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26 16:4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
1、三国:
2、元朝:
3、1662年:
4、1885年:
中央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台湾正式建省台湾知识点回顾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与瓜分中国狂潮
日本朝鲜中国1840.6---1842.81856.10---1860.10英国英国、法国《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
进一步加深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 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它为什么敢于挑起这场战争?一、甲午中日战争明治天皇睦仁 明治天皇名睦仁,1867年继承皇位。1868年改年号为明治元年,在位时期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日本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明治维新前与后“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国内市场狭小,人民起义不断日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大 陆 政 策朝鲜中国东北蒙古中国亚洲及全世界实质:旨在征服中国和世界的侵略政策 到1892年,日本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陆军,并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
把中国做为 “假想敌人”,伺机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第二阶段威海战役致远舰致远舰管带 邓世昌 致远舰弹药将尽,管带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撞日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全体将士壮烈捐躯。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邓世昌是甲午海战的民族英雄!旅顺大屠杀 旅顺全城两万余人,仅为日军清理尸体的36人幸免。美国报纸评论说:『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李鸿章伊藤博文1895年中日谈判,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二、《马关条约》的签订割地日本割走这些领土有什么危害?割地赔款二亿两白银中国的赔款数额较前有何变化?有什么危害?割地赔款增辟通商口岸开埠开放的通商口岸在位置上有何变化?有什么危害? 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甲午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割地赔款增辟通商口岸开埠开放的通商口岸在位置上有何变化?有什么危害?割地赔款允许日本在
中国开设工厂设厂开埠过去的条约允许外国在中国设厂吗?允许设厂反映列强的侵华发生了什么变化?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1、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外国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内 容影 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腹地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和最富裕的地区。 中国是人口大国,有4亿人口,有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日本是小国,只有29万军队,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可是,为什么最终清政府还是失败了呢?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想一想: 为保全自身实力和北洋地盘,幻想通过“以夷制夷”的外交途径遏制日本的侵略。李鸿章消极避战,言“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李 鸿 章:清军战败原因⑴清政府的极端腐朽和落后。(根本原因)⑵李鸿章和后党的“避战求和”政策。⑴日本明治维新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国力强盛。⑵蓄谋已久,准备充分。⑶清军战前准备不足,仓促应战,官兵的临阵脱逃,且装备落后,挪用军费。⑶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国难当头,慈禧做“万寿盛典”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万寿疆无 普天同庆主要表现:
(1)抢夺利权;
(2)强租海港;
(3)划分“势力范围”;
(4)美国提出“门户开放”;三、瓜分中国狂潮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