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1.哪次战争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哪次战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三国鼎立是哪三个政权?
4.夷洲是现在什么地方?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魏、蜀、吴
台湾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其父司马懿辅佐魏明帝曹睿。魏明帝死时,托付曹爽与司马懿辅佐齐王曹芳治理天下。曹爽与司马懿互相排挤,经过激烈的权力争斗,司马懿尽诛曹爽一党,魏国军政大权自此落入司马氏手中,皇帝只是傀儡。
司马懿死后,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先后专权。皇帝曹髦(máo)深感司马昭的篡权野心,对大臣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亲率数百人攻司马昭,反被司马昭所杀。265年,司马昭死,其子司马炎废掉魏主曹奂,自立为皇帝。自此,司马氏代魏。
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第一章
三国归晋 —— 西晋统一1、“三国”中,哪一国实力最强?哪一国实力最弱?三国实力比较表2.魏国的大权逐渐被谁所控制?最强:魏 最弱:蜀大臣司马懿司马懿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世称冢虎、管兵伐,有卧龙凤雏幼麒冢虎一说。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大都督,权臣。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以其功著,封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晋宣帝。 一、西晋的建立司马懿奉命辅佐魏国年幼的皇帝司马懿逐渐控制魏国大权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控制魏国大权司马懿的两个儿子死后,他的孙子废掉魏国皇帝,建立西晋魏吴魏263年266年司马炎280年完成统一“三国尽归司马氏” 263年,魏国灭蜀。266年,司马炎改魏为晋,西晋建立,定都洛阳。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三国结束)一、西晋的建立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建 立统 一统治集团腐化堕落,社会黑暗。隐 患:大臣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第二章
皇室内战 —— 八王之乱二、八王之乱 帝为人戆( gàng ),时天下荒馑,百姓饿死,帝闻之曰:“何不食肉糜?”
——《晋书 惠帝纪》材料一材料二依据材料一,说一说,西晋实行什么制度?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统治造成什么危害?原因1、宗室诸王,即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2、晋惠帝昏庸无能大臣:启禀陛下,近几年闹
饥荒,各地都报告说老百姓
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
晋惠帝:没有饭吃,为什么
不吃肉粥呢?八王之乱 时间 目的 经过 影响晋惠帝在位时期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在洛阳一带展开,混战16年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1、西晋从此衰落,加速了西晋的灭亡2、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永嘉南渡)黄河流域 南方第三章
胡风内渐 —— 五胡内迁
(胡:游牧民族,胡人)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敕勒川狩猎图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1、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写照。鲜卑匈奴羌(qiāng)氐(dī)羯(jié) 鲜卑五胡时期:东汉、魏、晋时期2、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具体过程:路线:P80第二段到达:陕西、山西、辽宁、河套地区等北方 黄河流域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合作探究:本课中我们学习到几次“迁移”?各是什么? 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民族交融胡床、椅子、方凳3、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有什么影响?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阅读教材P79第二段:民族矛盾3、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有什么影响?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西晋灭亡后,北方地区陷入严重的战乱,内迁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前秦的统治: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政权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苻坚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前秦前秦三国鼎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西晋统一前秦 课堂小结一、西晋的兴亡(266-316)
1.建立: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2.统一: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3.衰落:八王之乱导致西晋走向衰落
4.灭亡: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二、八王之乱(晋惠帝时期)
影响:给社会造成巨大伤害,西晋衰落;带来我国
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2.十六国:北方各民族建立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1个,
称为十六国。
3.前秦:氐族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原因西晋为什么会短命而亡?统治集团奢侈腐化(根本)八王之乱,给社会造成巨大伤害,西晋衰落内迁的少数民族
起兵反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