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同步检测:(13)《张衡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同步检测:(13)《张衡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27 20:5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张衡传
一、夯实语言基础(3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C )
A.骸骨(hái) 连辟(pì)公府
逾侈(chǐ) 讽谏(jiàn)
B.属(zhǔ)文 积年不徙(xǐ)
模拟(nǐ) 蟾蜍(yú)
C.璇(xuán)机 精思傅(fù)会
合契(qì) 研核(hé)
D.陇(lǒng)西 运筹帷幄(wū)
驿(yì)站 篆(zhuàn)文
【解析】 A.辟音bì;B.蜍音chú;D.幄音wò。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结交
B.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
C.辄积年不徙 徙:调动官职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看、视察
解析:选D D项,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C )
A.尽管洞明世事的易中天接受了余秋雨的教训,处事低调、出言谨慎、躲避媒体、矮化自我,以避免无端挨棒;但这批评的棍棒还是不期而遇。
B.近日,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推出,制作兼主持的董聊,谈吐文雅,反应机敏,八面玲珑,很受观众喜爱。
C.尽管人们已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许多有识之士也奔走呼号,提出把阅读作为国家战略,但我国的阅读状况仍令人担忧。
D.在里约奥运会的飞碟射击赛场上,各位选手全神贯注,目不交睫地紧紧盯着飞动的靶碟,力求枪枪击中目标,创造佳绩。
【解析】 奔走呼号: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为办成某事而到处宣传,以争取同情和支持。 A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不合语境。 B八面玲珑:形容人处世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此处属褒贬误用。 D 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解析:选C 例句中的“奇”与C项中的“羞”都为意动用法;A项与D项,均为使动用法;B项,为名词作状语。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 )
A.国家旅游局介绍,今年“五一”期间,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亮点,各地举办的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赏花游、采摘游、美食游等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产品的供给。
B.具有中国铁路“纯正基因”的亚吉铁路,正在成为中非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深化产能合作,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典范。
C.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连续六年排在诺贝尔奖获奖预测名单榜首,,却年年与该奖无缘,可以堪称诺贝尔文学奖史上“最悲壮的入围者”。
D.哲学家为何离开学术界?一方面来自现实生活的重重压力造成哲学家受到伤害,一方面则是学术界存在的种种弊端令哲学家心灰意冷。
【解析】 B项,成分残缺,在“中非”后加“以”。C项,“可以堪称”成分赘余,“可以”与“堪”语义重复,应删去“可以”。D项,“造成”“受到”句式杂糅。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举孝廉不行
B.言甚详明
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覆盖周密无际
解析:选B A项,“不行”,不去就职;C项,“方面”,方向;D项,“周密”,四周严密。
7.下列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3分) ( C )
①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②中有都柱,傍行八道
③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④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⑤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⑥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⑦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⑧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⑦⑧
【解析】 ①“员”通“圆”;④“尊”通“樽”;⑥“禽”通“擒”。
8.下列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D.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解析:选B A、C、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C )
A. B.
C. D.
【解析】 A征:①征召,②应验;B精:①精心,②精纯;C雅:素常;D机:①机件,②关键。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书》被称为“四史”。
解析:选B A项中的“五经”不包括《左传》,应是《春秋》;C项中的“拜”不是“调动官职”,指“授予官职”;D项中的“四史”不含《旧唐书》,应为《三国志》。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3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类从几十万年前就开始遵从大自然的规律繁衍生息。直到现代医学逐步发达,人们才知道,__①__。随之而来的,是科学家们对生物钟的各种研究。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体的生物钟和道德选择存在联系。也就是说,__②__,而习惯晚睡的人在晚上诚实度可能更高。有趣的是,有些人认为习惯夜生活的人更可能行为不检点,但研究发现,__③__,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里,都会出现不道德或不诚实的行为。
答:(1)_这种顺应自然的规律叫“生物钟”__(2)习惯早起的人在早上的行为比较合乎道德__(3)不论是习惯夜生活还是习惯早起的人
12.将下面的短句连成一个长句,给“候风地动仪”重新定义。(5分)
①公元132年张衡发明制造了候风地动仪。②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感知地震的仪器。③它利用惯性原理,以摆和杠杆机械为主要结构模式,测定地震的方向。
答:
参考答案:候风地动仪是公元132年张衡利用惯性原理发明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以摆和杠杆机械为主要结构模式,来测定地震的方向、感知地震的仪器。
二、提高阅读能力(17分)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2~15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1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时天下承平日久 承:太平。
B.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辄:总是。
C.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发:拨动。
D.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阴:暗地里。
【解析】 A项,“承”应为“连续”的意思。
13.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游于三辅(“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
B.遂通五经(“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书。)
C.贯六艺(“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D.连辟公府(“公府”,古代对官署的统称,也称“官府”。)
【解析】 此句中的“公府”是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张衡才高于世,善于属文,后因文学才能出众,被征召到朝廷做官。
B.张衡不慕权贵,总是得不到升迁,在离开太史令职位五年后,就回了原籍。
C.候风地动仪全部用精铜制成,半径为八尺,盖子中部隆起,像个大酒樽。
D.任河间相期间,张衡从严执法,政治清明,任职三年后就请求辞职还乡。
【解析】 A项,是因他“善术学”,所以被召进朝廷;B项,不是回了原籍,而是又回到太史令任上;C项,不是半径,而是圆的直径。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译文:被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也不去应召。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译文: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去应召。
(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译文:自从有书典记载以来,还从来没有这件事。
【解析】 第(1)句的翻译点是被动句,注意“举”“辟”的翻译;第(2)句的翻译点是“奇”的活用;第(3)句的翻译点是宾语前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颍川,恂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颍川,谓左右曰:“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 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谷崇曰:“崇,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恂曰:“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并坐极欢。
(高)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大将军耿弇等围之,一岁不拔。十年,帝议遣使降之,乃谓恂曰:“卿今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恂奉玺书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恂怒,将诛文。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诸将皆贺,因曰:“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恂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谥曰威侯。
(选自《后汉书·邓寇列传》,有删节)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南迫洛阳        迫:逼迫
B.有牧人御众之才 牧:统治
C.引耿弇等五营击之 引:带领
D.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 修:美好
解析:选A A项,“迫”应解释为“接近”。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解析:选B B项,“以”均为介词,可译作“把”。A项,前一个“乃”为“竟然”;后一个“乃”为“于是”。C项,前一个“为”,介词,可译作“替”;后一个“为”,动词,可译作“做”。D项,前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8.下列句子中反映寇恂机智有谋略的一组是(3分)(  )
①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
② 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
③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
④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
⑤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⑥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解析:选D ①句表现他执法严正的品格;②⑤句表现他胸襟开阔的美德。
9.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因敌人强大,河内重要,寇恂文武兼备,光武才任命他做河内太守。
B.寇恂为了国家利益和不激化内部矛盾,才不想和贾复相见。
C.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就在于皇甫文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
D.寇恂与贾复矛盾的最终解决是因为光武帝出面调解。
解析:选C C项,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不是“皇甫文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而是一种策略,以此来威慑高峻,使其早降。
10.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4分)
译文:
(2)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3分)
译文:
(3)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3分)
译文:
参考答案:(1)光武帝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 “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
(2)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人口众多。
(3)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参考译文:
寇恂,字子翼,是上谷昌平人,世代都是当时名声显赫的大姓人家。光武帝向南平定了河内,可是更始皇帝的大司马朱鲔等人重兵据守在洛阳。光武帝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邓禹说:“从前汉高祖任命萧何在关中防守,最终成就了帝业。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人口众多,向北通到上党,向南接近洛阳。寇恂文武兼备,有统帅之才,派遣守河内的人非他莫属。”于是授寇恂河内太守职,掌管大将军事务。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他的部将在颍川杀人,寇恂捉到行凶者将其押在狱中。当时为万事创办待兴之时,军营中犯了法纪,大多情况是对犯法者宽容而不追究,寇恂竟然在集市中杀了行凶者。贾复认为这是个让他感到耻辱的事情,回过头路过颍川,对左右人说:“我和寇恂共同做将领,可现在被他所侮辱,大丈夫中哪有心怀怨愤而不马上决断的人呢?如今要见到寇恂,必定亲手用剑杀死他!”寇恂知道了他的意图后,不想和他相见。谷崇说:“我,是个将领,请让我能够带剑陪侍在你身边。一旦有变故,我足以为你挺身而出。”寇恂说:“不要这样。从前蔺相如不畏惧秦王却屈从于廉颇的原因是为了国家啊。小小的赵国,尚且有这种重义之人,我怎能忘记这种大义呢?”于是命令部下准备好供应军队的用具,储备好美酒,执金吾的军队一入界,让他们一个人得到两个人能享有的酒饭的款待。寇恂于是在道中迎候,口说有病而回去了。贾复率兵想追击他,可手下的官吏士卒都醉了,于是就这样走过了他的治界。寇恂派谷崇把情况向上汇报,皇帝于是征召寇恂。寇恂到了以后,发现贾复先在那儿坐着,想起身回避。皇帝说:“天下没有平定,两虎怎能私自相斗?今天我要把你们分开。”于是两人共坐同饮,极尽欢乐。
高峻据守高平,害怕被杀而坚决死守,大将军耿弇等人围攻他,一年也没攻下来。建武十年,皇帝商议派使臣招降他,就对寇恂说:“你现在替我前去招降。如果高峻不马上投降,你就带领耿弇等五营兵力去攻击他。”寇恂捧着玺书走到第一城时,高峻派军师皇甫文出城拜谒,行推辞礼,表示不屈服。寇恂发怒,将要杀死皇甫文。众将共谏说:“高峻有精兵万人,大多带有强弩,连年攻克不下。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寇恂不答应,就杀了他。派他的副手回去告诉高峻说:“军师无礼,已经杀了他了。想投降,赶快降;不想降,就固守。”高峻惶恐不安,当天就开城门投降。众将都来贺喜,趁机问:“请问您杀掉高峻的使者并且使他率城投降,为什么呢?”寇恂说:“皇甫文,高峻的心腹人呀,是给高峻出谋划策的呀。现在到来,态度坚决不屈从,一定无投降的心思。成全他,那么他就会得计,杀了他,高峻便吓破了胆,他就会投降。”众将都说:“我们确实比不上您呀。”
寇恂学问深、品行好,在朝廷名声很响,所得的俸金,厚施给朋友、故人以及跟从自己的官吏士兵。常说:“我依靠着你们才达到现在这个地步,难道我能独享这些东西吗!”当时的人把他归于仁厚的长者一类人,认为他有宰相的器量。建武十二年去世,谥号是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