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上
三单元13课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新知讲解
知背景
刘禹锡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
集团的一员。后来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失
败后,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三年
后应召回京。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
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
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一首,写了《醉赠刘
二十八使君》,为刘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
遭遇鸣不平。刘禹锡感慨万端,写了这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
读诗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知作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选自《刘禹锡集》。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
新知讲解
知作者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这首诗,对刘禹锡二十三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无限感慨和不平。诗人说:你远在边远之地,过着寂寞的生活,满朝那么多官员,唯独你多次被贬外任;我深知你才高名重,却偏偏遭逢不公的对待,这二十三年,你失去的太多了。怨愤与对友人的同情溢于言表,见其直率与坦诚,亦见其与刘禹锡友情之深厚。为此,刘禹锡作了一首酬答诗。
新知讲解
记拼音
弃置
chóu
暂凭
zàn
qì zhì
侧畔
pàn
酬
làn kē
烂柯
笛赋
dí
新知讲解
解诗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乐天:唐代诗人是白居易的字。
诗题意思:刘禹锡作诗应答白居易在扬州同自己相逢 时即席所做的赠诗。
新知讲解
明诗意
巴山 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巴蜀的山。
楚地的水。
实则22年
今译:在巴山楚水这凄凉的地方,我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评析:首联表述自己被贬谪,被弃置的遭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之意。
新知讲解
明诗意
怀 旧 空 吟 闻笛赋,
到乡 翻似 烂柯人。
指晋人王质
徒然。
反倒好像。
今译:怀念故友只能徒然地吟诵《思旧赋》,久谪归来,回到故乡,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评析:借用典故,写自己归来后的感触,无限悲伤之情、怅惘隔世之感油然而生。
老朋友。
指西晋向秀所做的《思旧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他观棋至终局,发现手中斧头的柄已腐烂。回到村里,才发现已经过去一百年。
新知讲解
明诗意
沉舟 侧畔 千帆 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无数树木春意盎然。
今译:沉舟的旁边正有千帆竞渡,
枯树的前头却是无数树木春意盎然。
评析:以“沉舟”、“病树”自喻,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规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旁边。
无数的船只。
新知讲解
明诗意
今日听 君 歌一曲,
暂凭 杯酒 长 精神。
暂且借。
今译:今日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
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评析:尾联点明酬赠之意,表达了诗人
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增长,振作。
指诗人白居易。
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扩展提高
明诗意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交代了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心情:痛苦、孤寂。
运用典故。描写了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表达了百感交集,感慨万分的心情。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扩展提高
明诗意
3、颈联写的是什么的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懑:“沉舟”与“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与
“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饱含着新
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了哲理,可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后人用此诗句,
并不和刘诗原意契合,而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回应题目,点明酬谢之意,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虽遇挫折
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
4、结合诗题,说说尾联的用意。
扩展提高
明诗意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多年流放之后回到京城,思怀往事,展望将来,心绪难平中又有刚健昂扬之气。这种复杂的情绪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出来的?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巴山楚水”是作谪居之地,作者用这一意象传达出自己被贬之后生活环境的恶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以“沉舟”、“病树”两个意象比喻自己,虽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一洗伤感低沉情绪,尽显慷慨激昂气概,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课堂总结
本诗主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课堂总结
写作特色
诗人内容层层深入,言简意赅。首联,作者先写自己长期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奠定了愤激的基调。颔联,通过叙写对受害老友的悼念以及自己回到故乡恍如隔世的情景,使自己的愤激之情进一步深化。颈联,退一步,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尾联,笔锋一转,表示要抖擞精神,积极进取。
课堂作业
明诗意
1、写被贬之地内心愤懑不平之意的句子是: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写诗人深感物事全非,恍如隔世的句子是?
3、暗示被贬时间之长,因人事全非而生惆怅之情句子是?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课堂作业
明诗意
4、一洗伤感低沉情绪,尽显慷慨激昂气概,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诗句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本诗中写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所替代的句子是?
6、写诗人点明酬赠这一题意的句子是?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