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六(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六(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26 09:3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口语交际·习作六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口语交际过程中,要让学生打开思路,充分交流。同时,要注意搜集反馈信息。
2.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学习重点】
口语交际过程中,要让学生打开思路,充分交流。同时,要注意搜集、反馈信息。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回忆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事例。(学生)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再现情境
1.谈话导入。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谈谈父母的爱。(板书:父母的爱)
2.再现情境。多媒体出示“口语交际”中的三个生活中的小故事。
二、创设情境,展开讨论
1.提出问题:你怎样看待上述故事中父母的做法?
2.小组交流,形成观点。
3.全班交流,模拟交际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持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在观点的碰撞中形成正确的观点。
三个故事中的第一个小故事,妈妈的包办,使刘明明养成了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应该像《学会看病》中的母亲那样,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第二个故事中的爸爸教育方式不当,使冯刚畏惧考试。爸爸应该帮助他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他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第三个小故事中,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确引导的结果。
三、联系实际,感悟父母之爱
1.思考: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吗?给同学讲讲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再谈谈自己的想法。
2.小组合作,互说互评。
3.全班交流,互为补充、质疑。教师注意交际时的习惯的培养。
四、拓展延伸,沟通情感
1.模拟场景。如果我是爸爸,你会怎么把这三个故事讲给我听,并请我谈谈看法。(师生模拟交际。)如果我是妈妈呢?
2.拓展延伸。
今天回去我们将这三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
第二课时 习作
【学习目标】
1.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2.能感受父母的爱,与同学、父母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关系。
【学习重点】
选择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交流了父母的爱以及对父母的爱的看法,知道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呢?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一下吧。
2.创设情境。出示话题:(1)你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2)你对父母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3)你想和父母说的其他心里话。
3.诱发动机。针对这些话题,你准备选择什么话题来与自己的父母沟通呢?
二、自主选择,小组合作
1.自主选择。各自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话题,准备写什么内容。
2.汇报话题。请一小组同学,说说自己选择什么话题,了解话题选择情况,鼓励每个话题都有人选择。
3.交流素材。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
说心里话离不开具体事例,因此,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而表达自己的心声。
(2)按“总—分—总”的构段方式组织成文。
4.小组合作。请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说说自己习作内容,互相评议一下,看看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推选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打开思路
1.代表交流。每个话题选择一个小组代表交流,要求把内容尽量说具体。
2.师生评议。要点:(1)是否有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2)是否表达出自己真情实感;(3)是否有具体事例,或事例是否具体。
四、明确要求,学生写作
1.明确要求。读读“习作”提示的最后一段话,说说给我们作了哪些提醒?(写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交流意见。)
2.各自习作。
3.修改草稿。各自或者互相修改习作草稿。
4.誊写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