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学会看病(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学会看病(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26 09:3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学会看病
课题
学会看病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本文从母亲尽责的独特视角,反映了母爱的广袤深远。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依照学生的认知经验,本导学案的设计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自读,把课文读准、读通,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自学后,可以通过检查和提出疑难问题的方式进行反馈。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边读书边勾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然后交流,感受浓浓的爱子深情。
学前准备
1.搜集作者的资料。(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学前准备
1.搜集作者的资料。(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
1.过渡: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是医生,在儿子生病时,却让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是为什么呢?
2.板书课题。
1.学生自由质疑。
2.齐读课题。
3.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
1.多媒体出示初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儿、艰涩、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等词语。
(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引导学生自由读“阅读提示”,小组合作解决其中的问题。
1.汇报初读情况。
(1)新词理解。
打蔫儿:本文指精神萎靡不振。
残忍:本文是狠心的意思。
喋喋不休:说话没完没了。
雪上加霜:比喻由于另外的原因使祸事加深。
按图索骥: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求好马。本文是说照样子做。
艰涩:本文是艰难、缓慢的意思。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心中不安。
毫无疑义:一点不怀疑。
(2)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
2.小组合作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1.请在正确读音下打“√”。
(1)我看他有点打蔫(niān
yān)儿。
(2)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zhēnɡ zhènɡ)住了。
(3)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只是较平日拖沓(tātà)。
(4)时间艰涩(sè shè)地流动着。
2.补充词语。
喋喋( )
( )索骥
毫无( )
雪上( )
三、品读课文,感受母爱。(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课文的空白处。
2.引导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你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1.边读课文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写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2.全班汇报读书感受。
(1)“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2)“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3)“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这段话讲的是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这样做是父母的责任。
3.认真品读这些语句。
3.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想我一定是________的母亲,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_____。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_____________。
4.读句子,完成练习。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1)画“___”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2)母亲为什么感到时间在“艰涩地流动”?你从她的“忐忑不安”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提升。(用时:5分钟)
1.引导小结:读了全文,你想对文中的母亲说点什么?
2.启发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写下来,带回家给父母看看。
1.全班交流想对文中的母亲说的话。
2.写一写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
5.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父母说呢?在下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今天的教学,我努力做到真正使学生走进文字,深入理解和感悟母亲感情变化的过程:决定让儿子独自看病——犹豫、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又回到心里。让学生找到母亲在这一过程中相应的语言和心理描写来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但也从学生的回答中反映了学生的理解毕竟是粗浅的,只局限于文字的表面,所以作为教师最好能引导学生去体悟这种不易察觉的情感,不要让学生迷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