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一、单项选择
1.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倭人”指的是( )
A.日本 B.拜占庭 C.阿拉伯 D.朝鲜
2.5世纪统一日本本土的大和政权兴起于( )
A.北海道
B.本州
C.四国
D.九州
3.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效的是( )
A.希腊共和制度
B.中国明清制度
C.唐朝典章制度
D.罗马元首制度
4.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实行征兵制。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
A.大化改新的背景
B.大化改新的内容
C.大化改新的性质
D.大化改新的影响
5.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
A.天皇掌握了实权
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
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6.武士是日本以武艺为专业的社会阶层,日本封建社会平安时代中期以后统治阶级的忠实仆从。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 )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庄园的形成与壮大
C.幕府政治开始
D.西方殖民者入侵日本
7.日本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
A.将军
B.农民
C.农奴
D.武士
8.下列有关幕府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
B.12世纪晚期,平氏武士集团首领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
C.幕府统治在日本长达近700年
D.武士是幕府统治的基础
9.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为 ( )
A.主公
B.天皇
C.将军
D.国家
二、辨析改错
10.日本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在古代世界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轨迹。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2世纪,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奴隶制国家。(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掌握幕府最高权力的人为“征夷大将军”,镰仓幕府开启了幕府统治时代。(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写道:“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后来,日本就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侵略战争,同老师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材料二 日本地方豪强崛起,他们占有大片土地,建起庄园。为保护自己的庄园,地方豪强建立军事集团,特殊的武士阶层逐渐形成。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道是日本军事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对以后日本的发展影响深远。
材料三 幕府政治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中间经过室町幕府及分裂的战国时代,到1603 年,德川家康重新建立了统一的武家政权江户幕府。1867年,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时代宣告结束。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学习并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这次改革是什么?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影响?(4分)
(2)材料一中的“不平等条约”指的是哪一条约?(2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武士阶层形成的原因。(2分)
(4)材料三中“幕府政治”的特点是什么?(2分)
1.A 2.B 3.C 4.B
5.D [解析] 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迈入了封建文明的发展时代。由题干“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信息,可知D符合题意。
6.B 7.D
8.B [解析]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故B项的说法错误。
9.A
10.(1)× “1—2世纪”改为“大化改新后”
(2)× “奴隶制国家”改为“封建国家”
(3)√
11.(1)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马关条约》。
(3)日本地方豪强崛起,他们占有大片土地,建起庄园。为保护自己的庄园,地方豪强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特殊的武士阶层逐渐形成。
(4)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一、单项选择
1.伊斯兰教的产生顺应了下列哪一事件的要求( )
A.阿拉伯各部之间的仇杀
B.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C.阿拉伯半岛居民的游牧生活
D.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2.《阿拉伯通史》记载:千余年来,朝觐圣地的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做一次长途旅行。这里的“圣地”是指( )
A.雅典
B.罗马
C.开罗
D.麦加
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 )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阿拉伯国家的雏形诞生
③出走麦地那
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①④③②
4.阿拉伯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它形成时中国处于 (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5.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是在( )
A.6世纪前期
B.7世纪后期
C.8世纪中期
D.9世纪后期
6.脍炙人口的名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均出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 )
A.《天方夜谭》
B.《医典》
C.《医学集成》
D.《荷马史诗》
7.小明的爸爸送他一本世界名著,书中主要内容有:阿拉伯国王、勇敢的苏丹王子及巴格达富丽堂皇的宫殿等。这本书的历史文化背景应该是( )
A.伊斯兰文化发展的时代
B.希腊文化发展的时代
C.罗马文化发展的时代
D.印度佛教发展的时代
8.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B.改造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入欧洲
C.火药经阿拉伯人西传
D.佛教产生以后经阿拉伯人向西传入欧洲
二、组合列举
9.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建立了阿拉伯帝国,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1)622年,穆罕默德在________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
(2)至________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
(3)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__________传入欧洲的。
三、材料解析
10.根据电影资料,探究问题。
《上帝的使者》是穆斯塔法·阿卡德导演的经典名作,《时代》周刊把它评为20世纪百大佳片之一。
故事简介:7世纪的麦加,穆罕默德与城市的强权者们斗争着,他揭露他们的专横,以及他们造成的弊病:奴隶制、暴力、酗酒……穆罕默德和他的信徒们鼓励人们忘却旧偶像,只崇拜唯一的真主安拉……穆斯林为正义而战……
(1)电影《上帝的使者》反映了伊斯兰教创立和阿拉伯半岛统一的相关史实,请写出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创立者。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的标志是什么?(3分)
(2)想一想,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之间有什么关系?(4分)
四、活动与探究
11.六七世纪的亚洲大陆,阿拉伯半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穆罕默德以宗教为纽带的征战,完成了国家的蜕变,阿拉伯翻开了其历史的新一页。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矛盾丛生析原因】
材料一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部落间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阿拉伯半岛面临的危机。(2分)
【酝酿新生看过程】
材料二 统一阿拉伯半岛是一件艰巨的事业。由于麦加固守原有的宗教,他花了8年时间,到630年才征服麦加……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解决危机的途径是什么?(4分)
【独特文化展成就】
材料三 阿拉伯帝国在文学、医学、建筑和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中心有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
(3)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举出阿拉伯帝国在文学、医学领域的成就。(4分)
(4)通过学习本课,谈谈你对“阿拉伯翻开了其历史的新一页”的理解。(2分)
1.D 2.D 3.C 4.B 5.C 6.A 7.A
8.D
9.(1)麦地那
(2)8
(3)阿拉伯人
10.(1)时间:7世纪初。创立者:穆罕默德。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2)伊斯兰教关于一神教的宣传,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从而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11.(1)部落间矛盾丛生、商路不畅、经济衰退、外族入侵。
(2)穆罕默德。途径:创立伊斯兰教,建立穆斯林公社,发动统一战争。
(3)文学: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医学: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4)阿拉伯半岛统一后,不断扩张,8世纪中期,一个横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形成,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