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3《练习测量》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3《练习测量》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9-25 16:22:51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生物冀教版
七年级上
第三节
练习测量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导入
同学们都测量过身高和体重,都是用什么工具测量的呢?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导入
在研究生物时,经常也要测量生物体的面积和体积,而生物体又是不规则的,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这些形状不规则的生物体呢?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只有一根细线和一把刻度尺,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何利用它们来测量叶片的周长。以小组为单位,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测量的方法,比较一下谁的方法最简便、结果最准确。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测量工具:
测量方法:
化曲为直
细线和刻度尺
总结: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周长可以
用化曲为直法。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测算叶片面积时,可将叶片放在一张画有均匀方格的纸上。在方格纸上,沿叶片边缘划线。通过计算方格的面积而得出叶片的面积。对不满一个格的,可以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不满一格的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
总结: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面积可以用方格纸。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利用量筒和水,测一粒葡萄体积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1.记住水的体积V1
2.把物体完全浸入水中
3.读出体积V2
4.物体的体积=
V2-V1
测量过程: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俯视
仰视
读数时:俯大仰小
俯视读数偏大
平视正确读数
仰视读数偏小
思考:如何正确读数?
平视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1.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
2.读数时,使眼的视线和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读
取和凹面相切的刻度即可。不可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
3.量取指定体积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改用胶头
滴管滴加。
量筒的使用方法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我们测量气温和体温都是靠什么工具?
温度计
实验室用温度计
家用寒暑表
医用体温计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利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热水的温度,观察温度计在水中显示的温度以及从水中拿出来后的温度。想一想,怎样操作才能正确地测出水温。
温度计在水中显示的温度比从水中拿出来后的温度高。
温度计在水中时读数才能正确地测出水温。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A
B
C
D
下列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正确的是(

D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下列使用温度计读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B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要把下端玻璃泡完全浸没于水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读数时不能取出来。
视线水平读数。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上海黄浦江烟囱改建成的温度计,长达165米世界最大,同时也是全球最高的气象信号塔。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常见的体温计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1.测温范围小:35℃~42℃
2.精确度高:每小格为0.1℃
正确答案:37.60℃
正确答案:38.70℃
5.正常温度:
口腔:37℃
腋窝:约低0.5℃
直肠:比口腔约高
0.3℃-0.5℃
3.使用前要先将汞柱甩到35℃以下
4.测量部位:
口腔、腋窝和直肠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大家谈
同一个物体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都不相同,甚至同一个人前后测量的结果都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在实际测量当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的,实际测量值都与准确数据存在一点差距,这就是“误差”。
如何是测量更准确?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练习
1.一个量筒中存有30ML的水,放进一个山楂后,量筒中水的读数为35ML,则该山楂的体积为(
)
A.5
B.30
C.35
D.10
A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练习
2.测量一片树叶的表面积时,可以将这片叶放在(
)进行测量。
A、装有液体的烧杯中,浸没液体中
B、有均匀方格子的纸上
C、秤盘上称
D、前三种方法均可
B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拓展提高
如何测量一株小草的体积?
想一想
1.将被测小草连根拔起。
2.用水冲洗掉根上附着的泥土,并用吸水纸吸去草上的水。
3.将小草放入一个称有一定量水的量筒中,使之完全浸没于水中。
4.放入小草后量筒的体积与放入小草前水的体积之差就是小草的体积。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总结
1.按体内是否有脊柱,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动物包括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
一、测量树叶周长:
工具:刻度尺、细线
工具:量筒
方法:四舍五入
二、测量树叶面积:
三、测量体积:
工具:方格纸
四、测量温度:
工具:温度计
五、误差:
(一)、产生原因:
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的不同,会产生误差。
(二)、减少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练习测量
一、测量周长:
二、测量面积:
三、测量体积:
四、测量温度:(一)测量水温
(二)测量体温
五、测量误差: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作业布置
试试看
如何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
先利用小棍测出影子和棍长的比例,然后测量大树影子的长度,再利用数学比例的关系计算
出大树的高度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学会观察》教学设计
课题
学会观察
单元
第一章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级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的方法。
能力目标:尝试测量的基本方法。情感目标:认同“误差”的存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
尝试测量的基本方法。
难点
尝试测量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测量过身高和体重,都是用什么工具测量的呢?出示图片。
回答问题:米尺、人体称
从同学们熟悉的生活常识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一、导入:在研究生物时,经常也要测量生物体的面积和体积,而生物体又是不规则的,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这些形状不规则的生物体呢?二、新课探究竟——实验1:测周长1.
只有一根细线和一把刻度尺,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何利用它们来测量叶片的周长。以小组为单位,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测量的方法,比较一下谁的方法最简便、结果最准确。2.请小组代表描述测量方法。探究竟——实验2:测面积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技能卡,并实际测量叶片面积。测算叶片面积时,可将叶片放在一张画有均匀方格的纸上。在方格纸上,沿叶片边缘划线。通过计算方格的面积而得出叶片的面积。对不满一个格的,可以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2.
请小组代表描述测量方法。探究竟——实验3:测体积1.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利用量筒和水,测一粒葡萄体积。2.结合小组汇报,课件展示测量过程:(1)记住水的体积V1(2)把物体完全浸入水中(3)读出体积V2(4)计算物体的体积=V2-V13.借助课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读数?总结:俯视读数偏大,平视正确读数,仰视读数偏小探究竟——实验4:测温度导:我们测量气温和体温都是靠什么工具?图片出示常见的温度计。1.测热水温度(1)课件出示要求:
利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热水的温度,观察温度计在水中显示的温度以及从水中拿出来后的温度。想一想,怎样操作才能正确地测出水温。(2)小组汇报测量结果及结论:结果:温度计在水中显示的温度比从水中拿出来后的温度高。结论:温度计在水中时读数才能正确地测出水温。(3)借助课件,请同学们回答问题。下列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正确的是(
D
)下列使用温度计读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B
)2.测体温(1)课件出示常用体温计(2)请同学们根据课件上的图片和生活经验,总结体温计的特点。测温范围小:35℃~42℃精确度高:每小格为0.1℃使用前要先将汞柱甩到35℃以下测量部位:口腔、腋窝和直肠(3)请同学们根据课件提示,准确的读出体温计的正确读数。大家谈:请同学们讨论回答:同一个物体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都不相同,甚至同一个人前后测量的结果都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在实际测量当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的,实际测量值都与准确数据存在一点差距,这就是“误差”。如何是测量更准确?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三、课堂练习1.一个量筒中存有30ML的水,放进一个山楂后,量筒中水的读数为35ML,则该山楂的体积为(
)
A.5
B.30
C.35
D.102.测量一片树叶的表面积时,可以将这片叶放在(
)进行测量。A、装有液体的烧杯中,浸没液体中B、有均匀方格子的纸上C、秤盘上称D、前三种方法均可答案:1.A
2.B四、拓展提高课件出示:想一想如何测量一株小草的体积?1.将被测小草连根拔起。2.用水冲洗掉根上附着的泥土,并用吸水纸吸去草上的水。3.将小草放入一个称有一定量水的量筒中,使之完全浸没于水中。4.放入小草后量筒的体积与放入小草前水的体积之差就是小草的体积。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方法并进行实际测量。2.总结不规则物体的周长的测量方法。1.先自学技能卡,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方法并进行实际测量。2.总结不规则物体的面积的测量方法。1.讨论交流,总结方法并实际操作。2.汇报测量过程及结果。3.讨论后回答。4.进行总结。1.按要求测量两种情况下的水温。2.比较两次测量的结果,并讨论怎样操作才能正确地测出水温。3.回答问题4.小组讨论后总结3.观察并回答。1.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2.观察回答。1.小组合作讨论完成。2.回答。独立完成讨论后回答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总结知识点。通过选择、比较,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总结能力。小组讨论,表达交流,并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评价能力。认同“误差”的存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当堂检测学习效果。拓展思维
课堂小结
梳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板书
一、测量周长:二、测量面积:三、测量体积:四、测量温度:(一)测量水温
(二)测量体温
五、测量误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会测量》练习
一、选择题
1.甲、乙、丙三位同学都用画有方格的纸测量同一片树叶的面积,他们测出的结果分别是41cm2,45cm2,44cm2,你认为与这片树叶的实际面积最接近的数值是(

A.
43
.3cm2
B.44cm2
C
.45cm2
D.
41
cm2
2.下列关于测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同一个生物体的测量结果应该都相同[]
B、测量体温时,可以将温度计从人体上拿开再观察示数
C、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少误差
D、解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情况,通常需要测量他们的身高和体重
3.甲、乙两位同学用温度计测量同一量筒内热水的温度。甲把温度计放入热水中几分钟后,温度计的水银柱不再上升时,他读出了水温是46
0C。乙同学把温度计放入热水中,几分钟后,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观察温度计显示为44
0C。你认为热水的实际温度应该是(

A.460C
B
.44℃
C.
45℃
D.
42℃
4.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用量筒量水的体积时,液面为中间低四周高的凹面。液面最低刻度为32mL,和量筒壁接触刻度为33mL,那么水的体积应为(

A、32
mL
B、33
mL
C.
32
.5
mL[]
D、32
.67ml
5.用体温计测量一个人的体温,分别测得口腔温度为37.9℃、腋下温度为36.
7℃,用肛肠温度计测得此人直肠温度为37.4℃,这个人最准确的体温应是(

A.
37℃
B.
36.7℃
C
.37.4℃
D.
37.03℃
6.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7.
(?http:?/??/?www.m?/?physics?/?report?/?detail?/?d38a1698-fb6c-468d-9619-a05237e8e257"
\t
"http:?/??/?www.m?/?physics?/?ques?/?detail?/?_blank?)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B.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灭
C.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
D.以上说法都正确
8.观察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若仰视量筒内液面,则读数比实际( )
A、相同
B、偏大
C、偏小
D、无法确定
二、非选择题
1.有若干重量近似相等的树叶和一台最小刻度为50g的天平。你能测量出一片树叶的重量吗?请写出你测量的方法。
2.王丽同学想知道一粒葡萄的体积是多少。她在一个量筒内先加入IOmL水,再
把这粒葡萄放人量筒中,水的液面上升到了17ml。你知道这粒葡萄的体积是多少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3、A
【解析】温度计在水中时读数才能正确地测出水温。因为拿出后热量会散失,导致温度计读数减小。
4、A
【解析】读数时,眼睛平视液面最凹处,读数准确。
5、C
【解析】直肠温度最接近人的体温。
6、B
【解析】使用温度计时,要把下端玻璃泡完全浸没于水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B
【解析】测量方法正确也会造成误差。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灭。
8、C
【解析】俯视读数偏大,平视正确读数,仰视读数偏小

二、非选择题:
1.称量若干片树叶的重量,将此数值除以叶片的片数,即为每个叶片的重量。
【解析】一台最小刻度为50g的天平不可能称出一片叶片,所以称量若干片树叶的重量,将此数值除以叶片的片数,即为每个叶片的重量。
2.7ml
【解析】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1)记住水的体积V1(2)把物体完全浸入水中(3)读出体积V2(4)计算物体的体积=V2-V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