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 B 【解析】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 ℃左右,变化幅度很小;让人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 ℃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 ℃左右,不可能达到60 ℃;晶体凝固点与物质种类有关,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 ℃,盐水的凝固点要低一些。
2. A 【解析】冰雪遇暖消融,是固态的冰雪熔化为液态的水;冬天江河结冰,是液体的水凝固为固体;春天白雾弥漫,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阳光下露珠变小,是液体的露珠汽化为水蒸气。
3. D
4. A
5. B 【解析】从图像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80 ℃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80 ℃;该物质从5 min时开始熔化,到15 min时熔化结束,整个熔化过程用了15 min-5 min=10 min。第10 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6. D 【解析】体温计的示数是38 ℃,它的分度值是0。1 ℃。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体温计的液柱不会自动下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7. A 【解析】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都需要吸收热量。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且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才会发生即达到沸点,并且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8. C
9. C 【解析】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的现象。
10. C
11. A 【解析】滴水成冰,是液态水变为固态的冰,是凝固,会放热。
12. C
13. 热胀冷缩 惯性 蒸发 【解析】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体温计在使用之前,需要先用力向下甩,里面的水银随着体温计一起向下运动,当体温计停下时,水银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就回到玻璃泡内了;水银在空气中很容易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蒸发现象,因此,水银体温计不慎被打破后立刻清理干净,以防被人吸入。
14. 加热时间 不变 【解析】探究“水沸腾的规律”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温度和加热时间。实验表明:水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15. 240 固液共存状态 不变 【解析】由图像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240 ℃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240 ℃;在第10 min时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是固液共存状态,并且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16. 液化 吸收 【解析】瓶子的外壁出现了许多小水滴,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壁液化形成的。冰块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使人感到凉爽。
17. 汽化 水蒸气 气压 【解析】皮肤上擦上酒精后,酒精迅速汽化由液态变成气态,同时吸收热量,所以感觉凉快;冰棒温度很低,周围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冰棒周围液化成为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海拔较高的地方气压小一些;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所以在海拔高的地方烧开水不到100 ℃就已沸腾。
18. (1)BC 吸 (2)液 固 (3)相同 不同
【解析】(1)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此时海波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由图像可知,AB段表示海波还没有熔化处于固态,BC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CD段表示海波已经熔化完毕,故D点处于液态,EF段表示凝固过程,在F点已经凝固完毕,故G点处于固态。(3)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了80 g的冰和萘,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根据图表物质熔化的时间可以看出: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成液体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19. (1)自下而上 (2)96 (3)98 小 (4)98
【解析】(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最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因此必须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其示数为96 ℃。(3)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98 ℃,低于100 ℃(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 ℃),而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所以当时气压比1个标准大气压小。(4)根据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 min,则水的温度还是98 ℃。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检测卷(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
B.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
C. 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
D.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
2.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冰雪遇暖消融 B. 冬天江河结冰
C. 春天白雾弥漫 D. 阳光下露珠变小
3. 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 烧水时,壶嘴喷出的“白气” B.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不见了
C. 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没有了 D.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
4. 以下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潺潺流水 B. 夏天,清晨草叶上出现晶莹的露珠
C. 秋天,雨后泰山上出现缥缈的云雾 D. 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
5. 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为非晶体 B. 该物质的熔点是80 ℃
C. 在第5 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D. 第10 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6. 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的示数是8 ℃ B. 它的分度值是1 ℃
C. 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7. 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 沸腾需要吸热,而蒸发不需要吸热
C. 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D. 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液体表面发生
8. 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的主要措施就是节约用水。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节约用水意义重大,下面的节水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 每日定量、定时供水
B. 在每天的淘米、洗衣、冲厕的过程中,限量用水
C. 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量
D. 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技术
9. 初春的清晨常常有雾,雾的形成是( )
A. 凝固 B. 升华 C. 液化 D. 熔化
10. 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酒精蒸发时放热
B. 98 ℃的水也可沸腾——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降低
C. 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温——酒精的凝固点低
D.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水蒸气凝华
11. 我们生活在这炎炎的夏日里,多么期盼环境的凉爽;但真正到了深冬时节,北方地区却又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吸放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 B. 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
C. 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 D. 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
12.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甲 乙
A. 冰是晶体 B. 冰的熔点是0 ℃
C. 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 D.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3. 水银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使用前,用力向下甩时,体温计直管内的水银由于 会被甩回到玻璃泡中,水银是一种重金属,有毒且会 ,因此,水银体温计不慎被打破后立刻清理干净,以防被人吸入。?
14.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规律”。为了完成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温度和 。实验表明:水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 。?
第14题 第15题
15. 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10 min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者“不变”)?。
16. 夏天,老师建议不要将冰冻的瓶装矿泉水放在桌子上,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瓶的外壁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滴,水滴会弄湿书本。学生喝了这种冰水会感到特别凉爽,这是因为冰在熔化时会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7. 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 时从人体吸热(填物态变化名称);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 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致,在海拔高的地方烧开水不到100 ℃就已沸腾,原因是水的沸点随 减小而降低。?
三、实验探究题(第18题12分,第19题15分,共27分)
18. 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 热(选填“吸”或“放”);?
(2)图中,海波在D点是 态,在G点是 态(均选填“固”或“液”);?
(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 g的冰和萘,用
的酒精灯加热(选填“相同”或“不同”),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 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物质
熔化时间/min
冰
9
萘
4
19. 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第3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表中空缺的数据应为 ℃;?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比1个标准大气压 ;?
(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推断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 min,则水的温度是 ℃。?
四、简答题(共11分)
20.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 ,这样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 ,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 、 。?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