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六、板书设计
1大青树下的小学

美丽 热闹 快乐 和谐
民族团结
课件26张PPT。1.大青树下的小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傣
族景


族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有4万。阿昌族人民爱“对歌”,跳猴舞。节日和傣族相似,其中以火把节和窝罗节规模最大。阿



族德 昂 族 看,一群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他们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你们知道他们要去哪儿吗? 大青树下的小学早晨 坪坝 绒球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飘扬 朗读 安静 摔跤 停止 粗壮 影子 洁白 凤尾竹★生字新词会写字 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汉、扮、读、停
艳、服、静、粗晨、装我会认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
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绚丽多彩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五彩斑斓 五光十色
自由读二、三自然段,画出你感觉新鲜有趣的句子,同小组成员交流。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大青树下多热闹啊!有( ),有( ),还有( )。他们的欢笑声把( )都吸引过来啦。用下列句式来说说: 思考: 这是一所怎样的小学?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这是一所 的学校;
这是一所 的学校;
这是一所 的学校……美丽欢乐团结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拓展运用少数民族的谚语刀不磨快难砍柴,孩子不教难成材。 ——景颇族
有理不在高声,有才不在宣扬。 ——水族
水草肥美的地方鸟儿多,心地善良的人儿朋友多。
——蒙古族谢 谢!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