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2节 熔化和凝固(学案2份+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2节 熔化和凝固(学案2份+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9-27 16:56:45

文档简介

物理 科学案 序号10 初二年级 班 教师 卢修滢 学生 ___
第三章 物态变化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海波 温度/℃
状态
蜡 温度/℃
状态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1)
一、学习目标: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知道物质的固体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并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图像在探究物理规律中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并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难点: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并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三、学习过程:
一、 物态变化
1.物体有 、 和 三种状态。
2.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 。
3. 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4、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 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③ ;
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 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③ ;
二、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
(一)提出问题
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二)猜想和假设
不同物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加热,温度变化规律可能 。(相同/不同)
(三)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海波、蜡、试管、烧杯、水、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2、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安装,注意事项:
a.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b.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c.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d.? 海波和蜡装满1/3试管 e.装有海波和蜡的试管部分全部注入水中。
②加热(点燃酒精灯)
③观察海波和蜡的熔化过程并记录温度,温度上升到40℃开始计时,每隔一分钟记一次温度,注意观察海波和蜡的状态,直到全部熔化后再记录几次数据.
(四)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五)分析论证
在下图中画出海波和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六)交流与合作
1、海波在熔化前吸热,温度 ,处于 态;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处于 态;熔化后吸热温度 ,处于 态。
蜡在整个加热过程中,温度始终 。蜡的状态由固态变 ,再变成液态。
2、和同学们交流一下海波和蜡熔化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熔化过程都需要 (吸热/放热);
不同点: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
三、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
固体 例如:冰、食盐、明矾和各种金属等都是晶体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例如:松香、玻璃、沥青等都是非晶体.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物质由固态转化为液态叫 ;物质由液态转化为固态叫 。
2、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的固体叫 ;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的固体叫 。
3、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 。
四、课后作业:
1、物态变化:物质以____态、____态、____态三种形式存在。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现象叫物态变化。熔化是指物质由 态变为 态的过程 ;熔化要____热 凝固是指物质由 态变为
态的过程.凝固要____热.
2、①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 。
②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 ,但温度 ,即有 。
③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 ,且温度 ,即没有 。
3、春天冰化成水是________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________热.冬天水结成冰是________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________热.
4、 有以下10种物质:铝、冰、水晶、沥青、玻璃、蜂蜡、海波、松香、食盐、萘.
晶体包括__________ ;
非晶体包括________ _ .
5、海波的熔点是48℃,则48℃的海波是:(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状态。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6、图所示是-10℃的冰块受热后,冰块在溶解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开始加热的最初5分钟内冰块是 态。
(2)5—15分钟内冰块逐渐 ,
是 与 共存。
(3)到20分钟时,冰全部变成 ℃的水了。

7、下表为妮妮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4 -3 -2 -1 0 0 0 0 0 1 2 3 4

(1)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2)该物质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_____(选填“固”或“液”)态。

8、下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其中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在第8min时,此晶体处于______ _状态。






9、对冰水混合物加热,并不断搅拌,则(  )
A.水温升高,冰开始熔化 B.水和冰温度都升高,同时冰开始熔化
C.水温不变,冰的温度升高并不断熔化 D.水和冰温度不变,同时冰开始熔化

五、预习提示
请预习课本P53-P57有关“熔化和凝固”的内容。
1、晶体凝固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 。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 。
2、非晶体 (填“有”或“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3、熔化 热,凝固 热。











第 2 页 共 2 页


物理 科学案 序号11 初二年级 班 教师 卢修滢 学生 ___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2)
一、学习目标: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知道物质的固体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并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图像在探究物理规律中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
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并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难点:
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并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三、学习过程:
一.熔化:
1、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 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2、晶体熔化必要条件:一、 二、

3、晶体的熔点:(56页小资料)
①萘的熔点为80.50C。当温度为790C时,萘为 态;当温度为810C时,萘为 态;当温度为 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是为了 。

4、 熔化吸热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是因为 。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是因为 。
③鲜鱼保鲜,用00C的冰比00C的水效果好,是因为 。

二.凝固:
1.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 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
2.凝固规律:
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 ,但温度 。
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 ,且温度 。

3.晶体凝固必要条件:一、 二、

4.凝固点:
①晶体凝固时,温度 ,这个温度叫 。
②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
③水银凝固点是-390C,酒精的凝固点是-1170C,而在北方冬天气温有时低于-390C,此时水银是 态,酒精是 态,所以用 温度计而不用 温度计。

5.凝固放热:
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
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热)

三.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 熔化、凝固过程 熔点、凝固点 熔化图象 凝固图象
晶体 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固、液共存 有一定的熔点或凝固点
非晶体 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固液之间无明显界限 没有一定的熔点或凝固点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晶体熔化的必要条件:一、 二、
晶体凝固的必要条件:一、 二、
2、熔化 热 ,凝固 热。
3、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

四、课后作业:
1. 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熔化需要 ,凝固需要 。
3.固体物质分为 和 两类。
4.晶体有 ,熔化时需要继续 ,但 不变;非晶体没有 ,
熔化时需要继续 ,温度升高。
5.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像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像
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像
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像
6.关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时一定熔化
B. 将食盐放到水中,一会儿水就变咸了,这是熔化现象
C.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7.如图所示,为锡熔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1)锡的熔点是??? ???;
? (2)AB段图像表示吸热温度 过程,物质为 态。BC段图像表示的是????过程,温度???,但必须从外界?? ,CD段图像表示吸热温度 过程,物质为 态。
? (3)锡熔化过程经过??????? min,在3~11min内.锡所处状态为???? ?????????????.
8.白炽灯的灯丝为什么选用钨丝?

9.要使食品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一些,这是为什么?


10.把冰水混合物放到一个-2℃的房间里,它将:( )
A.继续熔化 B.继续凝固
C.既不熔化也不凝固 D.无法判断
11.如图所示,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然后对烧杯底
部缓缓加热,当烧杯内的冰块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块将(  )
A.全部熔化    B.不熔化
C.熔化一半    D.开始熔化
12.(选做)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水结冰时体积的变化情况,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在小药瓶中盛满水,放在冰箱中使水完全凝固,然后看看冰面是下降了还是上升了,结果发现药瓶中的冰面是向上凸起的.
? (1)从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
? (2)这种现象可造成什么危害?请举例说明.



五、预习提示
请预习课本P58-P61有关“汽化和液化”的内容。
1、物质由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液化。
2、沸腾是一种剧烈的 现象。沸腾时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 。












第 2 页 共 2 页


熔化和凝固
一、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1.物质有三态:
  2.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固态、液态、气态。
熔化
凝固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和凝固现象
3.熔化和凝固
问题与假设
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否发生变化?不同物质温度变化规律是否相同?吸热还是放热?
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实验装置:
(2)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温度计的使用
2、酒精灯的使用安全
水浴法
酒精灯
铁架台
石棉网
烧杯
试管
温度计
火柴
实验器材:
实验装置图
实验药品:
海波(硫代硫酸钠)
石蜡
计时表
我们需要记录的有时间、温度和状态,请同学们据此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先只考虑一种固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
温度/℃
状态
海波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49 52
固 固 固
固液共存
液 液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较硬固体较软固体
粘稠
液 液 液 液 液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状态
温度/℃
状态
学生按表格数据画出图象P54
怎样作图
1、描点
2、用光滑线连接各点
0 2 4 6 8 10
海波熔化图像 蜡熔化图像
五、分析论证:
0 2 4 6 8 10
完成学案:(六)交流与合作
(4)海波与蜡的熔化曲线分析:
   ① AB 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② 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
③ BC 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
④ CD 段对应的时间段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4)海波与蜡的熔化曲线分析:
固液共存 温度不变 有加热
液态 温度上升
⑤ 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怎样变化?
(4)海波与蜡的熔化曲线分析:
整个过程温度持续上升
(5)结论:
  1.海波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达到48℃)
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保持温度不变
  2.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晶体与非晶体
(1)像海波一样,熔化过程温度固定不变的固体,称为晶体。
(2)像石蜡一样,熔化过程没有固定温度的固体,称为非晶体。
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
三、熔化
  1.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晶体熔化条件:
  (1)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三、熔化
几种晶体物质的熔点
晶体 熔点℃ 晶体 熔点℃ 晶体 熔点℃
钨 3 410 银 962 冰 0
铁 1 535 铝 660 固态水银 -39
钢 1 515 铅 328 固态酒精 -117
灰铸铁 1 177 锡 232 固态氮 -210
铜 1 083 萘 80.5 固态氧 -218
金 1 064 海波 48 固态氢 -259
2、如图所示,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然后对烧杯底部缓缓加热,当烧杯内的冰块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块将(  )
A.全部熔化    
B.不熔化
C.熔化一半    
D.开始熔化
B
1、关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时一定熔化
B. 将食盐放到水中,一会儿水就变咸了,这是熔化现象
C.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D
3、某种晶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回答问题:
(l)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

(2)该晶体从300℃到开始熔化共用了____分钟时间;

(3)该晶体熔化用了_____分钟时间;

(4)_____段物质处于固态,
BC段物质处于??? ?? 状态。
330℃
3
4
AB
固液共存
四、凝固
  (1)DE 段表示海波是_____态,_____热(选填“吸”或“放”),温度________。
  (2)EF 段表示海波的物态是_____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
  (3)FG 段表示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


降低
固液共存

不变
固态

降低
分析海波的凝固曲线
  1.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温度;
   非晶体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
  2.凝固点:液态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
  同一种晶体物质,凝固点 = 熔点。
   3.晶体凝固条件:
   (1)达到凝固点;
   (2)继续放热。
四、凝固
4、水银凝固点是-390C,酒精的凝固点是-1170C,而在北方冬天气温有时低于-390C,此时水银是 态,酒精是 态,所以用______温度计而不用 温度计。


酒精
水银
五、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解释现象
  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
5、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像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像
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像
D.丁图可能是海波凝固图像
A
  6、夏天用0℃的冰或质量相等的0℃的水来冷却汽水,结果是 (   )
  A.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
  B.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比冰更容易吸热
  C.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吸热温度不变
  D.两者效果相同
C
海波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49 52
固 固 固
固液共存
液 液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较硬固体较软固体
粘稠
液 液 液 液 液
在探究固体熔化过程温度的变化规律时,如果记录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状态
温度/℃
状态
海波

40 44 46 48 48 49
固 固 固
固液共存

40 42 46 48 51 54
较硬固体
粘稠
液 液 液
2min记录一个数据:
时间/min 0 2 4 6 8 10
温度/℃
状态
温度/℃
状态
海波

40 46 48 49
固 固
固液共存

40 46 51 54
固体
粘稠
液 液
4min记录一个数据:
时间/min 0 4 8 10
温度/℃
状态
温度/℃
状态
固体熔化实验中,记录时间间隔过长:会导致测量的晶体熔化时间偏____,甚至直接跳过熔化过程,不能发现晶体的______,从而不能判断该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