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文档属性

名称 8.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1-18 21:52:20

文档简介

探究实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物理》
2.年级:九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十四章第四节
5.教学时间:40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在生活、生产中跟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2.内容分析:
本课时教学重点是:进行科学探究,找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难点是 :能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相关的现象。本节知识是对压强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3.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已初步掌握了。本节课要引导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经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都有提高,应该能完成设计。
4.设计思路:
通过参与从生活走向物理科学探究活动,学习观察物理现象,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初步领略它的美妙与和谐,体验解决问题时的喜悦。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课前准备
2-3天
2. 实验引入
6分钟
3.分析试验作出猜想
5分钟
4.进行探究验证猜想
18分钟
5.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1分钟
6、评估交流
2分钟
7、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6分钟
8小结与作业布置
2分钟
【课前布置】
每个学生课前准备铝质硬币一个;分四人一小组准备:两张纸、乒乓球两个、铅笔两支、蜡烛一支、打火机一个。
【演示实验】用漏斗吹乒乓球:
先把乒乓球放在伸平的手掌上, 并把乒乓球摁放在翻转的漏斗中,松开手掌乒乓球就掉下来。接着教师把乒乓球摁放在漏斗中,然后用嘴通过漏斗向下吹气,同时放开手。如图(1)所示,观察发现这时乒乓球竟然不会掉下去,这是为什么?
教同学们一个也很神奇的试验。
教师讲解学生试验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巡视学生实验情况
讲解:
液体和气体,它们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
[实验分析]
乒乓球之所以能在漏斗下方不会掉下来,说明竖直方向除了受到重力以外,应当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力,未吹气时没有这个现象,当吹气之后才产生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猜想到什么?
由于吹气,上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是不是与流速有关系?是不是由于上面的流速大,压强变得比下面小了?于是下面的空气把乒乓球托起来了?
刚才,硬币能跳起来。这时只有空气与它接触,是不是硬币上下方的空气产生的压强不一样才使硬币跳起来?

两个实验的共同之处是,流体在运动时才导致现象的产生。并且我们猜测流体流动可能与流体的压强存在有某种关系。我们再进一步进行猜想这种关系可能是: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反过来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下面我们将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检验。

提出要求:设计实验能验证刚才的猜想。
巡回指导。
补充学生的解释,让语言更规范。
充分鼓励和表扬学生的想法。
实验结论: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讨论实验中的不足。
课件演示分析:
飞机获得升力的原因。
找一找生活、生产中与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找铝质硬币、纸乒乓球、铅笔、蜡烛、打火机。
观看实验并思考。
[学生实验]
硬币“跳高”:
在离桌边2~3厘米的地方放铝质硬币,在硬币前约10厘米用尺或笔架起一个栏杆,在硬币上方沿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可能跳过栏杆。
思考并回答提问
猜想这个压力可能与气体的流动有关系。
猜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思考回答:
由于吹气,使得硬币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变的得小了,下面的空气把硬币托起来了。
学生听讲。
[学生设计实验]
每个小组用课前准备的器材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学生交流并讨论。
学生上台演示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并解释。
双手将一张薄纸的一端靠近下嘴唇,另一端自然垂下,沿纸的上方水平吹气可观察到纸向上飘;
2、用嘴向两张纸中间吹气,可观察到两张纸向中间靠近。

3、两个乒乓球架放在平行放置的两支铅笔上,向乒乓球的中间吹气,观察到两个乒乓球向中间靠拢。
4、点燃蜡烛,在蜡烛左边吹气,火焰向左偏。
思考
[学生分析]
1、犬鼠洞穴的通风。
2、“香焦”球的秘密。
3、火车站站台的安全线设置的必要。
4、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八月秋风尚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请你分析诗中包含的物理道理。
为新课做好准备。
从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增加动手能力,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尝试根据经验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明确探究目的,经历实验的过程。
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体验探究的乐趣。
分析物理现象,进行简单的推断,归纳出科学的规律。
学以至用,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
多观察多思考。
四、教学反思
1、本节教学用两个实验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节课学生都很认真和积极,课堂气氛活跃。
2、学生的实验能力比起八年级时大有进步,但语言表述欠完整和规范,不太会用物理语言进行表述。今后要注意与班主任、语文老师协调,让学生多锻炼,以逐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整节课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并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标理念。
附录一:参考简图
用漏斗吹乒乓球: 硬币跳高:
向两纸中间吹气: 犬鼠洞穴的通风:

“香焦”球:
“香焦”球的分析图:
火车站站台的安全线设置的必要:
附录二:李萃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ppt
附录一:参考简图
用漏斗吹乒乓球: 硬币跳高:
向两纸中间吹气: 犬鼠洞穴的通风:

“香焦”球:
“香焦”球的分析图:
火车站站台的安全线设置的必要:
课件18张PPT。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演示实验:用漏斗吹乒乓球 先把乒乓球放在伸平的手掌上, 并把乒乓球摁放在翻转的漏斗中,松开手掌乒乓球就掉下来。接着教师把乒乓球漏斗摁放中,然后用嘴通过漏斗向下吹气,同时放开手。观察发现这时乒乓球竟然不会掉下去,这是为什么?学生实验:硬币“跳高” 在离桌边2-3cm处放一铝质的硬币,在硬币前10cm左右放一高约为2cm放一直尺或钢笔支起一个栏杆,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可能跳过栏杆,比比看谁能使硬币跳得最高,是什么力使硬币跳起来? 实验分析 液体和气体,它们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
猜测:流体流动可能与流体的压强存在有某种关系 实验分析 我们再进一步进行猜想这种关系可能是: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反而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反而大。 实验验证ABC 向两纸中间吹气时,两纸中间空气流速变大,中间压强比两纸外侧压强小,两纸外侧和中间的压力差使两纸靠拢。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 中, 流速越大 的位置 压强越小.
和液体 这是非洲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圆形土堆。实际上,两个洞口的形状不同,决定了洞穴中空气流动的方向。因此,地面上风吹进了犬鼠的洞穴,给犬鼠带去了习习凉风。 请在图中标出洞穴中空气流动的方向。“香焦”球的秘密 卡洛斯的任意球2、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八月秋风尚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请你分析诗中包含的物理道理。谢谢指导!
李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