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备时间 9.9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所在单位
课 题 轮子的故事 课 型 新 授
课时分配 1 第1课时
项 目 内 容
教 学 目 标 知 识能 力 通过推重物的对比活动,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阅读轮子发展史,了解轮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化。
过 程方 法 了解轮子的作用和发明过程。
情 感态 度价值观 做小车,学会给小车安装轮子和吸管轴套,发现轴套的作用,体会动手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了解轮子的作用和发明过程。
教学难点 动手制作小车。
教学、教具(课件)准 备 圆柱形铅笔6支小车组装材料一套(含车轮4只、纸盒1个、吸管1根、轴2根)剪刀、胶带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环 节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回顾历史,导入新课1. 在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古代人的生活,今天这节课我们还是从古代开始。2. (出示金字塔建造图片)埃及有个非常独特的建筑,叫做(金字塔),金字塔是用什么建造的?(巨大的石头)这么大的石头重不重啊?这么重的石头要垒到尖顶上去,可困难了,当时人们想了很多办法。你有没有办法了?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二、模拟探究,感知轮子的发展史1. 游戏 用字典模拟大石头,伸出你的右手手指,慢慢的推动桌子上的新华字典,感受一下,用多大的劲儿,能推动新华字典呢?老师教你一个省力的办法,想不想我发个材料给你?我们在字典下面摆放三只圆形的铅笔,伸出你的右手,慢慢推动新华字典,感受一下,需要多大的劲儿能推动呢? 两次推动新华字典的劲儿是一样大的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圆形的铅笔可以省力,那么六棱形的铅笔可以吗? 演示实验:老师用一个圆形的轮子滚动一下,再用一个六棱形的铅笔滚动一下。看来,还是圆形最适合于滚动。 2、体验轮子的发明看图中埃及人有没有滚动的木头?圆木头还是方木头?圆木头才省力。我们称它为滚木,古代人在圆木滚动省力的启发之下,就发明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轮子。来看看轮子是怎么发明的:用滚木运送重物——从大木头上砍下一节来做轮子,再加上一个轴(演示什么叫轴)7. 出示图片,寻找轴。但是这种实心的轮子很笨重,后来人们在上面加了框变成了车。来看看最古老的轮子。8. 人们继续想让它滚得更快一点,更轻松一点。前面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实心轮子,后来了(出示空心轮子图片)与前面的轮子比较,哪里不同?(有线)数一数有几个?你们知道他刚才数的东西叫什么吗?从中间一个个过去的,它有个名字叫(轮辐)。加上这个车辐有什么好处?你们觉得实心轮和空心轮谁可以更大一些?说说理由。接着想一想是小一点的轮子滚起来快,还是大一点的轮子滚得快?当有了车辐之后,轮子变得又大又轻巧,车跑起来就非常轻快了。9. 后来人们发现车跑快了之后,车轮老坏。于是就想办法加固车轮,用什么办法加固的?(出示图片)包上铁皮,车轮就结实,也就可以承重更多的东西了。刚才前面最多只有两轮车,到了现在包上铁皮以后,可以做四轮车了。10. 后来人们觉得车轮硬邦邦的,一蹦一蹦、一颠一颠的,坐着很不舒服,怎么办了?想办法更轻松一点。加轮胎,轮胎用什么来做?(橡胶)轮胎里面是什么?(空气)空心轮加上橡胶轮胎以后,自行车出现后来小汽车出现了。人们在轮子上还在继续改进、继续研究。 三、工程实践 师:轮子为我们的生活各方面都带来了便捷,大家想不想亲自动手,为小车装上轮子呢? 1、认识活动材料。 2、下面小组同学一起商量一下,怎么才能给小车装上轮子,而且让它跑起来呢? 3、分组商量、制作、试跑。 4、展示。评价。 四、认识生活中的轮子 1、在小车上有轮子,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见过哪些物品上有轮子呢? 2、老师也找到了一些有轮子的物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这些轮子都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如今的轮子,仍然在不断的改进,那么未来的轮子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种“球形轮胎”(视频展示)。 3、师:随着科学的进步,可能还有各种各样的轮子出现,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你们也能发明一个更加先进更加方便的轮子。 三只圆形的铅笔 小组内轮流实验。(注意引导学生建立实验规则、有序实验) 出示(古人运送生物情景)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轮子的故事》这节课的内容从教材上看比较简单,主要以学生的操作与设计为主。结合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本课在设计时就应该重点让学生感受到轮子变化的过程及原因。引导学生如何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轮子,再通过改进的过程,体会到工程师的工作流程。在孩子自己制作轮子时,虽然有很多奇思妙想,但是碍于动手能力有限,无法做的非常细致,因此在制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车轮形状各异、无法正确的安装轮辐、车轮结构不够稳定等。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预设不足,没有及时的解决问题或者暂停进行集体辅导。导致最后的设计效果不够理想,部分小组的轮子无法正常转动。这些问题在课前,一年级的教师就给捋顺预设好,,这样课堂就会顺畅很多,对待一年级凡是必须注重细节,不能像高段教学那样备出大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