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练习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练习部编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22 19:1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植树的牧羊人
1.主题解说
这是一篇著名的绘本故事,作者虚构了一个在贫瘠荒原孤独种树的牧羊人形象,通过荒原前后情况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2.阅读考点链接
表达方式之议论、抒情
议论,即分析评论客观事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抒情,即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
【作用】(1)议论的作用:①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揭示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②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事物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抒情的作用:①以情动人,增强文章感染力;②开拓意境,表现和深化主题思想;③渲染气氛,显示行文格调,贯通文章意脉。
【习题链接】见“课内精读”T9。
3.基础考点链接
通 知
【一般格式】
(1)标题:首行居中用稍大字号写“通知”或“关于××的通知”。
(2)称呼:换行顶格写被通知方的名称,后加冒号。但如果正文已明确了通知的对象,被通知方的名称也可略去。
(3)正文:换行空两格写正文,简要说明通知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要求等。如果正文内容较多,可分条列举以便突出要点。
(4)落款:换行在偏右的位置分两行分别写发出通知的单位和日期。
【习题链接】见“综合性学习”T15。
01  积累与运用
◆课前预习◆
1.汉字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废xū(墟)   干涸(hé)   戳(chuō)   páo(刨)根问底
chóu(酬)劳 流淌(tǎng) 水渠(qú) 沉默寡言(guǎ)
2.汉字积累——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如果他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康—慷)
(2)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了。(暴—爆)
(3)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郎。(郎—朗)
3.语言运用——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比喻)
(2)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比喻)
(3)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对比)
◆基础提升◆
4.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
A.干涸(ɡù)   蜜蜂   挑拣(jiǎn)  微薄
B.琢磨(zhuō) 溜达 滚烫(tànɡ) 张扬
C.呼啸(xiào) 浇灌 薄荷(bò) 逢隙
D.坍塌(tān) 栋梁 帐篷(péng) 茂盛
(解析:A.“涸”应读作“hé”;B.“琢”应读作“zhuó”;C.“逢”应写作“缝”。)
5.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谷文昌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将不毛之地变成郁郁葱葱的生态旅游海岛。
B.研究生不服气,“故意”刁难季永强,刨根问底追究某型装备中存在的问题。
C.在“红五月”读书活动期间,语文老师就如何“读好书”的话题说长道短,让我们受益匪浅。
D.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折服了观众。
(解析:C.“说长道短”指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含贬义,不符合语义。)
6.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A.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
B.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C.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
D.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解析:B.两个顿号应改为逗号;C.最后一个逗号应改为顿号;D.第二个问号应改为逗号。)7.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
B.他添置了大约一百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
C.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D.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
(解析:A.否定不当,应删掉“没有”;B.语义重复,“大约”和“左右”删掉其一;D.搭配不当,将“飘扬”改为“飘荡”。)
02  课内精读
阅读“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回答下列问题。
8.“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作“笔直站立的少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白桦树的鲜嫩、挺拔。
9.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具体指的是什么。
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
指牧羊人用双手和毅力种的、长得很茂盛的一大片橡树。
10.选文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详见本课“阅读考点链接”】
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作者直抒胸臆,直接赞美了牧羊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自己的敬佩之情。
03  拓展阅读
等你,在桥头
王黎冰
①老人真的老了,背一背篼蔬菜到乡场上去卖,十几里路要歇上好几回。
②听院子里最年迈的王老汉说,老人年轻时身板可壮实呢,两手像《少林寺》里练功的和尚那样平举着一挑水走上一公里,气也不会喘一口。王老汉还说,他还看见过老人一枚二等功的军功章呢。村支书常对后生们说,老人是老党员,党龄比你们的年龄还长呢,他吃的盐比你们吃的米多,过的桥比你们走的路多。
③在春天如蜜糖一样的阳光里,老人静静地坐在自家的院坝边,看着远处那座断桥出神,苍老之态毕现。
④村里人远远地看着老人,就知道老人又想自己的儿子了。有人说,老人又在心里念叨那句话:“儿子,我在桥头等你回来!”老人的儿子并非亲生,原本是村东头朱长子(长子:川语中的高个子)的儿子朱树林。树林两岁那年,爹妈双双病逝,老人就毫不犹豫地收养了他。老人像园丁,精心浇灌树林,儿子在老人的守望中拔节成长。
⑤高考前一个月,儿子最后一次回家复习。那天,雨下得真大啊,是老人记忆中最大的一回。一个8岁的孩子放学回家过河,刚到桥头,桥就被猛兽般的洪水冲断了。
⑥孩子拼命地喊“救命”,声嘶力竭,手忙脚乱。当孩子父母闻声赶去时,见自己的儿子已平安地躺在岸边,孩子却指着水中喊了一声“树林哥哥”就哭开了。
⑦桥断了,断桥边的小山坡上,多了一座新坟。人们知道,那坟里长眠着一个曾经活蹦乱跳的年轻生命和一堆他爱看的书。
⑧五年来,老人的屋子里就再也没有过笑声。那以后,人们就常看见老人大半天大半天地坐在院坝边,望着断桥出神。细心的人看得出来,老人眼里总是包着一汪浑浊的泪。
⑨乡里穷啊,村民更穷。桥断了五年,一直没钱再修。
⑩村里人就将就着几个像练武术的“梅花桩”一般的石头桩子过河,战战兢兢,危机四伏。孩子们上学放学,全靠家长接送过河。老人还是种他的地,只是比以前更辛苦了。
为了多卖几角钱、几块钱,老人常常赶几十里山路到另一个乡场。村里人见了,都会同情地说:“瞧瞧,老人在给自个儿攒养老钱了。”还有人慨叹:“没传递香火孩子的人,苦哇!”当然还有人一直劝说老人,再过继一个儿子吧。老人总是一言不发地摇摇头,佝偻着身腰继续忙自己的活儿,眼神里镌刻着一缕深深的沧桑。
又一个春天如期而临,鲜艳的映山红开满山坡。老人在一个夜里去世了,坐在桌子边的凉椅上,旁边还放着没理完的蔬菜。
老人的箱子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摞摞的钱,大多是角票和一元钞票,有些破烂的纸币角,都被他细细地粘贴好了。钱的旁边是一张发黄的纸条,上面写着:用这钱修桥,就算是我的党费。纸条下方还有一行小字:万一我死了,请把我与儿子树林安葬到一块,娃娃还小,我要陪陪他。
纸条下面写下的日期,竟是五年前的9月1日。压着这张纸条的,是那枚被村里人传为神物的军功章和一个五十年前的党员证。……
夏天的第一场暴雨倾盆而至。此时,桥已经修好了。这座桥是水泥的,造型别致,很牢固,很显眼。
据说,这桥是城里一个小伙子来设计的,他知道了老人捐资建桥的诺言,便没有要一分钱的设计费。
这以后,河边的小山坡上,并排着两座坟,一新一旧,远远地望着上学放学的孩子们。
这一天,是清明节。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这座新桥的桥头,望着那两座坟异口同声地说道:“爷爷,您在天国还好吧,我们等你,永远在桥头!”
11.选文叙写了有关老人和儿子的两个感人故事,请分别简要概括出来。
①儿子因勇救桥断落水的孩子而牺牲;②老人卖菜攒钱修断桥。
12.结合选文,说说老人为何要捐资建桥。
①桥断丧子的悲痛;②村民出行、孩子上学放学的不便;③党员的责任感。
13.结合全文,说说第B13段中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解开前文的悬念,揭示老人为多卖几角钱、几块钱而走十几里山路卖菜的真相,突出老人不辞劳苦、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
14.结合选文内容,请说说你对选文标题的理解。
①“等你,在桥头”是老人在儿子离开后常念叨的话,流露出老人对孩子无尽的思念;②“等你,在桥头”是学生们在桥头说的话,流露出作者对老人崇高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
15.下面是这篇选文的题记,请结合选文,谈谈你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我曾试着在某一朵花上找到自己的灵魂,有时觉得它来自于精神世界的另一个层面。任何经历过这一场神圣洗礼的灵魂,会对生和死有新的理解,那是对生命真正的诠释。
[示例]人的生命是珍贵的,生命的意义是伟大的。朱树林勇救落水孩子,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老人不辞劳苦攒钱修桥,造福乡邻。他们永远受到人们的爱戴,他们的精神永驻人们心底。
04  综合性学习
3月12日植树节,某校开展“绿色扮靓生活”主题活动,活动组委会邀请你参加“书香换花香”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6.为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到义务植树活动中来,请你拟写出一条富有鼓动性的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①水是生命之源,树是水的卫士。②栽树忙一天,利益得百年。③人人义务植树,年年绿化祖国。④造林就是造钱,造林就是造水,造林就是造富。
17.古诗中不少的诗句含有“树”字,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来。
[示例]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8.你作为校宣传部部长,需要拟写一则通知,告知同学们参加活动。请根据下面内容,进行拟写。【详见本课“基础考点链接”】
主题:“书香换花香”
时间:3月12日下午2点
地点:学校阶梯教室
人数范围:全体学生
活动要求:2本闲置书籍换取1盆绿植盆栽
活动目的:一半进入“漂流书亭”,增加遵义“漂流书亭”的书籍量,另一半送往山区贫困学校。
通知
3月12日下午2点,我校将组织一场“书香换花香”绿色主题活动。地点在本校阶梯教室,面向全体学生。活动期间,2本闲置书籍可换取1盆绿植盆栽。此次活动意义非凡,所换书籍一半进入遵义“漂流书亭”开启全新的阅读旅程,另一半将送往山区贫困学校。希望同学们踊跃参加。
校宣传部
2018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