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如图1所示,电阻和面积一定的圆形线圈垂直放入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B=B0sin ω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线圈中产生的是交流电
B.当t=π/2ω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最大
C.若增大ω,则产生的感应电流的频率随之增大
D.若增大ω,则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功率随之增大
2.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流计A、B,按图2所示的连接方式,用导线连接起来,当把电流计A的指针向左边拨动的过程中,电流计B的指针将( )
图2
A.向左摆动
B.向右摆动
C.静止不动
D.发生摆动,由于不知道电流计的内部结构情况,故无法确定摆动方向
3.如图3甲所示,一矩形线圈放在随时间变化的匀强磁场内.以垂直线圈平面向里的磁场为正,磁场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规定线圈中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为正,则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图象应为( )
图3
4.如图4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一铝质圆形金属球以一定的初速度通过有界匀强磁场,则从球开始进入磁场到完全穿出磁场的过程中(磁场宽度大于金属球的直径),则小球( )
图4
A.整个过程匀速运动
B.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球做减速运动,穿出过程做加速运动
C.整个过程都做匀减速运动
D.穿出时的速度一定小于初速度
5. 线框在匀强磁场中绕OO′轴匀速转动(由上向下看是逆时针方向),当转到如图5所示位置时,磁通量和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图5
A.磁通量和感应电动势都在变大
B.磁通量和感应电动势都在变小
C.磁通量在变小,感应电动势在变大
D.磁通量在变大,感应电动势在变小
6.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变压器是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600匝,装有0.5 A的保险丝,副线圈的匝数n2=120匝,要使整个电路正常工作,当原线圈接在180 V的正弦交变电源上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副线圈可接耐压值为36 V的电容器
B.副线圈可接“36 V,40 W”的安全灯两盏
C.副线圈可接电阻为14 Ω的电烙铁
D.副线圈可以串联一个量程为3 A的电流表,去测量电路中的总电流
7.一交变电流的i-t图象如图7所示,由图可知( )
A.用电流表测该电流示数为10 A
B.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 Hz
C.该交变电流通过10 Ω的电阻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2 000 W
D.该交变电流的电流瞬时值表达式为i=10sin 628t A
8.图8是测定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L直流电阻的电路,L两端并联一只电压表,用来测量自感线圈的直流电压,在测量完毕后,将电路解体时应( )
A.先断开S1 B.先断开S2
C.先拆除电流表 D.先拆除电阻R
9.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L为自感系数很大的电感线圈,N为试电笔中的氖管(启辉电压约70 V),电源电动势约为10 V.已知直流电使氖管启辉时辉光只产生在负极周围,则( )
A.S接通时,氖管不会亮
B.S接通时启辉,辉光在a端
C.S接通后迅速切断时启辉,辉光在a端
D.条件同C,辉光在b端
10.如图10所示是一种延时开关,当S1闭合时,电磁铁将衔铁吸下,将C线路接通,当S1断开时,由于电磁作用,D将延迟一段时间才被释放,则( )
A.由于A线圈的电磁感应作用,才产生延时释放D的作用
B.由于B线圈的电磁感应作用,才产生延时释放D的作用
C.如果断开B线圈的开关S2,无延时作用
D.如果断开B线圈的开关S2,延时将变长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11.(5分)如图11所示,是一交流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此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等于________V.
12.(15分)硅光电池是一种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某同学用图12所示的电路探究硅光电池的路端电压U与总电流I的关系,图中R0为定值电阻且阻值的大小已知,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
图11
(1)请根据图12,将图13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图12 图13
(2)若电压表V2的读数为U0,则I=________.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得分:________ (3)实验一: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硅光电池,调节滑动变阻器,通过测量得到该电池的U—I曲线a,见图14.由此可知电池内阻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常数,短路电流为______ mA,电动势为________ V.
(4)实验二:减小实验一中光的强度,重复实验,测得U—I曲线b,见图14.
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某值时,实验一中的路端电压为1.5 V,则实验二中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_ mW(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14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13.(8分)如图15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Ⅰ接到220 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Ⅱ的匝数为30,与一标有“12 V,12 W”的灯泡连接,灯泡正常发光.副线圈Ⅲ的输出电压为110 V,电流为0.4 A.求:
图15
(1)副线圈Ⅲ的匝数;
(2)原线圈Ⅰ的匝数以及通过原线圈的电流.
14.(10分)某发电站的输出功率为104 kW,输出电压为4 kV,通过理想变压器升压后向80 km远处的用户供电.已知输电线的电阻率为ρ=2.4×10-8 Ω·m,导线横截面积为1.5×10-4 m2,输电线路损失的功率为输出功率的4%.求:
(1)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
(2)输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
15.(8分)如图16所示,光滑导轨MN、PQ在同一水平面内平行固定放置,其间距d=1 m,右端通过导线与阻值RL=8 Ω的小灯泡L相连,CDEF矩形区域内有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B=1 T的匀强磁场,一质量m=50 g、阻值为R=2 Ω的金属棒在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x=2 m后进入磁场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导轨的电阻,金属棒始终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求:
图16
(1)恒力F的大小;
(2)小灯泡发光时的电功率.
16.(14分)如图17所示,在坐标xOy平面内存在B=2.0 T的匀强磁场,OA与OCA为置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金属导轨,其中OCA满足曲线方程x=0.50sin y m,C为导轨的最右端,导轨OA与OCA相交处的O点和A点分别接有体积可忽略的定值电阻R1和R2,其中R1=4.0 Ω、R2=12.0 Ω.现有一足够长、质量m=0.10 kg的金属棒MN在竖直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以v=3.0 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设棒与两导轨接触良好,除电阻R1、R2外其余电阻不计,g取10 m/s2,求:
图17
(1)金属棒MN在导轨上运动时感应电流的最大值;
(2)外力F的最大值;
(3)金属棒MN滑过导轨OC段,整个回路产生的热量.
模块综合检测 答案
1.ACD [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规律和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运动时一样,都是正(余)弦交变电流.由规律类比可知A、C、D正确.]
2.B [因两表的结构完全相同,对A来说就是由于拨动指针带动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电流方向应用右手定则判断;对B表来说是线圈受安培力作用带动指针偏转,偏转方向应由左手定则判断,研究两表的接线可知,两表串联,故可判定电流计B的指针向右摆动.]
3.B [0~t1时间内,磁场均匀增强,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均匀增大,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不变,由楞次定律知电流方向为逆时针;同理,t1~t2时间内无电流,t2~t4时间内有顺时针大小不变的电流.]
4.D [小球进出磁场时,有涡流产生,要受到阻力,故穿出时的速度一定小于初速度.]
5.D [由题图可知,Φ=Φmcos θ,e=Emsin θ,所以磁通量变大,感应电动势变小.]
6.BD [根据输入电压与匝数关系,有=,解得
U2=U1=×180 V=36 V.根据保险丝熔断电流,有P2=P1=I1U1=0.5×180 W=90 W.根据正弦交变电流有效值与最大值间的关系,有U2m=U2=36 V.允许副线圈通过的最大电流有效值为I2=I1=×0.5 A=2.5 A.负载电阻是最小值R== Ω=14.4 Ω.根据以上数据,得B、D正确.]
7.BD
8.B [S1断开瞬间,L中产生很大的自感电动势,若此时S2闭合,则可能将电压表烧坏,故应先断开S2.]
9.AD [接通时电压不足以使氖管发光,迅速切断S时,L中产生很高的自感电动势,会使氖管发光,b为负极,辉光在b端.故A、D项正确.]
10.BC [如果断开B线圈的开关S2,那么在S1断开时,该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但没有感应电流,所以无延时作用.]
11.50
解析 题图中给出的是一方波交流电,周期T=0.3 s,前时间内U1=100 V,后时间内U2=-50 V.设该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U,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有T=·+·,代入已知数据,解得U=50 V.
12.(1)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
(2) (3)不是 0.295(0.293~0.297) 2.67(2.64~2.70) (4)0.068(0.060~0.070)
解析 (1)略.
(2)根据欧姆定律可知I=
(3)路端电压U=E-Ir,若r为常数,则U—I图为一条不过原点的直线,由曲线a可知电池内阻不是常数;当U=0时的电流为短路电流,约为295 μA=0.295 mA;当电流I=0时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E、约为2.67 V.
(4)实验一中的路端电压为U1=1.5 V时电路中电流为I1=0.21 mA,连接a中点(0.21 mA,1.5 V)和坐标原点,此直线为此时对应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外电路电阻(定值电阻)的U—I图,和图线b的交点为实验二中的路端电压和电路电流,如下图,电流和电压分别为I=97 μA,U=0.7 V,则外电路消耗功率为P=UI=0.068 mW.
13.(1)275匝 (2)550匝 0.25 A
解析 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跟每个副线圈两端电压之比都等于原、副线圈匝数之比.由于有两个副线圈,原、副线圈中的电流跟它们的匝数并不成反比,但输入功率等于输出的总功率.
(1)已知U2=12 V,n2=30;U3=110 V
由=,得n3=n2=275匝;
(2)由U1=220 V,根据=,得n1=n2=550匝
由P1=P2+P3=P2+I3U3=56 W,得I1==0.25 A
14.(1)8×104 V (2)3.2×103 V
解析 (1)导线电阻r=ρ= Ω=25.6 Ω
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为输出功率的4%,则4%P=I2r
代入数据得I=125 A
由理想变压器P入=P出及P=UI得
输出电压U== V=8×104 V
(2)输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
U′=Ir=125×25.6 V=3.2×103 V
15.(1)0.8 N (2)5.12 W
解析 (1)对导体棒由动能定理得
Fx=mv2
因为导体棒进入磁场时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F=BId=Bd
代入数据,根据以上两式方程可解得:F=0.8 N,v=8 m/s
(2)小灯泡发光时的功率PL=2·RL=5.12 W
16.(1)1.0 A (2)2.0 N (3)1.25 J
解析 (1)金属棒MN沿导轨竖直向上运动,进入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当金属棒MN匀速运动到C点时,电路中感应电动势最大,产生的感应电流最大.金属棒MN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为导轨OCA形状满足的曲线方程中的x值.因此接入电路的金属棒的有效长度为L=x=0.5sin y,Lm=xm=0.5 m,
由Em=BLmv,得Em=3.0 V,
Im=,且R并=,
解得Im=1.0 A
(2)金属棒MN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受重力mg、安培力F安、外力F外作用,金属棒MN运动到C点时,所受安培力有最大值,此时外力F有最大值,则
F安m=ImLmB,F安m=1.0 N,
F外m=F安m+mg,F外m=2.0 N.
(3)金属棒MN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3.0sin y,有效值为E有=.
金属棒MN滑过导轨OC段的时间为t
t=,y= m,t= s
滑过OC段产生的热量
Q=t,Q=1.25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