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老人与海鸥(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 老人与海鸥(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25 09:1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 老人与海鸥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期盼、急速、抑扬顿挫”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鸥间真挚的情感。
3.体会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学习老人保护动物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体会老人与海鸥间的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1.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2.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习“塑、饼、谱”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理清文脉,列出小标题。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和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2.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写到了一对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他们是——(生答,教师板书:老人、海鸥)。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老人和海鸥之间的真情吧!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链接生活,结合学生的经验走进本文的故事,自然、贴切。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解决生字生词问题;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汇报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3.理清文章脉络,用小标题概括。
第一部分(第1~1 3自然段):老人喂海鸥
第二部分(第1 4~1 9自然段):海鸥送老人
四、感悟“喂”中深情
1.自由读课文,画出体现老人与海鸥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句子和词语。
2.品读文本,交流读书体会。
(1)课件出示:在喂海鸥的人群中……也用得褪了色。
①师:有一个词语重复了多次,是哪个词?(褪色)从三个“褪色”中体会到了什么?
②师:为什么这些东西用得“褪了色”也不舍得换,更不舍得扔掉呢?
师:这每一个“褪色”,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走进这位老人的生活去了解吧!
③引入资料,学生阅读。
课件出示:被昆明人称为“海鸥老人”的吴庆恒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是他唯一的寄托。每当红嘴鸥“驾临”,老人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给它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老人每月三百零八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
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惜买给海鸥,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牌香烟。
⑤读后结合三个“褪色”再谈感悟。
设计意图:老人生活拮据,却把非常有限的钱花在喂海鸥上。在喂海鸥的过程中,感人的情景很多,在课文中没有一一道出,教学中将这些背景资料一一呈现,目的就是填补一空白,增加文本宽度,促进学生深层次感悟文本,理解人物。
(2)师:要知道这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哪,我们相信如果不是对海鸥爱得至深至诚,就不会为海鸥付出那么多。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看一看在老人最艰难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
①学生配乐练说。
课件出示:
当老人走得腰酸背痛的时候,他咬咬牙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风雨交加,道路泥泞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______,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教师指导朗读:老人匆匆的脚步和弯曲的脊背,仿佛就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一起读:这位老人每天——(生接),从城郊——(生接),只为了给海鸥(平调)——(生接),跟海鸥(低调,缓慢)——(生接)。
(板书:相伴)
(3)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
①课件配乐播放海鸥飞翔的画面。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走进风光旖旎的翠湖,来到老人每天喂海鸥的栏杆旁,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呢?
②学生小组交流想象到的情景。
(4)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
①师:看到这些名字,我们可以想到这些海鸥都是什么样子?
②指导朗读写老人呼唤的文字。
③师:老人还会给海鸥起什么名字呢?(学生想象回答)
④师:老人的言语中充满了对海鸥如父亲般的疼爱,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品味。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2.深刻剖析文章之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生命感悟书写出来,以激发学生去思考对待生命的态度。
二、导入新课
师:老人对海鸥的真情尽在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中。这正是一枝一叶总关情,轻声细语皆是爱。读懂了老人的语言就读懂了老人的心,老人不多的语言几乎表达了他对海鸥全部的情感。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老人与海鸥》。
三、品读老人语言,走进人物内心
(1)快速阅读第5~13自然段,画出写老人语言的句子。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①“当然,哪个都有个名儿。”
②“你看你看!那个脚上有环的是老沙!”
③“独脚!老沙!起来一下!”
④“海鸥最重情义,……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zé)啧……”
⑤“时候不早了,……可惜我去不了。”
(3)学生自由练读,读出老人的心情。(自豪、开心、眷恋、期待……)
(4)体会老人“望”中的深意。
①课件出示第12自然段。
师:这是怎样的“望”呀!古人望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文中的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心中怎能平静,他会想到什么呢?
②指导朗读: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引读:
老人的塑料袋空了,老人的心也空了,一份冰凉的失落呀,谁来读?
一声叹息中,怅望蓝天,一份无法言说的遗憾呀,谁再来读?
老人苍老而浑浊的眼睛中是深深的期待呀,大家齐读。
三、研读海鸥异常举动,体会人鸟情深
1.默读第二部分,观察课文插图,思考:海鸥的哪些表现让人们感到意外?画出关键词语。
2.学生小组交流。
3.重点解读第16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16自然段。
师:一分钟,两分钟,一小时,两小时,海鸥们肃立着,肃立着……谁说鸟兽没有感情,如果上帝赋予它们语言,它们也有千言万语要倾诉,那就让我们代它们写下来吧。结合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写出海鸥的心里话。
课件出示短语:苍老 褪色 疲惫 千辛万苦 省吃俭用 脚步匆匆 记忆犹新 怎能忘记 为什么
设计意图:提供这些情感深意味浓的词汇是想让学生学会积累与习得语言,站在海鸥的角度来联想和想象,学生思维会更开阔,有了图文与音乐创设的情境作铺垫,学生表达的情感会更沉。语文教学就要在学生思维与语言发展的过程中,适时、适度、适当地给予积极地干预,这样语文学习的效率才能更高。
(2)师:老人走得太匆忙,还有很多话没来得及说,还有很多事情没来得及交代,从老人相片上注视的目光,我们仿佛读懂了他要对海鸥们说的话。他好像在对“独脚”说——(生接),他好像在对“灰头”说——(生接),他好像对前来瞻仰的所有的“儿女”们说——(生接)。
(3)师:谁说老人穷困,谁说老人孤独,谁说老人一无所有,他很富有,他拥有——(生接),他拥有——(生接),他有一群可爱的“儿女”们,它们永远与他相守。
(板书:相守)
四、总结提炼,拓展延伸
1.学生试写读了这个故事的思考。
2.教师配乐播放表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
3.教师结语:无论是人,还是鸟,都是大自然的孩子,应该和谐相处,互相关爱。这不仅是我们努力达到的境界,也是我们应该有的生活。
五、布置作业
1.做一件关爱动物的事。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着眼于引导学生在故事情境中体会人物丰富的情感,在语言文字的趣解、感悟中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教学中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引入了较多的背景材料,学生在充分占有资料的过程中,逐步走进老人特有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不仅理解了老人喂海鸥的特殊细节和老人去世后海鸥的异常举动,而且被人鸟之间的深情所打动,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语言品悟细致,空间拓展充足,教师、学生、文本三情合一,激情对话,较成功地达到了教学的各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