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 复习学案(知识点填空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 复习学案(知识点填空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24 09:0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部编2017)八年历史上册填空题练习:第三、四单元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一、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1894年,孙中山上书 ,提出 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开始认识到只有推 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 。提出“ ”的宗旨,号召“ ,恢复中国,创立 ”。
广州起义:时间 。结果:起义消息泄露, 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迅速传播,出现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 》、 《猛回头》和《 》。各种革命团体影响较大的有 和 。
2.同盟会: 年 月,孙中山联合 、 、 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
成立了中国同盟会。确定了“ , , , ”的政治纲领。大会决定 作为机关报。同盟会是第一个 的资产阶级革命 。
孙中山在《 》上将同盟会阐发为“ 、 、 ”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 。
第9课 辛亥革命
1 革命志士的奋斗
萍浏醴起义: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 、蔡绍南在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一个多月后失败。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 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同盟会的 。
安庆起义:1907年夏, 成员 在安庆发动起义,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后失败,徐锡麟死难。革命党人 被捕遇难。
广西起义:1907年, 、黄兴筹划领导,起义军奋战七昼夜,最终失败。
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 提前发动广州起义,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牺牲的七十二名烈士葬于黄花岗,称作“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 的精神和 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 的斗志。
2 武昌起义 经过: 年10月10日晚, 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 取得胜利。
成果: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 , 为都督。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 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 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 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1. 中华民国的建立 准备: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 集会,选举 为临时大总统。
建立: 年,孙中山在 宣誓就职,宣告 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 年,改用 ;选举 为副总统,成立临时 。
2.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过程: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迫 下诏退位;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 ;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 为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在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结果: 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 窃取。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 制定的《 》。
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 ;国民有 、居住、 、 、 、 、 信仰及 、考试、 、参政等 ;参议院行使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 并负其责任, 独立等。
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 制度
和 原则,是辛亥革命的 。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二次革命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 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 的谴。 、 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但国民党 ,二次革命被镇压下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 大总统。(2) 年初,下令解散 ,废除《中华民国 》,另颁《中华民国 》改责任内阁制为 。(3)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大总统可以 连任,可指定 。(4)接受旨在灭亡中国的“ ”大部分内容。 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 元年”,准备在 举行登基大典。
三、护国运动
(1)爆发:孙中山发表《 》,号召 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年底, 、 、 在 宣布独立,组织 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2)结果: 年 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 。 月在绝望中 ,护国运动结束。
四、军阀割据
派别
主要人物
割据范围地点
社会不利影响
直系
皖系
奉系
滇系
桂系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背景:中华民国政局 ,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 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 意识,培养国民的 ,彻底荡涤 的毒害,进行一场 领域的革新运动。
兴起:1915年, 在上海创办《 》,并发表《 》一文,吹响了 运动的号角。
代表人物:陈独秀、 、 、 等。
主要阵地:《 》和 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 。
2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主要内容:抨击 和旧文化。《新青年》发表大量文章,猛烈抨击 为代表的 传统 和 。鲁迅的白话小说《 》,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 的吃人本质。 与 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提出,形象地称为“ ”和“ ”。新文化运动也是 革命。1917年, 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 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 》,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 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 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 起了 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 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 ,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 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
1 .五四运动的爆发
背景: 世界大战后,英、法等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 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爆发: 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 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
口号:学生们提出“ , ”“誓死力争,还我 ”“废除 ”“拒绝在 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 、 、 。
2. 五四运动的扩大
扩大: 月5日,上海工人 ,商人罢市. 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 。
结果:北洋政府释放 ,罢免 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 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人民 的一次重大胜利。
3.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 和 的爱国运动。
意义:中国 开始登上 舞台,展现了 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 的知识分子和 ,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 革命的开端。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背景 年,俄国 的胜利。使中国先进 分子看到了 。
2.传播 年《新青年》出版“ 研究专号”,刊载了 的《我的 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 的介绍。
3.影响:启发工人的觉悟。 与 运动相结合起来。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 在上海建立 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 、长沙、 等地也先后建立共产党 。
2.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地点: 年 月,中国共产党 在 秘密召开。参加大会的有 、 、 等 位代表。共产国际代表 等出席会议。
(2)内容: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 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 ;党的奋斗目标是 政权,建立 政权,实现 ;②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 和组织 运动。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为 , 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 的大事。自从有了 ,中国 的面貌 了。
3.中共二大的召开 (1)时间、地点: 年 月,中国共产党在 召开第二次 。
(2)主要内容 : ①大会重申了党的 奋斗目标是建设 ;②制定党的 纲领。纲领规定,在 革命阶段,党的 任务是 ,推翻 ,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 。
(3)意义: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 提出了彻底的 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 工人运动的 。
1923年2月, 铁路工人大罢工,号召工人“ 而战, 而战”,将 全国工人运动 推向了 。
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 团结的 ,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