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复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运动学复习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9-29 22: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运动学》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一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 )
A.一定是静止的 B.一定是运动的
C.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D.无法判断
2.关于位移和路程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两次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不可能相等
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有可能为零
D.不管物体做什么运动,位移的大小都不可能大于路程
3.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
C.凡是质量小或体积小的物体都能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也大
B.加速度大的物体,其速度一定也大
C.速度为零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D.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5.由a=△v/△t可知( )
A.a与△v成正比 B.a与△t成反比
C.a的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 D.△v/△t叫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6.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t秒的速度为vt,其v—t图象如图—1所示。关于物体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等于(v0+ vt)/2
B.平均速度大于(v0+ vt)/2
C.加速度恒定
D.加速度随时间逐渐减小
7.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为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 )
A.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静止
C.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反向做加速运动,到加速度减小到零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减小到最小,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8.一个人看到闪电12.3s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30m/s~340m/s,光速为
3.0×108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发生闪电的发生的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根
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
A.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
B.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的估算出发生闪电的发生的位置到观察者的距离
C.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
D.即使声速变为原来的2倍,这种方法估算的结果依然正确
9.甲、乙两辆沿平直公路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驶向同一目的地。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内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内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如果v1>v2,则甲车先到达目的地 B.如果v1>v2,则乙车先到达目的地
C.如果v1<v2,则甲车先到达目的地 D.如果v1<v2,则乙车先到达目的地
10.如图—2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质点向所规定的正方向运动,乙质点的运动方向与甲质点
的运动方向相反
B.甲、乙两质点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D.不管甲、乙两质点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11.如图—3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由图象可以判断( )
A.甲比乙早运动了时间t1
B.当t=t2时,甲、乙两质点相遇
C.当t=t2时,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
D.当t=t2时,甲、乙两质点相距最x0
1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竖直下落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运动
D.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变化率是个恒量
13.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常数
B.任意两个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都相等
C.从开始运动起,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2∶3∶…
D.从开始运动起,通过相等的位移所需的时间之比为∶∶∶…
14.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通过A点的速度为vA, 通过A点的速度为vB,C为AB的中点,则C点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15.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通过A点的速度为vA, 通过A点的速度为vB,从A到B所需的时间为t,则物体在t/2时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16.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其v—t图象如图—4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
A.前10s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后10s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
B.前10s内甲在乙前,后10s内乙在甲前
C.20s末两车相遇
D.在相遇前,在10s末两车相距最远
二.填空题
17.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连续两次通过较低的A点的时间为tA, 连续两次通过较高的B点的时间为tB ,则AB两点间距离为 。
18.在 “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中所得的纸带如图—5。0点为开始点,以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为1、2、3、4、5、6。测得:x1=1.40cm, x2=1.90cm, x3=2.38cm, x4=2.88cm, x5=3.39cm, x6=3.78cm.
⑴根据题意,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
⑵根据题中所给的数据判断小车做 ,判断依据是 。⑶根据题中所给的数据算出小车在计数点0、1、2、3、4、5、6时的瞬时速度:v0= cm/s, v1= cm/s,v2= cm/s, v3= cm/s, v4= cm/s, v5= cm/s, v6= cm/s。
⑷用“逐差法”写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表达式:a= 。代入数据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为 。
三.计算题
19.从离地面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小球,取g=10m/s2。试求:
⑴.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回地面?
⑵.自小球开始下落计时,第1s内和最后1s内的位移分别为多少?
⑶.自小球开始下落计时,在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是多少?

20.质点从A点由静止出发沿直线AB运动,如图—6所示,行程的第一部分是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加速度为a2的匀减速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静止。如果AB的总长度为x,求质点走完AB所需要的时间。

21.火车进站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运动,当滑行x1=30m时,速度恰好减为初速度的一半,接着又滑行了t2=20s才停止。求火车关闭发动机时的初速度v0、滑行的总时间t和总位移x。

22.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自行车与同向行驶的汽车同时经过某点,此时开始计时,它们的位移随时间的关系分别为:自行车,汽车。试求:
⑴.计时开始后自行车经过多长时间追上汽车?
⑵.自行车追上汽车时,汽车速度是多大?
⑶.自行车追上汽车之前,二者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