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舞》
教学内容:欣赏《水草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欣赏《水草舞》,让学生感受音乐优美、活泼、热烈的情绪变化,亲近自然、贴近生活。
2、初步了解运用钢琴语言表现我国优秀传统音乐的手法。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感受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扩大音乐视野,感受乐曲所抒发的人们在大自然中欢快愉悦的情绪。
教学重点:
钢琴的发展及钢琴的真正价值的了解,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钢琴对音乐的表现作用。
教学难点:
学生音乐感受能力、记忆能力、听辨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710年前后,意大利克利斯托弗利在佛罗伦萨制成了音乐史上最早的钢琴,在此之前,自15世纪起,欧洲各国广泛使用的则是古钢琴。古钢琴虽然有其微妙温馨的风味,但它的后代钢琴,不仅打开了新的音响天地,且又在力度对比和表现力等方面超过了它。下面让我们来欣赏《水草舞》,感受一下钢琴的魅力。
三、欣赏《水草舞》
1)作者:吴祖强,杜鸣心。作品是根据舞剧《鱼美人》音乐改编。在轻盈的和弦颤音中,引入优美起伏的音乐主题,色彩斑斓的和声运用,变化丰富的调式调性,仿佛水草在水中翩翩起舞,鱼儿在水草中游玩嬉戏,把人们带进一个奇妙美好的水下世界。
2)播放《水草舞》,让学生对乐曲有初步的印象。
由于这首乐曲的音乐的形象很鲜明,海底的水草在海水的缓缓波动下翩翩起舞,所以在欣赏时应充分启发学生随着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身体模仿水草的摇曳。
四、小结
课件9张PPT。水草舞钢琴舞剧《鱼美人》之水草舞
舞剧《鱼美人》首演于1959年,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和杜鸣心作曲,这部舞剧曾分别荣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音乐和舞蹈的“经典奖”,《鱼美人》的故事情节是:海底美丽善良的鱼美人,爱上了人间勤劳勇敢的猎人,但是遭到了凶恶的山妖的阻挠和破坏,在人参老人的帮助下,猎人和鱼美人终于战胜了山妖的魔法,结成一对幸福的伴侣。
《水草舞》是三幕芭蕾舞剧《鱼美人》第一幕第二场中的一段独舞。音乐灵活地吸收了民间音调,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海水中水草的清秀和柔美。全曲为ABA三段式结构。A段的音乐是由开始的4小节为主题核心发展而成的。以四分音符的琶音和十六分音符交织而成的旋律,生动地刻画了水草在水波中摇曳的形象。B段是A段的对比段,是以琶音为基础组成的旋律,在低音乐器上奏出。同时在高音区上配以竖琴和钢片琴切分模进音调,把海水波动的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第三段再现A段水草的音乐形象。最后,尾声部分概括再现了水草摇曳和海水波动的形象。欣赏钢琴演奏技巧
钢琴的演奏技巧十分丰富,可以自如地弹奏各种音阶、半音阶,各种音程的跳动,各种双音、和弦以及各种复杂的乐曲。要想弹奏出美妙的音乐,必须掌握以下几点知识。
1.单音的运用及八度或数个八度的重复。
2.各种音程的双音。
3.各种三音组成的和弦。八度音程重复的(完全重复或不完全重复的)三音和弦。
4.各种四音和弦及四音和弦的八度重复。
5.各种旋律与伴奏的织体。
6.各种类型的对位(复调)结构。
7.各种结构的综合音型。
8.踏板的运用。
9.转调。钢琴是十二平均律乐器,而且不是电子的乐器,所以转调是需要演奏者去操控的。
钢琴的音域宽广,音色洪亮、清脆,富于变化,表现力很强。独奏时,可演奏各种气势磅礴、宽广、抒情的音乐,亦可演奏欢快、灵巧、技巧性很高的华彩乐段;钢琴在乐队中,可发挥巨大的作用。它还经常作为伴奏乐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