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
13 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反复诵读,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意境美。
■品析诗歌,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品格。
重点难点
■反复诵读,理解诗人的情感。
■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人格。
教学《行路难》导入新课 说到中国古典文学,就不能不提起唐诗;说到唐诗,又不能不提起李白;而说到李白时,就常常不自觉地将他和诗与酒联系在一起。和李白齐名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曾经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介绍诗人,了解背景★一起回忆一下背过的李白的名篇名句★用一个词来说说你印象中的李白朗读诗歌,熟能成诵■练读。
■译读:分组对照课下注释读懂全诗,圈点出不懂的地方,全组讨论。
■品读:说一说透过诗歌你读到了什么。如:透过诗歌我读到了低落抑郁的心情;透过诗歌我读到了慷慨豪放的精神……
用一组或几组反义词填空:《行路难(其一)》是一曲交织 与 的急剧变化的音乐。■竞读:男女生比赛读。
■自读:把自己假想成天宝三年即将离开长安的李白,以人生独白的方式朗读。
■齐读:女生齐读前三行诗句,男生齐读后三行诗句。
■背诵诗歌。
朗读诗歌,熟能成诵疏通文义,理解诗意■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有疑问的地方做下标记。
■把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请其他小组解答。
(注意通假字: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其他学生讨论、评价,疏通文义。品读诗歌,体会感情★李白因受奸臣的排挤被迫要离开京城长安,朋友们设宴为他送行。诗中用了什么修辞描写酒宴?夸张。★面对美酒佳肴,豪爽纵酒的李白是怎样做的?心情如何?从哪些动词可以看出来?面对美酒佳肴,李白为什么难以下咽,心里一片茫然?用了哪种写法?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极度苦闷、抑郁。停、投、拔、顾。仕途艰难。以乐景写哀情。思考、讨论以下问题:★诗中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实写吗?我们知道诗有含蓄精练、寓意深刻的特点,诗人用“冰塞川”和“雪满山”比喻什么?用“欲渡黄河”和“将登太行”比喻什么?李白的理想是什么? 不是,是想象、虚写。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道路的艰难。对理想的追求。在仕途上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在写了自己仕途受挫后,诗人又写了哪两个典故?李白写这两个典故有什么目的? 姜尚和伊尹的典故。借姜尚和伊尹得到贤君重用成就一番事业的故事,表达自己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希塑像先贤们一样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李白在仕途受阻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仕途受阻后的李白是否心灰意冷、意志消沉?从哪儿可以看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没有。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以看出来。表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积极乐观的态度。★我们知道“文以载道,文以载情”,诗歌也是如此,说说这首《行路难(其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坚定信念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古人云“诗言志”“言为心声”,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歌,还要走进诗仙李白的内心世界,触摸他的灵魂,寻找我们心中的李白。
让我们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我们心中的感受:
我从 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 的李白。因为 。 我从“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内心苦闷的李白。因为前面写到“金樽清酒”“玉盘珍羞”,如此美味佳肴,本应开怀畅饮,一醉方体,可李白竟然食不知味,可见此时的诗人,心中充满着一种怀才不遇、人生失意的苦闷。★用一句话总结,这是一个怎样的李白? 这是一个在悲愤中不失豪迈,在失意中仍充满信心的洒脱、自强不息的李白。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了李白这位“谪仙人”,也因为走进他的内心,让我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人生感悟。祝愿每一个同学都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你的生活或者学习过程中,也一定遇到过困难,遭遇过挫折,经受过痛苦,面对这样的境遇,你该如何对待?请把你的感受写出来。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布置作业教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导入新课情景:小刚和小强是一对好朋友。初中毕业后,两人都没有考上高中。转眼已经有三年没有见面了。今天,在母校门口偶遇了,他们会有怎样的举动呢?请两位同学表演一下。
(预设表演:握手,拥抱、互相打招呼;交流别后的生活;回忆当年的学习生活等)背景介绍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朗读诗歌
■练读:自己练读。
■译读:对照课下注释读懂全诗。
■竞读:男女生比赛读。
■齐读:全班齐读。
■背诵诗歌。发挥想象,感受意境美 请每个同学在自己的小组里,用优美的语言把头脑里想象的诗歌画面描述出来,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力求全面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这首诗歌的首联直抒胸臆。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遭贬,被贬到“巴山楚水凄凉地”,一去就是“二十三年”,其间苦楚可以想见。“凄凉地”和“弃置身”两个富有感彩的词语,把诗人压抑已久的愤激之情表现出来。颔联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另一个是“烂柯人”。“怀旧”句表达了对受害的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颔联用典贴切,感情深沉。诗歌赏析 颈联承颔联而来。“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后来的欣赏者和引用者不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了,而只采取这一联所表达的哲理来表明: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的道理。这种与诗人的理解不同的理解,并不奇怪,因为时代不同,欣赏某一作品的感受和作者不同这是很自然的。尾联看似平淡,其实是点睛之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和坚忍不拔的气概。诗歌赏析总结归纳,感受结构美 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自叙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悼念旧友,感慨岁月流逝,使愤激之情更进一步深化;颈联把自己的沉沦和新贵们的得势进行对比,使自己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尾联急转直下,以自勉、自励来结束全诗。全诗言简意赅,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不颓废,堪称刘禹锡的代表作品。
结合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解,写一篇200~300字的赏析文章。布置作业行路难(其一)
情感:内心苦闷 前途艰难 相信希望 充满信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联:直抒胸臆。“凄凉地”“弃置身” 愤激之情
颔联:运用典故。“闻笛赋”“烂柯人” 感叹之情
颈联:千古名句。“沉舟”“病树” 自比之意
尾联:点睛之笔。“歌一曲”“长精神” 坚忍之概再见!课件19张PPT。
13 诗词三首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诗人乐观豁达的精神。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
■借助想象,感悟意境,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学习诗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想想古代诗人们常常借月亮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思念、苦闷、孤独、惆怅等。 猜想作者在这首词中借月亮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习任务诵读感知■自由朗读,要求读得流畅,读准字音和节奏。
■抽读、齐读,初步体会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讨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深入理解★苏轼原来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他受到排挤,被贬为地方官,加之此时他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没有相见了,面对中秋圆月,他的心情会怎样呢?
★作者大醉后有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的思想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
★“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经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说说还有没有其他含义。思考、讨论以下问题:★苏轼原来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他受到排挤,被贬为地方官,加之此时他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没有相见了,面对中秋圆月,他的心情会怎样呢?苦闷、惆怅、忧伤、孤独、难过等。★作者大醉后有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的思想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矛盾,害怕寒冷。★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不是。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钩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等。★“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经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说说还有没有其他含义。★小结:“高处不胜寒”的内涵非常丰富,确实表达出了作者经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的思想感情。但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想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讨论: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襟怀坦荡,真是了不起。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但兄弟分离,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再齐读全词,归纳总结出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品味诗词★学了这首词,你最喜欢词中的哪一句或几句?请说明理由。
★配乐朗读,品味意境。拓展延伸,畅谈感受★回忆自己曾经遭遇过的不如意的事情,用简洁的语言把事请的经过以及自己当时真实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今后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将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学习了这首词后,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的事情,那我们怎么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呢?我们应该:失意时,莫伤悲;苦闷时,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正视失败,迎接挑战,我们的人生,定会成功。
■熟读、背诵课文。
■根据对词的意境的理解,给这首词配一幅插图(可与同学合作)。布置作业水调歌头悲离欢合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