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能力目标
围绕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史料研读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和影响;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用李大钊、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受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它的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读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陈独秀等人为什么要掀起新文化运动?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述:
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说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和领袖人物。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领袖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3)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思想文化: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说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教会学生概括:
①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②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③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2)新文化运动有何重要意义及局限性?
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局限性: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3)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①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载体。②推动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作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准备。
不过,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绪,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
但是它的积极性是主要的,占主导地位。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引导人们同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展开彻底的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老师小结: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这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运动主要内容是“四提倡,四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陈独秀等先进的知识分子抨击尊孔复古思想,在社会上掀起了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二、合作探究
1.请为陈独秀、胡适、蔡元培、鲁迅等人的照片配上解说词。
解说词:(1)陈独秀: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7年初,陈独秀接受新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邀请,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2)胡适:胡适提倡白话文,是因为白话文的形式适合新思想、新文学的内容。他是要使白话文成为新的文学形式。(3)蔡元培:蔡元培是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1916年出任北大校长,提出“兼容并包”,他在学术上实行“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方针。(4)鲁迅早年留学日本,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毛泽东称赞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称为“民族魂”。《狂人日记》是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2.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1)内容新: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新文学、提倡科学、民主。(指出: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号,以儒家传统道德为其矛头所向,以新文学为其进行思想解放斗争的工具,深刻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开辟了新的天地。)(2)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三、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的内容,可概括为:一份刊物,两个口号(旗帜),两个主要阵地,四个代表人物,四个提倡等。
新
文
化
运
动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口号
“民主”“科学”
主要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内容
“四提倡,四反对”
意义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接受了一次民主与
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四、课后作业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请回答:
(1)引文摘自谁写的什么作品?
鲁迅;《狂人日记》。
(2)作者当时在参与什么运动?与他同时参与运动的主要人物还有谁?
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
(3)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民主、科学。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简要说出这场运动的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位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陈独秀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新文化运动。
(2)列举出两位该运动代表人物的名字。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举出两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