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水和溶液(4-5节)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
题序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 将40℃的饱和石灰水冷却到10℃,或加入少量生石灰但温度仍保持40℃,这两种情况下均不改变的是( )
A.Ca(OH)2的溶解度 B.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质的质量 D.溶液中Ca2+的数目
2. 现有一组物质:盐水、盐酸、酒精溶液,下列物质中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 )
A.碘酒 B.泥水 C.冰水 D.植物油
3. 20℃时,在两只烧杯中加入相同质量的水,再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化钠和蔗糖固体,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20℃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4. 下列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泥水 C.碘酒 D.墨汁
5. 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的共同点是( )
A.溶质都是碱 B.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都能使酚酞变红 D.都能和硫酸反应
6.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取粗盐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7.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等现象比较严重
B.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
C.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水球”,其中冰川水是地球总水体的主要部分
D.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配不均匀,但在时间上分配均匀
8. 下列对右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 )
A.3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0~30℃时,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甲大
C.18℃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9. 下列是某同学进行过滤操作时的一些做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让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B.直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
C.让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D.让漏斗中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
10.将一杯质量分数为26%的盐水倒去一半后,剩下的盐水质量分数为( )
A.13% B.26% C.52% D.不一定
11.用20mL质量分数为70%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6g/cm3),以配制质量分数为28%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2g/cm3),下列仪器中①烧杯 ②滴管 ③漏斗 ④量筒 ⑤玻璃棒 ⑥天平 ⑦酒精灯,需要用到的是( )
A.②④⑥⑦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⑦ D.①③④⑥
12.t℃时,向一支盛有0.2克熟石灰的试管里加入2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固体,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0.2克 B.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溶液将变为不饱和溶液 D.该溶液是浓溶液
13.下面有四种常见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的是( )
A.黄酒牛奶 B.矿泉水 C.生理盐水 D.牛奶
14.我国是世界上产盐最早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制盐历史,右图是反映我国古代的制盐工艺,用现在的观点来看,他们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
A.冷却热饱和溶液 B.蒸发溶剂
C.同时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和蒸发溶剂 D.加热冷饱和溶液的方法
15.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克,在此温度下,将20克的氯化钾溶于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20.27% B.25.37% C.28.57% D.34%
16.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3℃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成不饱和溶液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17.“浙中生态廊道”不仅是深化金华“五水共治”的新战场,也是一条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下列关于“浙中生态廊道”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有利于治理水污染 B.可以杜绝酸雨的形成
C.有利于治理雾霾污染 D.有利于保护水域生态系统
18.用过滤方法提纯粗盐时,滤纸上留下的物质是( )
A.食盐 B.食盐与不溶性杂质
C.不溶性杂质 D.无任何物质
19.从一杯蔗糖溶液的上部取一些溶液,测得它的密度为a克/厘米3,再从下部取一些溶液,测得它的密度值为( )
A.大于a B.小于a C.等于a D.无法判断
20.将6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
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 D.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填空题
21.在20℃温度下,向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5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变为 克,若向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蔗糖,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变为 克。
22.请根据图中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l)在____℃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2)t2℃时,100g水中溶解_ g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__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 g.
(3)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 _.
23.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克/厘米3的浓硫酸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100毫升,计算时必须查阅的数据是 。配制过程除使用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24.在实验课上,老师要同学们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
(1)计算: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__;
(2)甲同学按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错误的操作步骤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若将15%的NaCl溶液50g稀释成10%的NaCl溶液,需加水的的质量为________.
25.右图为a、b、c三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1)在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
(3)M点所表示的意义是 。
26.蒸馏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
27.(1)碘酒中,溶质是 ,溶剂是 。(物质的名称)
(2)牛奶属于 ;“钡餐” 属于 。(选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
28.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
(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在 这个过程中竹片发生了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在实验室把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5%的稀硫酸,需用量筒量取 毫升的蒸馏水,稀释时需要的仪器有烧杯和 。
29.将30克某物质溶于270克水中配成溶液,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欲使它的浓度增加一倍,可增加溶质 克或蒸发溶剂 克;欲使它的浓度变为5%,可加入水 克。
30.将少量的下列物质:①味精②醋③植物油④泥沙分别加入水中震荡,形成溶液的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 属于乳浊液是 。
31.将少量的①植物油,②面粉,③酒精,④白糖,⑤泥土,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其中_________形成悬浊液,_________形成乳浊液,_________形成溶液。(填编号)
32.溶液是一种__________的混合物,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一种最常见的____。
三、实验探究题
33.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并配制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②为下图中的(填字母)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A. B. C.
(2)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8%的氯化钠溶液,经检验,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量筒量取一定量水时,采取俯视读数
b.将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食盐固体洒落烧杯外
c.将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34.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下图所示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质量为 ,水的体积为 。
(2)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35.某温度下,将40克食盐放到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溶解掉36克食盐,得到136克食盐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食盐水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克,溶剂质量为 克;
(3)将上述溶液等分为四份,则每一份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克,溶剂质量为 克。
四、计算题
36.学了溶液的配制以后,科学老师给了明明一瓶浓盐酸(浓盐酸瓶上的标签如图所示),要求他用浓盐酸去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22克,需浓盐酸和水各多少毫升?
37.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实验中经常要用到较稀的硫酸。现要把50g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的稀硫酸,需加入多少克水?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水和溶液(4-5节)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C B C A C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B B C B C C C
二、填空题
21. 100克 、 110
22.(1)t1 (2)25 20% 125 (3)B
23.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的密度 烧杯
24.(1)42.5mL
(2)A、B
(3)25g
25.(1)c>b>a (2)c>b=a (3)t3℃时,b、c两者溶解度相等_
26. 冷却
27.(1) 碘 酒精
(2) 乳浊液 悬浊液
28.(1)化学变化 (2)1860 玻璃棒
29.10% 37.5 150 300
30.味精、醋 泥沙 植物油
31. 2、5 1 3、4
32.均一、稳定 溶剂
三、实验探究题
33.(1)B 引流 (2)B
34.(1) 5克 、 95毫升
(2) 加速溶解
35.食盐 水 36 100 9 25
四、计算题
36.5毫升,16.05毫升
37.解:设稀释后的硫酸溶液质量为X
???????? ????50g×98%=20%X
??????????????? X=245g
?? 则稀释过程中加入水的质量为245g -50g=195g
?? 答:稀释过程中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195克。
(第题图)
M
a
b
c
t1 t2 t3 t/℃
S/g
PAGE
第 6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