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3.5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9-26 14:53:28

文档简介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练习
选择题
1. 改变物体内能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法.下列增大铁丝内能的四个做法中,与另外三个方法不同的是 (  )
A. 摩擦铁丝,使它变热 B. 把铁丝放在火上烤,使它变热
C. 反复敲打铁丝,使它变热 D. 给铁丝通电,使它变热
2.夏天,用棉被盖住冰块,冰块就不容易熔化,这是因为 (  )
A. 冰块的冷气不容易传到外面去 B. 棉被外的温度不容易传到冰块上
C. 棉被外的热不容易传到冰块上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3.在空中飞行的子弹 (  )
A. 具有较大的机械能,但没有内能 B. 既具有机械能,又具有内能
C. 有一定的机械能,但不一定有内能 D. 没有机械能,但有内能
4.同一物体的内能取决于 (  )
A. 物体的温度 B. 物体体积的大小
C. 物体运动的速度 D. 物体离地面的高度
5.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0℃的物体没有内能
B. 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内能就越多
C.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 在热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6.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将烧红的铁块投放到冷水中,水温升高
B. 古人钻木取火过程中,木头的温度升高
C. 夏天,柏油路被阳光晒热
D. 用电热壶烧水,水温升高
7.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0 ℃的冰没有内能 B.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C.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 物体内能减少,一定对外做功
8.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 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
B. 冬天天冷,通过搓手发热取暖
C. 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
D.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了
二、填空题
9. 冬天,置于太阳光下的棉被晒热,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棉被的内能;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变得烫手,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铁丝的内能。
10.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    (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    方式改变的;筒内的棉花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    方式改变的。?
11.小聪从滑梯顶端由静止滑下,_____能转化为动能,同时小聪的臀部感觉热,这是通过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他的内能。
三、解答题
12.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左右,如图所示,一天,企鹅妈妈与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它们的部分说法如下: ? ?小企鹅:妈妈,这么冷,我都没温度了。 ??企鹅妈妈:不对,是没有内能。 ?小企鹅:冰天雪地的,可能连水蒸气都没有了吧。 ?企鹅妈妈:呵呵,水蒸气倒肯定有,因为冰是可以升华的呀。 ?你认为它们哪句话是错误的?并说明错误原因。
《物体的内能》答案
1、【答案】B
【解析】A,C,D选项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只有B选项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应选B.
2、【答案】C
【解析】热传递是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热,棉被盖住冰块,外边的热不易传到冰块,冰块不易熔化,C正确.
3、【答案】B
【解析】空中飞行的子弹在高处运动具有机械能,也有内能,B正确.
4、【答案】A
【解析】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所以A正确.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内能的相关知识.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而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它是能量的一种形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同一物体的内能越小,但0 ℃的物体同样具有内能,A选项错误;物体的机械能和内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没有直接联系,机械能为零的物体也具有内能,B选项错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C选项中物体内能增加可以通过做功方式也可以通过热传递方式,C选项错误.热机的做功冲程是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而推动活塞做功的.故D选项正确.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改变内能的方式,难度较小。烧红铁块放入水中后,水温升高是由于热传递改变内能;钻木起火是做功改变内能;太阳照晒柏油路温度升高,是热传递改变内能;电热壶烧水,水温升高,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符合题意的是B。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温度、内能和热量等知识,任何物体任何温度都有内能,A说法错误;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B说法正确;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不能说所含热量多少,C说法错误;内能减小,可以对外做功或者发生了热传递,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的是B。
8、【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抓住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A、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是馒头上的内能一部分转移到空气中了,是热传递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B、两手互相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C、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对石头做功,同时石头对锤子也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锤子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活塞压缩空气做功、活塞克服与筒壁间的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使打气筒壁变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9、【答案】热传递;做功
10、【答案】增加 做功 热传递
【解析】用活塞压缩空气,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空气温度升高,故它的内能增加,这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空气的内能;棉花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棉花的内能。
11、【答案】 重力势 做功
【解析】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小聪从滑梯顶端由静止滑下,高度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同时小聪的臀部感觉热,这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他的内能。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错误:不对,是没有内能。
原因: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有内能。
错误:冰天雪地的,可能连水蒸气都没有了吧。
原因:当温度高于0 ℃时,水的蒸发可使大气中存在水蒸气,当温度低于0 ℃时,冰的升华可使大气中存在水蒸气。
【解析】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温度,只是温度高低不同而已;一切物体也都有内能,只是内能大小不同而已。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物体的内能》
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物体的内能
单元
学科
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与哪个宏观量有关,能区别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
(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知道两者的区别,
重点
内能概念的建立以及改变内能的方法。
难点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水壶放在点燃的煤气灶上,锅中的水会被加热,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观察图片
这是因为水具有的能量——内能增加了。
那么,内能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能量呢?如何改变物体的内能?
观察图片:水壶放在点燃的煤气灶上。

引出本节课题物体的内能。
讲授新课
一、物体的内能
思考:下图中运动着子弹具有什么能?
出示图片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所以运动着子弹具有动能。
分子的动能和势能
出示图片
教师总结:我们知道,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所以构成物质的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分子的动能。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们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出示图片:形变的弹簧具有势能
教师总结:当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弹簧各部分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因此被拉伸或压缩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
出示图片: 相互作用的分子具有势能
分子存在吸引与排斥的相互作用力,因此相互作用的分子具有势能。
2、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出示图片:炽热的钢水具有内能。
出示图片:寒冷的冰雪也具有内能
思考讨论:炽热的钢水和寒冷的冰雪它们的内能一样多吗,内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3)影响物体内能的大小因素
教师总结:
①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快,内能增大。物体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减慢,内能减少。
由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因此内能也俗称为热能。
②物体的内能还与物体内所含的分子数,即物质多少有关。所以高温物体的内能未必比低温物体的多,炽热的钢水不一定比寒冷的冰雪的内能多。
③与物体的体积与形状有关。
物体的体积与形状改变时,使物体内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及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分子势能变化,也就引起内能的变化。
④与物体状态和种类有关
当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分子间距也会发生变化,则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弱也会变化,所以分子间势能发生变化,内能也变化。
不同种类的物质分子的质量不同所以会影响物体的内能。
1.试解释:无论是高温物体还是低温物体,都具有内能。
教师总结:高温物体的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内能较大;低温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较低,内能较小。物体的温度高低只反映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所以无论是高温、低温物体都具有内能。
2.为什么说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一种形式的能?
教师总结:物体的机械能与整个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物体的内能则与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即热运动有关。例如一颗飞行的子弹,它既有动能、重力势能,还具有内能。机械能是可以为零的,但内能不可为零。故两者不是一回事。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思考讨论: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它的内能也发生变化。那么,要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有哪些方法?
由于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通过改变物体的温度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热传递和做功。
1、热传递
(1)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会发生热传递。在热传递过程中,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温度降低,内能就减少;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热,温度升高,内能就增加。因此,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热传递实质
从能的转化看,热传递实质上是内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3)在热传递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用Q表示。
(4)物体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内能就减少多少,热量是物体内能转移的量度。
除了热传递以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思考与讨论
(1)人从滑梯下滑时,臀部有什么感觉?
教师总结:从滑梯上滑下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臀部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臀部有灼热的感觉。
2.火的使用使人类迈出了文明的第一步。在远古时代,“钻木取火”是人类常用的一种取火方法。
如图所示,钻木为什么能获得火呢?
出示图片
教师总结:钻木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木头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木头就会燃烧。
活动
1.把图钉按在一次性筷子的一端,手握筷子使图钉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然后用手感觉图钉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
教师总结:图钉温度会升高;手捏铅笔使图钉钉帽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对图钉做功,使图钉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如图所示,取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筒内放一小团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
出示图片:
快速压下活塞,观察棉花能否燃烧起来。
出示图片:
现象:活塞迅速下压,可以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
这是由于活塞对筒内空气做了功,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乙醚的着火点,棉花就燃烧起来。
结论:大量实验表明外界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思考讨论:你能列举出克服摩擦力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实例吗?
出示图片:
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
出示图片:
用锯子锯木头,锯条会发烫
出示图片:
进入大气层的天外来物,发出明亮的光,形成流星。
活动
如图所示,在吸滤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用气筒往瓶里打气,当塞子跳出时,说出你观察到的现象。
出示图片:
思考讨论:
(1)请说出“当瓶内气体把塞子弹出时”这个过程的能量转化情况是什么?
当瓶内气体把塞子弹出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上述实验中哪个现象能够证明气体对外做功后温度降低?
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可以证明气体对外做功温度降低.
教师总结: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
打气过程中,外界对瓶内酒精做功,酒精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汽化,当瓶内气压达到一定程度,酒精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塞子获得了机械能,向上跳起;与此同时酒精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内的一部分酒精蒸气液化而出现白雾。
实验结论
大量实验表明,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途径。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就增大,表明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就减少, 表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实质
(1)从能量的转化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量与物体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外界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因此,功可以用来量度内能改变的多少。
思考与讨论

参考答案:放在火上加热(热传递);摇动瓶子,克服摩擦对瓶子和铁屑做功。
(2)果你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单凭铁屑温度的升高。你能说出究竟采用了什么方法吗?
出示图片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人们无法根据结果来判断内能是通过哪种方法改变的。
内能的单位与功、热量的单位一样,都是焦耳。
课堂练习
1、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内的水蒸气会把瓶塞顶起。在这个过程中,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温度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内能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降低 减小
2、 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B.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
C. 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D. 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答案: D
3、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 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
B. 冬天天冷,通过搓手发热取暖
C. 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
D.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了。
答案:A
拓展提高
1、把一食品放入电冰箱,它的温度降低到0°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品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B. 食品含有的热量不断减少;
C. 0°C的食品内能为零;
D. 改变食品内能的方式是做功 。
答案:A
2、甲乙两个铁块,甲的温度为50℃,乙的温度为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热量一定比乙的热量多;
B、甲的内能一定比乙的内能多;
C、甲的机械能一定比乙的机械能多;
D、甲的分子无规则运动一定比乙剧烈。
答案:D
观察图片回忆动能的概念
观察图片
观察图片:回忆形变的弹簧具有势能
观察图片
思考讨论:内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思考讨论:无论是高温物体还是低温物体,都具有内能。
思考讨论:为什么说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一种形式的能?
阅读课文然后讨论要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有哪些方法?
让学生说出热传递实质
学生回答:人从滑梯下滑时,臀部有什么感觉?
学生思考讨论钻木为什么能获得火呢?
学生动手操作
观看演示实验并说出现象
学生列举克服摩擦力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实例。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并说出实验现象
思考讨论当瓶内气体把塞子弹出时能量转化情况是什么?
学生总结实验结论
学生理解做功的实质
思考讨论:用什么方法使铁屑的内能增加?
学生练习
利用类比的方法引出分子的动能
分子具有动能,了解分子的动能与温度有关
利用类比的方法引出分子的势能
了解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总结能力
加深学生理解无论是高温物体还是低温物体,都具有内能。
锻炼学生的交流讨论能力,让学生理解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讨论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热传递的理解
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理解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理解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透彻理解实验中现象
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
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
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1.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3.改变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时,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2)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减少。
板书
物体的内能
一、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课件40张PPT。 物体的内能
第1课时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新知导入水壶放在点燃的煤气灶上,锅中的水会被加热,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那么,内能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能量呢?如何改变物体的内能?这是因为水具有的能量——内能增加了。新知讲解一、物体的内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所以运动着子弹具有动能。思考:下图中运动着子弹具有什么能?新知讲解1、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我们知道,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以构成物质的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分子的动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们具有的动能就越大。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分子存在吸引与排斥的相互作用力,因此相互作用的分子具有势能。相互作用的分子具有势能2、物体的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新知讲解(2)特征: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炽热的钢水具有内能。新知讲解寒冷的冰雪也具有内能思考讨论:炽热的钢水和寒冷的冰雪它们的内能一样多吗,内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新知讲解①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快,内能增大。
物体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减慢,内能减少。
由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因此内能也俗称为热能。
②物体的内能还与物体内所含的分子数,即物质多少有关。
所以高温物体的内能未必比低温物体的多,炽热的钢水不一定比寒冷的冰雪的内能多。(3)影响物体内能的大小因素新知讲解③与物体的体积与形状有关。
物体的体积与形状改变时,使物体内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及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分子势能变化,也就引起内能的变化。
④与物体状态和种类有关当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分子间距也会发生变化,则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弱也会变化,所以分子间势能发生变化,内能也变化。不同种类的物质分子的质量不同所以会影响物体的内能。新知讲解思考与讨论1.试解释:无论是高温物体还是低温物体,都具有内能。高温物体的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内能较大;低温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较低,内能较小。
物体的温度高低只反映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所以无论是高温、低温物体都具有内能。新知讲解2.为什么说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一种形式的能?物体的机械能与整个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物体的内能则与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即热运动有关。例如一颗飞行的子弹,它既有动能、重力势能,还具有内能。机械能是可以为零的,但内能不可为零。故两者不是一回事。新知讲解二、物体内能的改变思考讨论: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它的内能也发生变化。那么,要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有哪些方法?由于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通过改变物体的温度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热传递和做功。1、热传递新知讲解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会发生热传递。在热传递过程中,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温度降低,内能就减少;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热,温度升高,内能就增加。因此,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2)热传递实质新知讲解(3)在热传递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用Q表示。
(4)物体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内能就减少多少,热量是物体内能转移的量度。除了热传递以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从能的转化看,热传递实质上是内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的过程。新知讲解思考与讨论(1)人从滑梯下滑时,臀部有什么感觉?从滑梯上滑下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臀部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臀部有灼热的感觉。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新知讲解2.火的使用使人类迈出了文明的第一步。在远古时代,“钻木取火”是人类常用的一种取火方法。如图所示,钻木为什么能获得火呢?钻木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木头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木头就会燃烧。新知讲解活动1.把图钉按在一次性筷子的一端,手握筷子使图钉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然后用手感觉图钉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图钉温度会升高;手捏铅笔使图钉钉帽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对图钉做功,使图钉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新知讲解2.如图所示,取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筒内放一小团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浸过乙醚的棉花新知讲解快速压下活塞,观察棉花能否燃烧起来。现象:活塞迅速下压,可以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由于活塞对筒内空气做了功,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乙醚的着火点,棉花就燃烧起来。结论:大量实验表明外界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新知讲解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思考讨论:你能列举出克服摩擦力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实例吗?进入大气层的天外来物,发出明亮的光,形成流星。新知讲解用锯子锯木头,锯条会发烫克服摩擦力做功会使物体内能增加新知讲解如图所示,在吸滤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用气筒往瓶里打气,当塞子跳出时,说出你观察到的现象。活动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新知讲解(1)请说出“当瓶内气体把塞子弹出时”这个过程的能量转化情况是什么?
思考讨论:(2)上述实验中哪个现象能够证明气体对外做功后温度降低?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可以证明气体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当瓶内气体把塞子弹出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新知讲解打气过程中,外界对瓶内酒精做功,酒精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汽化,当瓶内气压达到一定程度,酒精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塞子获得了机械能,向上跳起;与此同时酒精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内的一部分酒精蒸气液化而出现白雾。
新知讲解大量实验表明,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途径。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就增大,表明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就减少, 表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实验结论(1)从能量的转化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量与物体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新知讲解2、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2)外界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因此,功可以用来量度内能改变的多少。新知讲解思考与讨论(1)有一只瓶子,里面装着一些铁屑,可以用什么方法使铁屑的内能增加?放在火上加热(热传递);摇动瓶子,克服摩擦对瓶子和铁屑做功。新知讲解(2)如果你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单凭铁屑温度的升高。你能说出究竟采用了什么方法吗?新知讲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
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人们无法根据结果来判断内能是通过哪种方法改变的。内能的单位与功、热量的单位一样,都是焦耳。课堂练习1、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内的水蒸气会把瓶塞顶起。在这个过程中,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温度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内能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减小降低练一练课堂练习2、 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B.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
C. 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D. 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D课堂练习3、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 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
B. 冬天天冷,通过搓手发热取暖;
C. 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 ;
D.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了。A 拓展提高1、把一食品放入电冰箱,它的温度降低到0°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食品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B. 食品含有的热量不断减少;
C. 0°C的食品内能为零;
D. 改变食品内能的方式是做功 。A拓展提高D课堂总结1.内能的定义: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热传递和做功。板书设计一、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作业布置作业:
1、课后第1题写作业本上;
2、预习第2课时比热容。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