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25 19:0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的贡献在于,在组织上为以后建立著名的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梭伦做出的“贡献”不包括(  )
A. 废除奴隶制
B. 实行财产等级制
C. 创立四百人会议
D. 组建陪审法庭
2.促使梭伦决心消除社会动荡,振兴雅典城邦进行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 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
B. 萨拉米斯岛危机
C. “疯诗人事件”唤起了人们的爱国精神
D. 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
3.庇西特拉图改革的背景不包括( )
A. 梭伦改革后,雅典出现了剧烈的动荡与纷争
B. “山地派”不满足梭伦的改革措施,要求进一步推行改革
C. “平原派”继续拥护梭伦的政策
D. 庇西特拉图建立了个人独裁的僭主政治
4.曾经占领雅典出海门户,后被梭伦率军打败的希腊城邦是(  )
A. 斯巴达
B. 马其顿
C. 色雷斯
D. 梅加腊
5.梭伦改革前,雅典的“平原派”( )
①是代表工商业奴隶主利益的阶层政治
②主张维护贵族寡头政治
③最关注海外贸易的发展
④是“山地派”和“海岸派”反对的对象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有诗曰:……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此诗反映的是梭伦改革中的( )
A. 财产等级制度
B. 财产继承制度
C. 司法制度
D. “解负令”
7.对于梭伦改革认识正确的是( )
A. 其主要目的是打击贵族势力,使平民掌权
B. 废除了财产资格对公民政治权利的限制
C. 使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得以根本解决
D. 没有废除贵族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8.梭伦曾作诗说:“我进退维谷,犹如孤狼在一群猎狗之中。”这是因为(  )
A. 改革没有彻底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B. 雅典僭主政治的建立
C. 财产等级制的缺陷
D. 贵族政治和氏族制度的残余
9.对梭伦改革持完全反对态度的是雅典(  )
A. 平民
B. 贵族
C. 工商业奴隶主
D. 外邦奴隶
10.雅典执政官梭伦非常重视发挥公民大会的作用。下列有关梭伦执政时期雅典公民大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B. 是城邦的最高司法机关
C. 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
D. 能决定战争等国家大事
11.下图反映出雅典创造的一种监督机制,它创立于什么时期( )

A. 梭伦改革时
B. 庇西特拉图当政时
C. 克里斯提尼改革时
D. 伯利克里改革时
12.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提出了强的改革要求。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工商业奴隶主要求分享“山地派”的政治权利
B. 工商业奴隶主要求实行激进社会变革
C. 工商业奴隶主要求打破“平原派”的政治专权
D. 工商业奴隶主要求维护贵族寡头政治
13.梭伦颁布的“解负令”的内容不包括( )
A. 废除所有债务
B. 禁止以人身为抵押的借贷
C. 释放外邦奴隶
D. 废除“六一汉”制度
14.梭伦上台后宣布的第一项法令就是“解负令”,“解负令”颁布的重大意义不包括( )
A. 废除了雅典城邦的债务奴隶制,使不少因欠债为奴的平民重新获得土地
B. 平民与贵族矛盾有所缓和,但没有实质的缓和
C. 雅典城邦的居民都成为享有公民权的公民
D. 使贵族的土地兼并受到制约
15.财产等级制度确立的影响不包括( )
A. 为新兴工商业奴隶主参政开辟了道路
B. 废除了贵族政治的社会基础
C. 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开辟了道路
D. 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利
16.梭伦之所以能够当选为首席执政官,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梭伦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B. 梭伦曾带领军队夺回失地
C. 工商业奴隶主的支持
D. 贵族与平民斗争的结果
17.下图反映了某一阶级派别的主要经营形式,该派别的主张是( )

①反对贵族特权 ②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③主张实行激进的社会改革 ④主张大力发展工商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
18.在纪念梭伦的邮票上面有他的名言“避免极端”。其改革的措施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 颁布“解负令”
B. 鼓励发展工商业
C. 建立“五百人会议”
D.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19.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
A. 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B. 公职人员的普选制
C. 奴隶主阶级、有产者的民主
D. 公民享有法律上的平等权利
20.有关梭伦改革时期雅典“四百人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B. 城邦的最高司法机关
C. 实际掌握国家的统治权(行政权)
D. 能决定战争等国家大事
21.下列对公元前8世纪后雅典公民内部阶级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平原派”   ②“海岸派”   ③“山地派”

A. A
B. B
C. C
D. D
22.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公民日益分化,其中“海岸派”(  )
①主要指的是工商业奴隶主
②要求建立激进的民主政治
③关注发展海外贸易和对外扩张
④主张实行温和的变革,反对贵族专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3.下列人物中,热衷于僭主政治的是(  )
A. 梭伦         
B. 庇西特拉图
C. 克里斯提尼
D. 伯利克里
24.克里斯梯尼改革的内容包括( )
①把雅典划分为10个地域部落,取代4个氏族部落 ②建立了“五百人会议” ③建立了“十将军委员会” ④实行“陶片放逐法” ⑤设立“四百人会议”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25.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古代希腊的著名城邦。下列关于公元前8~前7世纪雅典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公民大会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B. 下层平民的处境十分悲惨
C. 长老会议是国家最高的审判机关
D. 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日益崛起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城邦的自治权利或多或少属于各邦公民。根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可将城邦政体划分为若干类型,其中贵族制和民主制在古希腊城邦中最为流行。所谓城邦公民,并非指全体成年国民,而是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或旯。他们一般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
请回答:
(1)结合材料概括古代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具体介绍雅典公民在梭伦改革前的状况。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反映了雅典公元前8世纪后经济发展的状况。

材料二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
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
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
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
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
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
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
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梭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雅典怎样的经济状况?对雅典阶级关系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雅典哪一阶层的什么状况?
(3)综合公元前8世纪后雅典阶级关系变化的状况,分析其对雅典政局的影响。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梭伦
材料二 Our constitution does not copy the laws of neighbouring states;we are rather a pattern to others than imitators ourselves.Its administration favours the many instead of the few;this is the why it is called a democracy.
——Perices
材料三 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至于他在公元前594年实现改革的方式,我们在这里可以不谈。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它们如果不侵犯另一种所有制,便不能保护这一种所有制。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是牺牲封建的所有制以拯救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债务简单地被宣布无效了。详情我们虽然不大清楚,但是梭伦在也的诗中自夸说,他清除了负债土地上的抵押柱,使那些因债务而被出卖和逃亡到海外的人都重返家园。这只有通过公开侵犯财产所有权才能做到。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诗文中可以看出,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pattern”一词在英文里有“模范,式样,模式”的意思,请分析文中“pattern”一词具体指什么?
(3)材料三中恩格斯认为梭伦改革解除债务的政策是对债权人的一种“侵犯”,为什么改革还得到人民的支持?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梭伦诗句:我手持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面前,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材料二 下图是改革前夕,雅典贵族开展激烈辩论的情景。

请回答:(1)梭伦所说的“两个阶级”各指什么?其中一个阶级是怎样不公平地占着优势的?
(2)材料二中参与辩论的可能有哪些派别?他们各自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3)你认为辩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比其他任何人更能胜任的人,他的名字叫梭伦。……他为雅典人制定出一套以中庸为其基本原则的法律,而中庸正是古希腊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二 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不能再待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太忙了”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待在家里”。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梭伦改革的中庸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改革最重要的影响。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梭伦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指的是废除平民所欠债务,保障平民的人身自由,而不是原来就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雅典还是奴隶制国家,故A是错误的。[来源
2.【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题干的限定词“直接原因”,萨拉米斯岛危机是梭伦改革的导火线,故选B。
3.【答案】C
【解析】“平原派”反对梭伦改革。
4.【答案】D
【解析】梭伦改革的导火线是梅加腊夺取了萨拉米岛。
5.【答案】D
【解析】“平原派”是指雅典的贵族阶层,他们当然希望维护贵族的寡头政治,这也正是“山地派”和“海岸派”反对他们的原因。
6.【答案】D
【解析】“解负令”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使奴隶获得了自由。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考查梭伦改革的整体脉络。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虽有照顾平民的做法,但不代表平民,更不是让平民掌权,因为他本身就是贵族,他的所作所为不会超脱他所处的时代和阶级属性。所以A项错。正因为如此,梭伦改革不可能彻底废除贵族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不可能根除贵族和平民的矛盾,D项正确而C项错误。梭伦改革的基本措施就是按财产划分等级,从而废除按血缘划分等级和政治权利的限制。所以B项错。
8.【答案】A
【解析】由于梭伦改革没有彻底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所以才感到进退维谷。
9.【答案】B
【解析】在梭伦改革中,平民的权利有一定扩大,工商业奴隶主已分享了一定的政治权利,
因此,他们对梭伦改革是基本赞成的;在梭伦改革中,贵族的利益受损失最多,他们对梭伦改革持完全反对的态度;至于外邦奴隶,他们根本没有丝毫的政治权利,更谈不上对梭伦改革说三道四。
10.【答案】B
【解析】在梭伦执政时期,城邦的最高司法机关是公民陪审法庭。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这几幅图展现的是克里斯提尼改革时创立的一种监督机制:陶片放逐法。
12.【答案】C
【解析】“山地派”是指平民,他们本身享有的政治权利十分有限,所以A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为了更进一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他们一方面要求打破“平原派”的贵族寡头政治,分享他们的政治权利,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激进的社会变革,以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B、D两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13.【答案】C
【解析】债务奴隶制废除后,雅典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力,积极对外掠夺奴隶,走上了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题眼是“重大意义”“不包括”。城邦居民中包括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他们没有公民权,拥有公民权的只是少数成年男性。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能力。B项中的“废除”不准确,应为“动摇”。
16.【答案】D
【解析】梭伦的爱国立场及兼顾贵族与平民利益的政治立场使其受到各方面的支持,故D项最佳。
17.【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图片材料和理解、判断能力。图片表明是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经营商业是“海岸派”,故③的说法明显不符合。
18.【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梭伦改革确立的财产等级制度,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反映了梭伦“避免极端”的主张。
19.【答案】C
【解析】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可从阶级性方面来思考民主政治实质,故C项最全面。
2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梭伦改革时期各主要政治机构的地位应注意掌握: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分别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最高行政机关和最高司法机关,其中决定战争等国家大事由公民大会表决通过。
21.【答案】B
【解析】本题通过图示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公元前8世纪雅典公民的分化及三者之间的政治关系。“平原派”代表氏族贵族利益,主张维持现状,以巩固自身的既得利益,而由工商业奴隶主组成的“海岸派”和由下层平民组成的 “山地派”,尽管内部阶级利益不同,政治主张相异,但二者都反对现有的社会秩序,反对贵族特权,要求进行社会改革,建立民主政治。
22.【答案】B
【解析】“海岸派”代表工商业者的利益,他们既反对贵族专权,要求进行政治改革,也反对激进的社会变革。
2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图凭借武力夺取政权,建立了个人独裁的僭主政治。故选B。
24.【答案】D
【解析】设立“四百人会议”是梭伦改革的内容,应排除。
25.【答案】A
【解析】公元前8~前7世纪,公民大会名义上是最高权力机关,但没有实际权力,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的职位,还把持了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B、C、D三项都是对雅典当时状况的准确表述。
26.【答案】(1)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自治权归属于城邦公民;城邦政体中贵族制和民主制最为流行。(2)雅典公民包括贵族与平民两部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发展起来。梭伦改革前雅典公民分化为三部分:代表贵族的“平原派”,主张维护贵族寡头政治.以巩固自身的统治;代表工商业奴隶主的“海岸派”,主张实行温和的改革,分享政治权利;代表平民的“山地派”,主张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理解、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将材料与所学知识结合在一起。第(1)题要注意总体特征和政治体制,第(2)题注意雅典公民的发展变化、工商业奴隶主的兴起以及雅典公民的分化。
27.【答案】(1)手工业取得较大进步,商业贸易日趋繁荣。工商业的发展使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
(2)许多平民因欠债沦为贵族的债务奴隶或被卖到外邦作奴隶。
(3)平民处境不断恶化,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兴起,两者对贵族专权日益不满,雅典社会矛盾不断加深,政局动荡不安。
【解析】本题实质考查公元前8世纪后雅典工商业发展对其阶级关系与政局的影响。第(1)问应结合两幅图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及所学知识来回答。第(2)问应注意把文学语言转化为历史语言。第(3)问阶级关系的变化应侧重于工商业奴隶主的兴起来组织答案。
28.【答案】(1)指导思想是社会公正与阶级调和。
(2)pattern具体指雅典民主政治的规范,包括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等民主机构的运作方式。
(3)尽管梭伦改革解除债务的政策是对债权人的一种“侵犯”,但是这种“侵犯”是执行社会公正的结果,是公正地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措施,所以得到民众的支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对梭伦改革内容、结果及特点的认识。第(1)题可从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中归纳出来;第(2)题要能读懂材料二的英文意思,可知“pattern”的含义为完善的雅典民主政治规范;第(3)题掌握梭伦改革的特点及作用。
29.【答案】(1)贵族阶级、平民阶级。贵族在政治上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等要职,把持了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经济上,掌握了大部分的财富。
(2)平原派、山地派、海岸派。平原派主张维护贵族寡头政治,以巩固自身的既得利益;山地派主张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海岸派关注发展海外贸易,掠夺外邦奴隶与财产。他们一方面要求打破平原派的政治专权,分享权利;另一方面也不赞成山地派的激进要求,主张实行温和的改革。
(3)是否保留贵族政治成为辩论的核心。实质: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内战一触即发,改革势在必行。
【解析】本插图名为“改革前的辩论”,但没有写明参与辩论的派别,因此,解答第(2)问时不能武断地认为是哪一个派别,而应该将三个派别都考虑在内。
30.【答案】(1)颁布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提高平民的政治地位;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保护贵族特权。
(2)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制度保障,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为西方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基本特征:折中、中庸、公平公正、一视同仁。解负令颁布、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四百人会议的设立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这一特点。第(2)题则重在突出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