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 题
第一单元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型
新授
时间
月 日(星期 )
成 果
目 标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自身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史实,培养自身分析历史现象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认识到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本民族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点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要素
问题与活动
规则与评价
情 景
导 引
导入新课
学案自评:
独立完成+1分
充分准备+1分
填写准确+1分
字迹工整+1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列强罪行一幕
图片反映的事件是什么?哪俩个国家犯下的罪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还犯下了哪些罪行?列强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让让我们一起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课的学习。
思 维
对 话
问 题
导 引
合 作
探 究
拓 展
提 升
活动一:自主学习与反馈 (可以帮扶对子互助,可以学生个体完成)
活动一:
组长检查组员,全对+2分
发现错误及时订正+1分
帮扶对子结对完成,全对+1分
个体独立完成,全对+2分
依据下列问题自主预习课文,勾画重点知识,然后将预习中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待小组合作讨论时解决。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发动国家、帮凶、借口?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大致经过?
3.《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国家及内容?
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时间、军队、原因、启示?
5.《北京条约》的签订国家和内容?
完成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
时间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7.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8、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活动二: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 (依照对自主学习的检查情况选择探究题目)
活动二:
积极参与组内讨论+1分
全对+2分
发现错误及时订正+1分
结合教材,主动代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且条理清晰,内容全面准确
+2分
发现其它小组答案存在的问题或提出不同的看法,
+1分。
条理清晰,能说出两点以上者
+2分
理解没有脱离所学,且言之有理说出一点即
+1分
1、 出示材料: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英国商人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据材料,结合本课内容说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组内探究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爆发?
2、结合课本,同时组内分析以下材料,得出结论,小组代表发言。
材料一: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
——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时间、军队、原因、启示?
1、出示《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组内推举代表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一:依据《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叙述沙俄侵占我国领土的情况。
问题二: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
2、小组探究:从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目的、战争性质、战争影响等方面探究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知 识
建 构
(1)线索引导:
组内梳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侵华罪行、结果、影响这一主线,完成课堂回顾;并思考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中吸取哪些启示?
(2)启示分析:
条理清晰,能说出两点者
+2分
理解没有脱离所学,且言之有理说出一点即
+1分
拓 展
迁 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经过几个回合的叫价,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最终由国家通过外交手段索回祖国文物而拒绝付款。此事一出引起巨大反响,支持者称蔡的行为是正义的胜利,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反对者称这是中国人不讲诚信的又一体现。
(1)材料中我国是采取什么方式让兔首和鼠首这两件圆明园文物回家的?
(2)近代我国文物大量流失,而今天我国大量文物回归说明了什么?
(3)你是否赞成蔡铭超先生的做法,理由是什么?
条理清晰,能说出两点以上者
+2分
理解没有脱离所学和材料,且言之有理说出一点即
+1分
达 标
反 馈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B.要求增加通商口岸
C.要求在中国驻扎军队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 B.清朝军备落后
C.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 D.清政府的军事组织不当
3.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4.新疆建省后,其管辖范围同伊犁将军府所管辖范围相比,面积缩小了不少。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
A.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B.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
C.《瑷珲条约》的签订
D.《中俄续喀什噶尔界约》的签订
对1题,得+1分,合计+ 1分
学 习
反 思
能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反思
+1分
共+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