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9-26 17: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C.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D.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2、在下面的图像中描述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有( )
A.甲、乙 B.乙、丁 C.甲、丁 D.丙、丁
3、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0s末的速度为2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前10s内的位移为10m
B.第10s内的位移为2m
C.任意1s内的速度的增量都是0.2m./s
D.第6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0.4m
4.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物体 ( )
A 第1s内通过的位移是2m B 第1s末的速度是2m/s
C 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D 第3s初的速度是4m/s
5.一质点静止在坐标0处,从t = 0起开始出发,沿x轴运动,其v- 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2.5s内 (   )
A.t = 0.5s时离原点最远
B.t = 1s时离原点最远
C.t = 1s时回到原点
D.t = 2s时回到原点
6.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如图3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
A.甲起动的时间比乙早t1秒
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
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S0米
8.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也为L,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过桥,车头过桥头的速度为v1,车头过桥尾的速度为v2,则车尾通过桥尾的速度为
A. B. C. D.
9.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cm,BC=10c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
A.2 m/s,3 m/s,4 m/s B.2 m/s,4 m/s,6 m/s
C.3 m/s,4 m/s,5 m/s D.3 m/s,5 m/s,7 m/s
10.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二、实验
1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距离 d1 d2 d3
测量值/cm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 =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是a =______ m/s2.
三、计算、
12.(8分)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第7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求:
(1)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5 s内的位移
13、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以4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2 s后一辆摩托车从同一车站开出匀加速追赶,加速度为2 m/s2,试问:
(1)摩托车出发后,经多少时间追上汽车?
(2)摩托车追上汽车时,离出发处多远?
(3)摩托车追上汽车前,两者最大距离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D 2.B 3.AC 4.BD 5.BD 6.C 7.ABD 8.D 9.B 10.C
二、实验、11. d1=1.20 cm d2=5.40 cm d3=12.00 cm v2=0.21 m/s a=0.60m/s2
三、计算、12.利用相邻的相等时间里的位移差公式:Δs=aT2,知Δs=4 m,T=1 s. a=
=m/s2=2m/s2.再用位移公式可求得s5=v0t+at2=(0.5×5+×2×52) m=27.5 m
13、【答案】5.46s 29.9m 12m
【解析】从摩托车出发开始计时,0时刻两车相距4×2=8m;摩托车速度小于汽车速度;汽车在前。所以在随后的时间内两车距离将拉大,这个状态将持续到两车速度相等。根据公式可求得2S末两车速度相等。2S末往后摩托车速度将大于汽车,两车距离将缩小并最终追上。
①假设t时间后相遇,则有

③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2S末速度相等,则有:摩托车2S内位移为=4m 汽车2S内位移为4×2=8m 汽车比摩托车多走4m,现在总间距是4+8=1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