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 自测题
时间:45分钟 总分: 50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图中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五带划分
D. 季节变化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转、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B. 自转、公转的周期都是一天
C. 昼夜更替现象与自转无关 D. 四季变化与公转无关
我们身边很多现象,如果你留意的话,就会发现它们是有规律的,比如一天内教学楼影子长度的变化.下面是早上-正午-下午影子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短→长→短 B. 长→短→长
C. 长→再长→更长 D. 短→再短→更短
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各题。
判断A在B的方向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南 D. 西北
此时正值东营
A. 一年中正午时刻影子最短 B. 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
C. 昼夜平分 D. 元旦前夕
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次阳光直射,该井所在的纬度为( )
A. 30°N B. 23.5°S C. 23.5°N D. 66.5°S
如图是赤道某地的正午太阳光照图,该地一年的光照变化,是由于( )
A. 地球自转 B. 地球的形状 C. 地球的公转 D. 地球的气候
来长沙旅游的玲玲在长沙饭店看见大堂里有四个城市的时钟(如图所示),造成同一时刻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A. 地球自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B. 地球公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C. 地球自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D. 地球公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读经纬网图(图甲)和地球公转运动图(图乙),回答问题。
(1)甲图C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当A地为一年中的7月时,D地为__________月,此时地球运动位置是对应乙图中①、②、③、④的________________处;
(3)在乙图中,当地球运动到③处时,表示沈阳正午太阳光照情况的是(???)
(4)在图乙地球运动中,对应图甲A、B、C、D、E五个点中,昼夜平分的是点____________,昼夜长短变化最明显的是点________________。
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南极考察队员可进行南极考察.______.(判断对错)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始终是_____(倾斜的或笔直的)。
(2)当地球运动到A处时,太阳直射在___(填纬线名称)上,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_____,我们即将进入___(寒或暑)假,此时北极出现__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
(3)在BC期间,太阳直射点往____(北或南)移动,这段时期内新余市的白天时间____(变长或变短),当地球运动到C处时,这一天正午我们学校旗杆的影子最____(长或短)。
(4)当地球运动到D处时,澳大利亚悉尼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北半球是?? ?(季节名称)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为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
这一天,太阳直射______纬线(填出纬线的度数),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
A、B两地中,______地将先进入黑夜。
B点再次回到现在的位置,大约需要经过______小时。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_______不停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__。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______ ,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______ .
我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这一天地球正运行在下图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演示地球自转时,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拨动地球仪(如图).
(1)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使其运动的方向是______.
(2)从北极点上空看是______时针,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是______.
(3)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______现象.
(4)A地正处于______?(清晨/中午/黄昏/深夜).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C、D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2)地球公转至B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_____,北半球的昼夜状况是______长______短,北极圈内有______________现象。?
(3)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时,地球位于图中______点或______点的位置。
图释导学
2016年11月14日晚,本年度最大最圆的月亮(又称“超级月亮”)亮相济南(36°40′N,117°02′E)夜空,很多市民纷纷走到户外,观景赏月.?阅读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1中用△标注济南的大体位置,在图2中的?M处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方向.
写出甲、乙两点的经纬度.
甲______????????????????乙______
(2)图1中,甲、丙两点在一天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______,乙、丙两点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济南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五带中的______.
(3)市民赏月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图2中的______和______点之间,这一天,济南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B 2. D 3. A 4. B 5. C 6. A 7. C
8. C 9. A 10. B
11. (1)160?E,0?(可以前后颠倒)
(2)7 ?①
(3)B
(4)C ?A
??
12. √??
13. (1)倾斜的
(2)北回归线?夏至日?暑假?极昼
(3)南?变短? 短
(4)昼夜平分春季
??
14. 逆时针??15. 23°26?N ?夏至日 ?昼短夜长??16. B??17. 24??
15.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16. 自西向东;一年??
17. A??
18. 自西向东;逆;一天;昼夜更替;黄昏??
19. (1)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2)北回归线 ?昼 ?夜 ?极昼?
(3)A ?C
??
20. 40°N,90°E;20°N,110°E;丙;乙;东半球;北温带;C;D;昼短夜长??
【解析】
1. 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故造成图中美国和中国时差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故选:B.
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
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要理解记忆.
2. 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结合图中极点及经度可判定,D选项符合题意,可当选.
故选:D.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 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故选:A.
地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
考查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4. 解:一天内教学楼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早晨影子长,先变短,后变长.
故选:B.
一天中时间早晚和影子的长短,与地球的自转有关系,可通过自转所产生的太阳东升西落来分析.
题目的分析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生活实际回答.
5~6. 本题考查在极点处判断方向。从图可以看出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可以判断此图是以北极地区为中心的俯视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以及用劣弧定向的方法,可以判断A在B的西南方向,C正确。故选C。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此图是北极地区;北极圈及以北地区此时有极昼现象,说明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最高,正午时刻影子最短,A正确;夏至日是6月22日前后,此时不是元旦前夕,这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东营位于北半球,所以和北半球的情况一致,BCD错误。故选A。?
7. 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上(23.5°纬线)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根据题意.
故选:C.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和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均没有太阳直射.
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记忆解答即可.
8. 解: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读图可知,图中显示赤道某地一年的光照变化,是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读图理解解答.
9.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使得地球上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早,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区不同,地球自转就造成了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的差异。故选A。
10. 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
故选:B.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要理解记忆.
11. 本题主要考查的地球公转和经纬网的应用,结合教材和图示理解解答。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1)读图可知,C点所在的经纬网图中经度度数向东增加,是东经,纬度度数0°,A点的经纬度是(160°E,0°)。
(2)甲图中,当A地(北半球)为一年中的7月时,D地为7月,此时地球运动位置是对应乙图中①——②之间,靠近①处。
(3)在乙图中,当地球运动到③处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十堰(中国湖北省、位于北半球)的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并且太阳直射点在十堰的南面。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在图乙地球运动中,对应图甲A、B、C、D、E五个点中,昼夜平分的是点C(位于0°,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昼夜长短变化最明显的是点A(纬度越高,昼夜变化越明显)。
12. 解:我国去南极进行考察的最好时间是南半球的夏季,该季节是北半球的冬季.春季期间是北半球的冬季,是南极洲的暖季.
故答案为:√.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
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考察季节,理解解答即可.
13.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公转,难度大。
(1)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故填倾斜的。
(2)读图,地球运动到D时太阳直射赤道为春分;地球公转运行到A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地球运动到B时,太阳直射赤道为秋分;地球运动到C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故地球运动到A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我们即将进入暑假,此时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3)读图,根据太阳直射的纬线可知B为秋分,C为冬至,在BC期间,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此时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影子逐渐变长,到冬至日即C处时北半球各地影子最长。故在BC期间,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这段时期内新余市的白天时间变短,当地球运动到C处时,这一天正午我们学校旗杆的影子最长。
(4)读图,根据太阳直射的纬线可知,当地球运动到D处时太阳直射赤道,加上地球运动到A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可判断D处的节气是春分日,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为昼变长夜变短,南半球昼夜情况与北半球相反,澳大利亚的悉尼位于南半球,故悉尼的昼夜长短情况为昼变短夜变长,北半球的季节为春季。故当地球运动到D处时,澳大利亚悉尼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变短夜变长,北半球是春季。
14~17.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从侧面看,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逆时针;为在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填“逆时针”。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读图可知,图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这一天太阳直射23°26?N(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读图可知,图中AB两点中,B位于A点的东侧,且同位于赤道上,时间要早,故日出和日落都早,B地将先进入黑夜。
本题考查太阳日。读图,B点再次回到现在的位置,是一个太阳日,即大约需要经过24小时。
15.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公转的特点。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故填“太阳、自西向东、一年”。
16. 解: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叫地球的公转,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是一年.
故答案为:自西向东;一年.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
本题考查了地球的公转方向和周期,学生要理解记忆解答.
17. 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产生的二分和二至现象。地球的公转产生了二分和二至现象。当太阳直射在北纬23.5°′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到了北半球的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太阳直射在南纬23.5°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此后太阳直射点北返,当太阳再次直射赤道这一天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读图可知,地球运行到图中的①位置时,此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故选A。
18. 解:读图可知,(1)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使其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从北极点上空看是逆时针,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是24小时.
(3)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
(4)A点即将进入阴影部分,因此A地正处于黄昏.
故答案为:(1)自西向东;(2)逆;一天;(3)昼夜更替;(3)黄昏.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考查地球自转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19.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掌握地球公转示意图是关键,结合图示分析解答即可。
(1)读图可知,当地球公转至图中A位置时,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当地球公转到图中B的位置时,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当地球公转至图中C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时间为9月23日前后;当地球公转至图中D的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
(2)当地球公转到图中B的位置时,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有极昼现象。
(3)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时,地球位于图中A点(春分日)或C点(秋分日)的位置。
20. 解: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济南的经纬度,在图1中用△标注即可;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甲点的经纬度是40°N,90°E;乙点的经纬度是20°N,110°E.
(2)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位置靠东的比靠西的先见到日出.由此可判定,图1中,甲、丙两点在一天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丙;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可判定,乙、丙两点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乙.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可判定,济南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五带中的北温带.
(3)11月14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位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是图2中的C和D点之间,这一天,济南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故答案为:
(1)如图:;40°N,90°E;20°N,110°E;
(2)丙;乙;东半球;北温带;
(3)C;D;昼短夜长.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
本题考查经纬网及地球运动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第10页,共10页
第9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