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26 18:2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课 题
第八单元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课型
新授
时间
月 日(星期 )
成 果
目 标
通过阅读教材,以京师大学堂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史实。
通过阅读教材,结合历史图片和相关史事,以《申报》、商务印书馆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重点
以京师大学堂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
难点
科举制废除的意义
要素
问题与活动
规则与评价
情 景
导 引
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125页,完成知识填空。1.
时期
新式学校
洋务运动时期
、 等
甲午战争之后

百日维新期间

2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 、 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是近代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 ,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3.
作者
作品
作者
作品
作品
鲁迅
《 》
《 》
老舍
《 》
《骆驼祥子》
郭沫若
《 》
徐悲鸿
《 》
《愚公移山》
茅盾
《 》
聂耳
《 》
《义勇军进行曲》
曹禺
《 》
冼星海
《 》
《黄河大合唱》
巴金
《 》
齐白石
《 》《 》
活动自评:
独立完成1分
填写准确1分
字迹工整1分
思 维
对 话
问题一:近代新式教育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科举制度是怎样废除的?
活动一:师生互动(5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125页文字内容 ,归纳近代新式教育发展阶段。并联系古代史讨论科举制度是怎样废除的?老师进行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 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停科举始.
——《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材料三 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予功名.
——王宪明 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
(1)材料一中梁启超是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的?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的“时艰”反映了废除科举制的背景是什么?“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反映了清政府什么样的思想?
(3)根据材料三,概括晚清政府除了废除科举制之外的其他教育改革措施.(不得全文照抄材料)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发展教育的看法.
问题二:近代以来有哪些报刊和主要新闻出版机构?有什么地位和影响?
活动二:分组讨论(8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125-126页文字内容、结合相关图片,记忆竞赛。
问题三:近代以来,涌现出了哪些文学艺术成就?
活动三:小组活动(6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127—128页文字内容、结合图片和相关史事。
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孕育了许多新的变革因素,这些新因素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历史起点。请你完成下面相关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 【分类作品--归纳文艺成就】 (1)请将下列相关作品,按照要求归类整理。(只写序号即可。) ①《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②《愚公移山》 ③《李有才板话》 ④《义勇军进行曲》⑤《小二黑结婚》 ⑥《黄河大合唱》 ⑦《屈原》 反映抗日战争时期题材的有: ______ 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题材的有: ______ (2)根据上述作品,概括中国近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点。
活动一内容全面准确为2分 发现其它小组答案存在的问题或提出不同的看法,进行补充,为1分
活动二:主动展示自主学习成果且条理清晰,内容全面准确为2分发现其它小组答案存在的问题或提出不同的看法,进行补充,为1分
活动三:全对为2分
发现错误及时订正为1分
拓 展
迁 移
请用表格的形式,把本节课学习的近代以来新闻出版和文学艺术成就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
归纳全面,记忆熟练,且理解有新意,为优秀。归纳基本知识,并记住即为合格
知 识
建 构
根据本课内容,梳理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形式不限,有自己的思考,有创意更好
达 标
反 馈
1.下列文艺作品,在抗战期间召唤爱国主义,振奋抗战精神的一组是()
A.《义勇军进行曲》《孔乙己》《屈原》
B.《黄河大合唱》《愚公移山》《屈原》
C.《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孔乙己》
D.《孔乙己》《屈原》《黄河大合唱》
2.近现代湘籍著名文学家丁玲的代表作是(  )
A.《山乡巨变》?B.《边城》 C.《家》?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3.抗战时期,在重庆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它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激励了人民团结抗日的斗志。由郭沫若创作、1942年在国泰戏院首演并引起轰动的著名戏剧是(  )
A.《屈原》?B.《春秋战国》 C.《四世同堂》?D.《法西斯细菌》
4.下列歌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期间的是(  )
①《毕业歌》(1934年) ②《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
③《太行山上》(1938年) ④《团结就是力量》(1943年)
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5.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人民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一首歌曲振奋了民族精神,它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曲是(  )
A.《松花江上》B.《黄河大合唱》 C.《游击队之歌》D.《义勇军进行曲》
6. 北京大学是中国学子心中的一座学术殿堂。它的前身是
A.太学????B.京师同文馆?C.京师大学堂?D.燕京大学
7.“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我们听到这首雄壮的国歌时,使命感和责任感便油然而生.请问国歌的曲作者是(  )
A.聂耳????B.田汉????C.冼星海???D.徐悲鸿
8.《大刀进行曲》是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歌曲中的“鬼子们”指的是(  )
A.英国侵略者??????B.日本侵略者 C.法国侵略者???D.泛指一切侵略者
9.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  )
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
10.在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赛上,有一位选手抽到了这样一道文化测试题,其试题是:下列搭档,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B.京张铁路--詹天佑
C.《黄河大合唱》--冼星海?????D.《义勇军进行曲》--鲁迅
对1题,得1分,合计_____分。
学 教
反 思
我能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反思1分我共得到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