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的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欧姆定律的复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9-29 21: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欧姆定律复习授课老师:邱振邦九年级物理班别:初三(6)班练习:把一个阻值为10Ω的电阻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上,试求:通过电阻的电流为多大? I----通过导体的电流U----导体两端的电压R----导体的电阻电阻定义和单位决定因素分类应用—滑动变阻器欧姆定律内容表达式应用电阻定义和单位决定因素分类应用—滑动变阻器欧姆定律内容表达式应用一、电阻定义: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 的大小。符号为: 阻碍作用单位:
常用单位:
换算:1MΩ=1000KΩ
1 KΩ=1000ΩR欧姆(Ω)KΩ、MΩ。影响电阻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 和 ,还与 有关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巩固电阻分类滑动变阻器:
结构示意图:
变阻原理: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
的 来改变电阻。 定值电阻可变电阻(变阻器)电阻线的长度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
①要 在电路中;
②接线柱要 连接;
③开关闭合前滑片要移到 。

串联“一上一下”最大阻值处巩固1、把一根粗细均匀的细铁丝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电阻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3kΩ= Ω ;
7. 86×106Ω= MΩ变小30007.86你会了吗?3、按要求连接电路:能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灯泡的亮度,且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灯会变亮,在图中画出电路的连接方法。连一连二、欧姆定律1、实验方法: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跟导体的电阻成 。
3、数学表达式:控制变量法正比反比I----通过导体的电流U----导体两端的电压R----导体的电阻4、注意事项:三个统一
①统一主单位:
I---A;U---V;R---Ω
②统一在同一段电路中
③统一在同一状态5、欧姆定律的应用 (1)已知导体的电阻和两端的电压,求通过导体的电流:
(2)已知导体的电阻和通过电流,求导体两端的电压:(3)伏安法测电阻 ①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②原理:
③电路图:
1、关于公式 的物理意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
  C.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D.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比D【相应练习】2.将一只灯泡接在家庭照明电路上,它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200 Ω,通过灯泡的电流是______mA。100已知:U=220V,R=2200Ω
求:I = ?
解:由欧姆定律 得:
I=U/R=220V/2200Ω
=0.1A=100mA3.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2V时,导体中的电流为0.5 A,求导体的阻值为多在?如果两端电压增大到4V时,导体中的电流为多大? 已知: U=2V,I=0.5A U’=4VΩ,
求:R=? I’=? 你算对了吗解:如图所示,由欧姆定律得
R=U/I=2V/0.5A=4Ω
当电压增大到4V时,导体阻值不变,由欧姆定律得:
I’=U’/R=4V/4Ω=1A4、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1=40Ω,R2=60Ω,当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
(1)电阻R1两端的电压
(2)通过电阻R2的电流
(3)通过电路的总电流已知: R1=40Ω,R2=60Ω,
I1=0.3A
求:U1 =? I2 =? I=?解: (1)由欧姆定律得:
U1=I1R1=0.3A×40Ω=12V
(2)由电路可知R1和R2并联:
U1=U2 =12V
由欧姆定律得:
I2=U2/R2=12V/60Ω=0.2A
(3)由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得:
I=I1+I2=0.2A+0.3A=0.5A欧姆定律电阻定义和单位决定因素分类应用—滑动变阻器欧姆定律内容表达式应用小结作业:学习指导34页---目标检测谢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接在A、D接线柱,P向右移动,电阻线 ,电阻 。P变长变大接在B、D接线柱,P向右移动,电阻线变短,电阻变小。P接在C、D或A、B接线柱,P向右移动,电阻又如何变化?请同学回答。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R1=4Ω,R2=2Ω,开关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为4V。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少?当开关闭合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各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