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26 21:49:03

文档简介

《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2.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包罗之广、涵盖之细 B.?带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
3.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记载:“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应,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材料不能说明( ) A.?罗马法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罗马法仍然掺杂原始、落后的习俗 C.?奴隶和隶农的人身自由不受法律保护 D.?人人平等、公正之上的法律原则不能真正体现
被誉为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拿破仑法典》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等内容,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 材料二 罗马法庭由原告、被告、法官、律师等组成。诉讼程序主要有传唤、审判、上诉和判决。如果被告对下级法官的判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法官提出上诉。 材料三 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命人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又陆续编订了3部法律。以上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有人说:“罗马可谓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你赞同这种说法吗?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与解析
【答案】D
【答案】D
【答案】D
4、【答案】C
材料题
【答案】赞同:《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的法制建设迈出了第一步,罗马法庭 体系完备,查士丁尼不断修订、完善法律,这都说明了罗马法律不断得到完善,“罗马可谓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 不赞同:因为古罗马法律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对奴隶而言,没有任何的民主和法治,他们忍受着奴隶主残酷的压迫,生活极其悲惨。
【解析】1.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作用。材料“须用法律来巩固”“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说明法律能够起到维护统治的作用,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材料主要说的是用法律来维护皇帝的权威,并非强调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排除A。B、C本身说法错误。答案为D。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查士丁尼法典》已经有了合同思想,按照合同办事的思想,也就是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
3.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说明罗马法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奴隶和隶农的人身自由不受法律保护,因此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4.《查士丁尼法典》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基础练习
单项选择 1.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的都城是在?(  ) A.君士坦丁堡? B.迦太基 C.克里特岛? D.巴比伦 2.534—565年,查士丁尼又发布了168条敕令来对三部法典进行补充。在他死后,法学家将这些新的敕令汇编颁行,称之为???(  ) A.《查士丁尼法典》? B.《法学汇纂》 C.《法理概要》? D.《新法典》 3.《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 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4.罗马法内容之丰富、体系之完备,对以下哪一区域法律的发展影响重大(  ) A.欧洲?B.东亚 C.西亚?D.印度 5.在11到13世纪的十字军运动历时将近200年,共进行了9次东征,动员总人数达200多万人,虽然以捍卫宗教、解放圣地为口号,但实际上是(  ) A.宣扬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掠夺东方的财富 C.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 D.维护拜占庭帝国的地位 6.依据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判断该国家是?(  ) 都城:君士坦丁堡 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 灭亡: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A.希腊? B.马其顿 C.波斯? D.拜占庭帝国 7.圣索菲亚大教堂作为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古迹,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也见证了东罗马帝国的兴衰历程,这个千年帝国灭亡的标志是?(  ) A.13世纪末,被西罗马帝国灭亡 B.16世纪,君士坦丁堡陷落 C.15世纪,首都麦加陷落 D.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陷落 8.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保护古典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免遭灭亡 ②市民文化丰富 ③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  ④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拜占廷曾经是世界上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阿拉伯人的威胁,被誉为“西方文明的保护神”。最终灭掉它的是(????)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罗马帝国 10、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A.雅典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二、材料解析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典编纂委员会,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除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各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 材料二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民法大全》在世界法学史上的地位。 ? (2)材料二中“一个古老的国度”指什么?“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它保存了什么? ? (3)根据材料二,指出拜占庭帝国衰落的主要原因。 ?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命运给我们的启示。 ?

答案与解析
选择题 1. 【答案】A 
【答案】D??
【答案】C 
【答案】A??
【答案】B??
【答案】D 
【答案】D?
【答案】C
【答案】B??
【答案】D?
材料解析
11.?【答案】
(1)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2)罗马帝国。?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或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经典)。 (3)封闭保守,故步自封,缺乏创新。 (4)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或不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要学习和吸取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实行对外开放等)。
《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提高练习
选择题
1.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三面环水,背靠大陆,地势十分险要;加上帝国多年来的构筑经营,城防工事十分坚固,可以说是铜墙铁壁,固若金汤。然而,就在_______年,它竟出乎意料地被攻破了(???) A.395 B.476 C.1453 D.1500 2.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标志是(?)??????????? A.埃及灭亡 B.西罗马帝国灭亡 C.巴比伦王国灭亡 D.东罗马帝国灭亡 3.下列国家中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是(???) ①古埃及②古罗马帝国③西罗马帝国④拜占廷帝国⑤亚历山大帝国⑥波斯帝国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⑥ 4.戴安娜是中世纪巴黎大学的学生,她在修完基础课程后,开始学习专业课之一法学。课堂上,她要先学习用来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 A.《查士丁尼法典》 B.《法学汇纂》 C.《法理概要》 D.《新法典》 5.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1453年,它被哪个国家灭掉(??) A.波斯帝国 B.马其顿王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列关于《十二铜表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罗马贵族组织制定法律 B.?它取消了贵族的特权 C.?它保护了部分平民的利益 D.?它涉及的领域很广泛
7.民主法制是人类文明沉淀的精华。追溯当今西方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源头应是( )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 B.?古代雅典民主制度和罗马法 C.?《权利法案》 D.?《1787年宪法》
8.21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2.8% “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号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A.?雅典,梭伦改革颁布的“解负令” B.?秦国,商鞅变法的法令 C.?罗马,废除债务奴隶法案 D.?法国,伏尔泰的《社会契约论》
阅读下列材料: 《人类文明史图鉴》涵盖世界各大文明,并十分重视历史的分析,浏览全书如同漫游人类文明史的“纸上博物馆”。请根据该书部分目录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 …… 第6卷?衰落的王朝之“罗马帝国的衰落” 第7卷?伊斯兰的脚步之“欧洲面貌的改变” 第8卷?诺曼狂飙之“拜占庭的复生” …… 第12卷?灾难的年代之“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第13卷?发现新大陆之“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 请回答: (1)罗马帝国“衰落”后分裂为哪两部分? ? (2)“拜占庭的复生”中的拜占庭指的是哪一帝国?这一帝国的都城在哪里? ? (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在什么时候? ?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东罗马帝国在1453年被攻破??
【答案】B
【解析】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标志是西罗马帝国灭亡??
【答案】C
【解析】下列国家中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是古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
【答案】C
【解析】略??
【答案】D
【解析】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1453年,它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掉。
【答案】B
【解析】略
【答案】B
【解析】民主法制是人类文明沉淀的精华。追溯当今西方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源头应是古代雅典民主制度和罗马法
【答案】C
【解析】略
二、材料题
【答案】
(1)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2)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 (3)145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