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1燃烧和灭火课件(14张ppt)+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1燃烧和灭火课件(14张ppt)+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9-25 10:02:48

文档简介

燃烧与灭火 教学设计
课题
燃烧和灭火
解读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遇到问题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对所学内容能主动复习和归纳;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
学情分析
燃烧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学生已经知道很多促进燃烧和灭火的方法,只是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规范的概念和方法,不能从化学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具体的说,就是将学生已知的促进燃烧和灭火的方法与化学反应的控制联系起来,逐步实现从生活走进化学。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
能力目标
掌握一些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学会自护自救能力
知识目标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了解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教学资源
1.鲁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
2.课件 3.演示及分组实验
教学重点
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方法解读
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究式教学
教学准备
1.把握教材,认真分析学生
2.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利用演示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
演示“不怕火的纸”和“水火相容”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探究新知
展示交流
探究活动一:通过熄灭蜡烛的方法的分析,猜想燃烧的条件
展示一:方法及猜想
探究活动二:设计方案,证明猜想
展示二:我的方案是:
探究活动三:根据熄灭蜡烛的方法分析灭火的原理
展示三:碰到这样的情况你怎么办?
探究活动四:纸为什么不怕火?水火为什么相容?
出示活动的要求,用品,和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做实验
出示实际要求,所需用品
用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分组讨论、动手操作,并记录自己的方法
小组的代表说出方法,和自己的猜想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并把自己的方案记录在案
小组代表说出自己的方案,并上台操作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灭火的原理
大家各抒己见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内容
用图文结合的形式
理解记忆本节课内容
达标测试
总结提升
进行课堂小结,对学生提出希望。
学生积极思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充分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利用燃烧为人类服务。根据燃烧条件得出灭火方法,分析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及所用原理。实战演习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生活能力。火中逃生方法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增长了学生生存本领,使其受用终生,是化学知识更有效的应用于生活。
课件14张PPT。化学 九年级上册 鲁教版
燃烧和灭 火学习目标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了解灭火的方法和原理。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掌握一些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学会自护自救能力。
探究活动一1、要求:⑴请用下面提供的用品,用不同的方 法分别熄灭4支蜡烛,并记录所用方法。
⑵分析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猜想物质燃烧的条件。
2、提供的用品:蜡烛、火柴、烧杯、水、细沙、剪刀、硬纸片
3、资料:着火点是指物质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展示交流2、为什么要 强调“该溶质”?探究活动二1、要求:运用所提供的下列用品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对燃烧条件的猜想。
2、用品:火柴、蜡烛、烧杯、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镊子、乒乓球碎片(着火点约180℃)滤纸片(着火点约为245℃ )展示交流我的方案是:探究活动三虽然火是推动人类文明的重要因素,但是使用不当可能会引发火灾,所以。。。。。。刚才同学们提出的熄灭蜡烛的方法都是运用了什么原理呢?展示交流你




?探究活动四
课堂小结结隔


气降低温度移



物温度达到
着火点接


气可


达标检测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释下列成语
火上浇油 釜底抽薪 杯水车薪
抱薪救火 煽风点火 隔岸观火测动动手评测练习
1.我国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的风俗,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 ℃,但纸质(着火点约170 ℃)灯罩却没被点燃。原因是( )
A.灯罩的材料不是可燃物
B.灯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C.风将热全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D.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2.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利用白磷、铜片、热水和冷水不能达到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的实验是( )
A. B.
C. D.
3.在日常生活中,当燃气燃烧不充分火焰呈现黄色时,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口,目的是( )
A.增大空气的进气量 B.提高火焰温度
C.增大燃气的进气量 D.减少空气的进气量
4.下面对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灭火实例
灭火原理
A
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熄
隔绝空气或氧气
B
住宅失火,消防员用水灭火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酒精洒在桌上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空气或氧气
D
扑灭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
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5.如图所示,在一个玻璃杯底倒入一些澄清石灰水,将一燃着蜡烛放入玻璃杯中,杯口盖一块玻璃片,过一会儿,蜡烛会熄灭,这是因为 ,这说明蜡烛燃烧需要 。振荡一下玻璃杯,会发现澄清石灰水会变 。这也说明了蜡烛燃烧生成了 。
6.2015年8月天津发生了重大爆炸,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害。如图是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试验。
(1)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后,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鼓入大量空气的作用是 。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 ②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
(3)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高温条件下遇水反应释放出氢气。2013年台州某金属堆场因为镁燃烧发生爆炸,消防指挥立即动员寻找砂土进行灭火,本次火灾消防员不能用水来灭火的原因是 。从本次爆炸事件的处理方法中,你得到的启示是 。
(2)小明想自制孔明灯,为了使其能飞得更高、更安全,选择作为灯罩的材料应质轻且 。一些地方已禁止燃放孔明灯,因为一旦其飘落到加油站、油库等地,便可能接触到 而引发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