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五年级上语文教辅(同步辅导及作业)
沪教版
12.黄河颂[来源:Z#xx#k.Com]
辅导模块
一、习课文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来源:Z*xx*k.Com]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二、认生字
diān
bǔ[来源:Z,xx,k.Com]
lán
巅
哺
澜
三、积词语
高山之巅 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发源 哺育
体魄 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屏障 摇篮
四、学词语
屏障:像屏风那样起遮挡、护卫作用的东西。
宛转:曲折;辗转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来源:Zxxk.Com]
作业模块
※课内同步作业※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流泻( ) 澎湃( ) 哺育( ) 构筑( )[来源:学#科#网Z#X#X#K]
zhuó( )流 山diān( ) 气pò( ) 狂lán( )
参考答案: xiè péng pài bǔ zhù
浊流 山巅 气魄 狂澜
二、形似字注音组词
魄( )____巅( )____宛( )____障( )____
魂( )____颠( )____婉( )____嶂( )____
参考答案: 魄(pò)气魄 巅(diān )巅峰 宛(wǎn )宛如 障(zhàng)故障
魂(hún)灵魂 颠(diān )颠倒 婉(wǎn)委婉 嶂(zhàng)重峦叠嶂
三、词语填空
不屈不___ 惊涛___浪 一___千里 浊流___转
九曲连___ 万丈___澜 文明___国 奔腾不___
参考答案:不屈不挠 惊涛骇浪 一泻千里 浊流宛转
九曲连环 万丈狂澜 文明古国 奔腾不息
四、填空
《黄河颂》是著名诗人________为配合音乐家_________创作的大型名族交响乐______________而写的组诗中的第二部。
参考答案:
《黄河颂》是著名诗人_光未然 _为配合音乐家_冼星海__创作的大型名族交响乐__黄河大合唱___而写的组诗中的第二部。
五、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诗人从那三个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2.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望”字,把它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
3.“啊!黄河!”在文中多次出现,所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为什么说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5.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1、黄河的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万丈狂澜;地理特征:九曲连环,绵延万里;历史贡献:文化摇篮,英雄辈出,民族屏障。
2、不好,“望”字表示向远处看;而“看”字的距离较近,与整首诗的气势不符。
3、三次反复出现,将歌词部分清楚地分为养育、保卫、激励中华民族三个层次。
4、比成摇篮是因为黄河石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成屏障,侧重葱黄核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制胜法宝。
5、激起中华儿女建设强盛祖国的豪情。
六、课外阅读训练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诗人把乡愁分别比作 、 、 和 ,分别表达了对 和 的思念。
2.余光中是一位故乡在大陆、生活在台湾的诗人。他现在最大的乡愁是 。
参考答案: 1.诗人把乡愁分别比作邮票、船票、坟墓 和海峡,分别表达了对亲人和大陆的思念。
2.余光中是一位故乡在大陆、生活在台湾的诗人。他现在最大的乡愁是大陆和台湾还未统一,自己不能回到自己所思念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