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内忧外患两考验,统治阶级忙自救。
师夷长技三十年,自强求富办洋务。
奕曾李与左张, 工业海军和学堂。
甲午一战三军败,国未能富兵未强。
开辟中国近代化,探索之路艰又长。打油诗同学们从这首诗中获得哪些信息?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日本究竟有什么样的野心?材料: “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日本大陆政策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根据材料分析: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背景学有所得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1)目的:
为征服朝鲜、侵略
中国、称霸世界。日本以什么为契机挑起战争? 大清国日本国朝 鲜1894年5月东学党起义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背景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2)朝鲜东学党起义
平息后,日本继
续增兵朝鲜,蓄
意挑起战争。学有所得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呢?一、甲午中日战争
2、时间
1894年----1895年甲午年学有所得 阅读教材并结合《甲午战争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几次战役的名称、英雄人物。自主学习左宝贵
中炮牺牲丁汝昌
自杀殉国邓世昌
壮烈殉国徐邦道
孤军迎敌一、甲午中日战争
3、重要战役
(1)丰岛海战:1894.7
(2)平壤战役:1894.9
(3)黄海战役:1894.9
(4)辽东半岛战役:1894.11
(5)威海卫战役:1895.1-2
学有所得你对哪一场战役印象最深刻?你从他们的眼睛里读到了什么?1894年11月21日至25日,旅顺,风雪交加,寒意刺骨,尸骨累累。两万多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被狂暴的日军无情杀戮,殷红的鲜血、凄厉的哀号……
旅顺阴霾天空见证了这样一段旷世惨剧—— 战争虽已远去
但历史不能忘记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我们牢记历史
并不是要延续仇恨
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今天,我们向先烈致敬
岁月无疆,英雄不朽!
勿忘国殇,吾辈自强!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为何会失败?学有所思《马关条约》签订现场学有所得一、甲午中日战争
4、 结果: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哪些?有何危害?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1)时间:1895年春
(2)双方: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3)内容:
合作探究失去更多领土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
工厂加重财政负担侵略势力深入到内陆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割地赔款设厂通商 这场战争赔款加上日本掠夺的大量舰船、武器、物资,折合日元5.1亿元,相当于日本全国一年财政收入的4.5倍。借这笔巨款,日本进一步发展工业,扩军备战,日本迅速成为世界级的强国。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1)时间:1895年春
(2)双方: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3)内容:
合作探究失去更多领土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
工厂加重财政负担侵略势力深入到内陆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割地赔款设厂通商(4)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学有所得二、瓜分中国狂潮
1、 三国干涉还辽沙俄、法国、德国有何打算?企图独霸中国东北俄国的盟国法国德国日 本策划
干涉俄国支持
干涉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支持
干涉清政府还
辽赎辽费
3000万
两白银1、三国干涉还辽《时局图》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反映了爱国者呼吁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之情。学有所得二、瓜分中国狂潮
1、 三国干涉还辽
2、“门户开放”政策“门户开放”政策是在怎样的
情况下提出来的?(1)时间:
(2)提出:
(3)内容:
1899年2、“门户开放”政策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②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美国(4)实质:
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铃儿响叮当1.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罪恶梦想,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这一年是旧历的( )
A.甲午年 B.辛亥年
C.辛丑年 D.戊戌年 2.“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有此场景的史实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大战 D.义和团运动3.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犯下了滔天罪行,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 )
A.南京大屠杀 B.旅顺大屠杀
C.九连城大屠杀 D.威海卫大屠杀4.北洋舰队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直接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战役 D.威海卫战役5.1895年,有人撰写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对联中的“割地”是指清政府(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割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给俄国
C.割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给俄国
D.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6.近代,中国人进入日本在苏州开设的工厂里做工,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瑷珲条约》签订后A.中国的近代历史开始了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7.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地图,与图一相比,我们从图二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南京条约》中开放口岸《马关条约》中新增口岸8.如图的漫画《渔夫、剪刀和鱼》,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A.虎门销烟
B.辽东战役
C.巴黎和会
D.三国干涉还辽9.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10.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这句话最能说明( )
A.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
B.中国力避冲突,避战保船
C.中国是日本占领朝鲜的障碍
D.日本独吞朝鲜后入侵中国
11.《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 )
A.增开通商口岸
B.赔款白银二亿两
C.割台湾等地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2.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甲午中日战争是一个分界线,之前列强的侵华方式主要是“贸易+特权”,之后则变为了“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甲午战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提出“实业教国”的口号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13、某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把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以身殉国的资料归纳在一起,他们确立的研究主题是( )
A.抗击侵略 B.对外交往
C.民族关系 D.科技创新14.下列各项,人物与事迹对应有误的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邓世昌——抗击英法联军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15.“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可能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00多年前的甲午风云
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
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
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
大海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
历史不会忘记海战风云
中华民族将记住甲午硝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