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同步检测:(3)《哈姆雷特》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同步检测:(3)《哈姆雷特》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27 20:5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哈姆莱特
一、夯实语言基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B )
A.藩属(pān)  棕榈(zōnglǘ)  国玺(xǐ)  繁文缛节(rù)
B.嗣位(sì)  戕害(qiāng)  蟊贼(máo)  嗜杀贪淫(shì)
C.天谴(qiǎn)  拘捕(pū)  忏悔(chàn)  阿谀献媚(ēyú)
D.吮吸(yǔn)  枭首(xiāo)  揩干(kāi)  鹬蚌相争(yù)
【解析】 A项,“藩”读fān,C项,“捕”读bǔ;D项,“吮”读shǔ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战栗  围剿  阿谀  食不裹腹
B.惶惑  悖谬  博取  惊皇失措
C.质疑  揩干  孟浪  败坏论常
D.包涵  赦免  破绽  流言蜚语
解析:A项中“裹”应为“果”;B项中“皇”应为“惶”;C项中“论”应为“伦”。
答案:D
3.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C )
近日,一篇《罗玉凤:求祝福,求鼓励》的文章,很快吸引超过三百万人阅读,__①__获得多达二十万的赞赏金。“凤姐”通过自叙文,俨然从“丑角”成功转型为“励志女神”。__②__在“凤姐”貌似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文字背后,蕴含的__③__是肤浅的认知和错位的价值观。__④__在美国生活就证明一个人成功了?明明在美国仍是无法融入主流的底层打工族,凤姐和那些“点赞”的人可能没意识到,真正能摆脱贫穷、改变命运的方式__⑤__成为“美国居民”,__⑥__练就一技之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A.甚至 但是 却 哪里 不仅 而且
B.而且 然而 正 莫非 非但 反而
C.并  可  却 难道 并非 而是
D.又  而  也 可是 不是 而是
【解析】 ①选填表并列或递进关系的连词都可;②应为转折关系;③前后构成转折对照的关系,可以排除B与D;④这里是一个反问句,若选A表达不顺畅;⑤与⑥构成并列关系,也可以排除A项。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她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感动中国瞩目人选,她的勇气与善良之举,正是引领时代风气的动人细节和大爱无畏的瞬间定格。
B.“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说明读者的认知水平不同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也会有差别。但是无论怎样,哈姆莱特是一个悲剧形象,这是毋庸置喙的。
C.《中国人的性格》一书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中国人性格中的突出弱点,首当其冲的便是过于看重虚无的面子,执着于面子上的那些繁文缛节,甚至不惜以此牺牲利益。
D.就说这组获奖作品吧,这坐车的和拉车的神情大不相同。旁边的路人呢,有穿戴阔绰的,也有身无长物、挠着脑袋一副艳羡神态的……这些动作、神态,都得传递出来。
解析:B项,“毋庸置喙”是“不容插嘴”的意思,应为“毋庸置疑”。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D )
A.春节临近,喜庆欢乐的气氛随着一排排商铺门前挂起的大红灯笼、居民楼里家家户户张贴的喜气洋洋的对联,浓浓的年味弥漫在大街小巷。
B.12月7日,媒体一篇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众多质疑:“杨澜也要保障房?”对此,杨澜率先在博客上否认了这个谣言,戳穿了某些房地产商以“名人带动经济”的真实用心。
C.经典阅读在当代社会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根据国内最近的调查显示,中国连续六七年来阅读率一直在下降,目前已经低于一倍,这种状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D.电影《辛亥革命》上映之前,曾有业内人士担心这个沉重的片名会让许多年轻观众敬而远之,然而影片上映以来,不少年轻人走进影院,重温了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历史,这样的结果是许多人所始料未及的。
【解析】 A.中途易辙,“喜庆欢乐的气氛”无谓语来对应。B.“率先”用词不当,“否认了这个谣言”说反了。C.“根据国内最近的调查显示”杂糅,“低于一倍”说法不妥。
6.下列有关人物形象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克劳狄斯贪婪、凶狠、狡猾、多疑,善搞阴谋,笑里藏刀,怙恶不悛,是丑恶人性的化身。
B.乔特鲁德是一个典型的“双重性格”的人。她是一个最恶毒的而且良心已经溃烂的淫妇,又是一个慈善和蔼的母亲。
C.哈姆莱特的性格具有多面性,一方面他善于思考,另一方面他优柔寡断,过于谨慎而不善于行动。
D.雷欧提斯敢爱敢恨,但他不能明辨是非,做事缺乏理性,但性格上并不怯懦。
解析:B项,“她是一个最恶毒的而且良心已经溃烂的淫妇”的说法有误。
7.下面文字中画线的词语,有的不能删去,有的必须删去,有的可删可不删,请把它们找出来,将序号分别填写在横线上。(6分)
据统计,莎士比亚用词高达两万个以上①。他广泛采用民间语言,注意吸收外来词汇,还大量运用比喻、隐喻、双关语,可谓集当时②英语之大成。莎剧中的许多语句已经成为了③现代英语中④的成语、典故和格言。相对而言,他的⑤早期剧作喜欢用华丽铿锵的词句;后来的成熟作品则显得更⑥得心应手。
(1)不能删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必须删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删可不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②⑥ (2)①③ (3)④⑤
8..为打造“书香校园”,某校开展了阅读名著系列活动。下面是某同学写的“名著导读推荐词”,这则推荐词存在4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莎士比亚作品 推荐词]
它是一座西方文学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峰。几百年来,莎士比亚那魅力无穷的戏剧和作品像磁石般吸引着一代代读者。他笔下丰富饱满的人性、情节的曲折动人、华美灿烂的语言令人回味无穷。他的作品放射出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根据多重定语的排列顺序,应将第一句中的“一座”调至“难以企及”前。第二句中的“戏剧和作品”并列不当,可改为“戏剧和诗歌”或“戏剧”。根据句式一致的原则,第三句中的“情节的曲折动人”可改为“曲折动人的情节”。第四句中的“放射”跟“艺术技巧”不搭配,可将“以及”改为“体现了”。
答案:①把“一座”调至“难以企及”前。②“戏剧和作品”可改为“戏剧和诗歌”或“戏剧”。③“情节的曲折动人”改为“曲折动人的情节”。④“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改为“体现了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
9.根据下面的内容,以单句的形式给“悲剧”下定义。(5分)
①悲剧是主要的戏剧种类之一,为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
②悲剧的基本特点是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剧的结局。
③古代的悲剧发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的仪式。
④当时悲剧的内容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
【答案】 悲剧是发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的仪式,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剧的结局为基本特点的,后为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的一种主要戏剧种类。
【解析】 “下定义”实际就是把短句转化成长句。短句变长句为句式变换的常见形式之一。一般是找出关键句子作主干,其余分句依据内容分作修饰成分。组合时要注意逻辑顺序,且把重复成分删去,不能漏掉原文的信息,同时还应注意要以单句的形式组织答案。
10.请仿照下面的示例,选择一位熟悉的作家为仿写对象,写一段话,评价其作品的意义及其在文学上的成就。
示例:《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次个性解放的爱情呐喊,一座震撼世界的戏剧巅峰;莎士比亚,捍卫人文,抨击封建,是无与伦比的辉煌的戏剧大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分析所给的示例。然后选择一位熟悉的作家作为仿写对象,选择时,要考虑作家的代表作品及其作品的主题和作家的成就,不能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最后运用例句的句式表达出来即可。
答案:《牡丹亭》,一部跨越生死的爱情传奇,一部浪漫绮丽的戏剧经典;汤显祖,彰显人性,反对束缚,是当之无愧的杰出的戏剧作家。
11.下面是科学家波特尔与罗勒曾提出的一种激励模式的示意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述这种激励模式。(60字左右)(4分)
【答案】 用激励来激发努力(1分),如果有正确的方向和必备的技能(1分),势必产生绩效(1分);而公平的评价又能使人感到满足(1分),进而形成自觉的努力(1分)。(共5分,要点齐备,意思相同即可)
二、提高阅读能力(20分)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9~12题。
国  王 我想我的判断不会有错。你们两人的技术我都领教过;但是后来他又有了进步,所以才规定他必须多赢几着。
雷欧提斯 这一柄太重了;换一柄给我。
哈姆莱特 这一柄我很满意。这些剑都一样长吗?
奥斯里克 是,殿下。(二人准备比剑。)
国  王 替我在那桌子上斟下几杯酒。要是哈姆莱特击中了第一剑或是第二剑,或者在第三次交锋的时候争得上风,让所有的碉堡上一齐鸣起炮来;国王将要饮酒慰劳哈姆莱特,他还要拿一颗比丹麦四代国王戴在王冠上的更贵重的珍珠丢在酒杯里。把杯子给我;鼓声一起,喇叭就接着吹响,通知外面的炮手,让炮声震彻天地,报告这一个消息,“现在国王为哈姆莱特祝饮了!”来,开始比赛吧;你们,裁判员,留心看啊。
哈姆莱特 请了,先生。
雷欧提斯 请了,殿下。(二人比剑。)
哈姆莱特 一剑。
雷欧提斯 不,没有击中。
哈姆莱特 请裁判员公断。
奥斯里克 中了,很明显的一剑。
雷欧提斯 好,再来。
国  王 且慢,拿酒来。哈姆莱特,这一颗珍珠是你的,祝你健康!把这一杯酒给他。(喇叭齐奏。内鸣炮。)
哈姆莱特 让我先赛完这一局,暂时把它放在一旁。来。(二人比剑)又是一剑,你怎么说?
雷欧提斯 我承认给你碰着了。
国  王 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
9.文中加点的“国王”和“他”都是国王自指,换成“我”好不好?(5分)
答:不好。因为原文更能凸显出国王的尊贵身份,表示国王地位的至高无上以及对这次比剑的高度重视。
【解析】 解答时要从国王的身份和地位考虑,这是国王在炫耀自己高贵的身份和至高无上的权力。
10.国王对哈姆莱特曾说过他看好雷欧提斯,为什么在这里却对王后说“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4分)
答:前者是为了激起哈姆莱特的好胜心,使比赛激烈;后者是防备毒剑之计不成功,为毒酒之计作铺垫。
【解析】 这句话可以从国王的阴险狡诈角度考虑,注意国王说这番话的前后语境。
11.文中加点的“这一个消息”指什么?为什么国王要用如此排场预祝哈姆莱特的胜利?你是怎样理解的?(6分)
答:文中加点的“这一个消息”是指哈姆莱特比剑胜利、国王为哈姆莱特祝饮的消息。国王用如此排场预祝哈姆莱特的胜利实际是一箭双雕之计,既想激起哈姆莱特的斗志,又想借此机会除掉哈姆莱特或雷欧提斯。这段文字充分显示了国王的狠毒、奸诈、阴险。
【解析】 解答此题,不要被国王的表面现象(语言、做法)迷惑,要从两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入手,理解国王阴险、狡诈的本性。
12.雷欧提斯明明知道比剑是一场阴谋,也知道自己使用的剑锋上涂有毒药,为什么在比剑的第一、二回合却让哈姆莱特占了上风?(5分)
答:比剑中,第一、二回合,雷欧提斯由于一时不能下决心杀死哈姆莱特,因此他出手比较犹豫,被哈姆莱特占了上风。
【解析】 此题意在考查对雷欧提斯形象的把握,结合课文两人都中毒后的对话,不难看出此时的雷欧提斯并没有下定决心杀死哈姆莱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第五幕
第二场 城堡中的厅堂(节选)
(内军队自远处行进及鸣炮声)
哈姆莱特 这是哪儿来的战场上的声音?
奥斯里克 年轻的福丁布拉斯[注]从波兰奏凯班师,这是他对英国来的钦使所发的礼炮。
哈姆莱特 啊!我死了,霍拉旭;猛烈的毒药已经克服了我的精神,我不能活着听见英国来的消息。可是我可以预言福丁布拉斯将被推戴为王,他已经得到我这临死之人的同意;你可以把这儿所发生的一切事实告诉他。此外仅余沉默而已。(死。)
霍拉旭 一颗高贵的心现在碎裂了!晚安,亲爱的王子,愿成群的天使们用歌唱抚慰你安息!——为什么鼓声越来越近了?
(内军队行进声。)
(福丁布拉斯、英国使臣及余人等上)
福丁布拉斯 这一场比赛在什么地方举行?
霍拉旭 你们要看些什么?要是你们想知道一些惊人的惨事,那么不用再到别处去找了。
福丁布拉斯 好一场惊心动魄的屠杀!啊,骄傲的死神!你用这样残忍的手腕,一下子杀死了这许多王裔贵胄,在你的永久的幽窟里,将要有一席多么丰美的盛筵!
使臣甲 这一个景象太惨了。我们从英国奉命来此,本来是要回复这儿的王上,告诉他我们已经遵从他的命令,把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两人处死;不幸我们来迟了一步,那应该听我们说话的耳朵已经没有知觉了,我们还希望从谁的嘴里得到一声感谢呢?
霍拉旭 即使他能够向你们开口说话,他也不会感谢你们;他从来不曾命令你们把他们处死。可是既然你们都来得这样凑巧,有的刚从波兰回来,有的刚从英国到来,恰好看见这一幕流血的惨剧,那么请你们叫人把这几具尸体抬起来放在高台上面,让大家可以看见,让我向那懵无所知的世人报告这些事情的发生经过;你们可以听到奸淫残杀、反常悖理的行为,冥冥中的判决,意外的屠戮,借手杀人的狡计,以及陷入自害的结局;这一切我都可以确确实实地告诉你们。
福丁布拉斯 让我们赶快听你说;所有最尊贵的人,都叫他们一起来吧。我在这一个国内本来也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现在国中无主,正是我要求这一个权利的机会;可是我虽然准备接受我的幸运,我的心里却充满了悲哀。
霍拉旭 关于那一点,我受死者的嘱托,也有一句话要说,他的意见是可以影响许多人的;可是在这人心惶惶的时候,让我还是先把这一切解释明白了,免得引起更多的不幸、阴谋和错误来。
福丁布拉斯 让四个将士把哈姆莱特像一个军人似的抬到台上,因为要是他能够践登王位,一定会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的;为了表示对他的悲悼,我们要用军乐和战地的仪式,向他致敬。把这些尸体一起抬起来。这一种情形在战场上是不足为奇的,可是在宫廷之内,却是非常的变故。去,叫兵士放起炮来。
(奏丧礼进行曲,众舁尸同下。内鸣炮)
【注】福丁布拉斯:挪威王子。此时为争夺一小块土地率兵与波兰作战刚刚归来。
7.下列有关对《哈姆莱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哈姆莱特》一剧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进行的。
B.通过这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C.戏剧让哈姆莱特的好友霍拉旭贯穿戏剧的始终,见证哈姆莱特的一切行事与思想,有线索作用。
D.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充分说明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和复杂性。
解析:C项,“霍拉旭”不是线索。
答案:C
8.节选的这段文字紧接课文戏剧的结尾部分,哈姆莱特在临死之际为什么要求好友霍拉旭“此外仅余沉默而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哈姆莱特和国王克劳狄斯虽然已两败俱伤,鱼死网破,但是王位继承权的问题和贵族之间的斗争并没有结束,这是哈姆莱特对好友的告诫和关心。
9.福丁布拉斯这一角色在《哈姆莱特》一剧中着墨不多,为什么在戏剧的结尾让他再次出现?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福丁布拉斯虽然不是主要人物,却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他的话为哈姆莱特盖棺论定最为合适;同时也完结剧本,使人物各有其归宿,让福丁布拉斯继承王位,暗示了哈姆莱特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