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习作七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说说自己知道的动物故事,从中体会动物的情感,加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2.要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提高表达和倾听的能力。
3.根据图片报道展开合理想象,编写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教学重点
通过口语交际,体会动物情感,加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
在习作中学会表达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回顾课文,导入主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美丽的海鸥、可爱的松鼠、深沉的战象、善良的狐狸,这些动物让我们耳目一新,由衷喜爱。从中我们对动物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再来深入地讨论一下与动物有关的话题。
二、明确要求,自主选择话题
1.指名读口语交际的内容,明确每一个话题的具体要求。
2.出示话题。
①说说你所了解到的动物故事。
②如何对伤害动物的人进行劝说?
3.指导思路,出示话题。
(1)如果你是小明,你将怎样劝说爸爸?(从“小鸟会唱歌,它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歌声”“失去了小鸟,小鸟的妈妈会非常伤心”“小鸟也是有生命的”“小鸟很可爱”“小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等多个方面考虑。)
(2)你还知道哪些伤害动物的事?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做?(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从书籍、报刊或电视、网络中看到的事……)
(3)进行口语交际时,启发学生采用情景模拟对话练习,语言要清楚明白,要有说服力,表演时要注意神态、表情等。
三、小组讨论交流
1.学生根据所选话题自由组合。
2.先小组讨论,选出讲得好的全班交流。
3.适当地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增加趣味性。
四、召开故事会
1.各组推荐同学讲故事,大家谈感受。(会倾听别人的发言有重点地表达。)
2.学生可以补充有关伤害动物的故事,谈谈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怎么办。
五、教师总结
通过交流,我们又知道了许多与动物有关的故事,我们还知道目前存在许多伤害动物的事。所以,在往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带头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知识,只有人与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会更美好。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1.播放一组野生动物自由自在生活的画面,请学生说说感受。
2.播放一组关于人类残害野生动物的图片或影片片断,请学生说说感受。
3.教师小结。
近年来,世界各国已经把保护动物当作一项重要的事情,各国也都制定了保护动物的相关法律,成立了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可以说保护动物,势在必行。因为人与自然万物的和平共处是达到生态和谐的必要前提。
二、看图说话,交流思考
出示图片:看一幅与动物有关的图片新闻。
1.你发现这次的习作与以前的看图习作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篇图片报道,在图片下面附有一段文字说明。)
2.从图片中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想象交流,为习作做好铺垫。)
三、图文对照,明确要求
1.读读课文中的文字,简要说一说图片内容。
2.说说这次习作的要求和写作标准。
(1)根据图片报道的内容,写鸭妈妈带领一群小鸭子过马路的事。
(2)故事要完整,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展开想象补充情节,想象要合乎情理,要符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符合鸭子的特点。
(4)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注意体会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3.重点指导学生想象和表达。
(1)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充故事情节。
(2)想一想:这张图片要表达的是什么?
(动物间浓浓的亲情,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人类对动物的爱护。)
(3)根据要表达的中心确定详写的情节。
四、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自己选择一个需要补充的情节,想一想如何写具体。依据学生的发言,要提醒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1)将鸭妈妈的动作、表情和心理活动写具体。
(2)将巡警的动作、表情和心理活动写具体。
(3)注意要略写的内容。
五、初写习作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相机给予指导、点评。
六、讲评修改
1.选择好上中下三类带有共性问题的习作作为讲评修改的例文。
2.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习作,将习作出示在大屏幕上。说说文章好在哪里,哪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
3.找出习作的精彩之处,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达真情实感的。
4.再看看文章,说说你觉得什么地方不够好并提出修改建议。
5.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做示范批注,展示修改的具体过程,让全体学生知道怎么修改。
6.学生对照修改要求,审视自己的草稿,发现问题,提出困难。教师再作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七、修改要求
1.内容是否具体,感情是否真实。
2.语句是否通顺,连贯,标点符号是否正确,有无错别字。
3.小组合作交流,互讲互听,反馈评价。
八、誊写习作
修改完后,将作文工整誊抄在作文本上。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先指导学生的口语交际,然后指导学生通过想象写作文。在教学中我突出合理想象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想象的内容,我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评议是否与图片报道相符、是否符合鸭子生活习性、是否符合生活实际,以便使想象能够更合理。在习作评改环节上,我积极引导学生抓住两个具体要求进行评改:一是想象角度,二是表达情感的方法,让学生看看自己的习作是否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