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智慧
个性设计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
欣赏《水草舞》
㈡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旋律的表现力,充分感受音乐形象,感受音乐美的意境。
2。初步了解三段体曲式的表现方式
3、培养音乐联想力和想象力。
㈢教材分析:
《水草舞》是三幕芭蕾舞剧《鱼美人》第一幕第二场中的一段独舞。音乐灵活地吸收了民间音调,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海水中水草的清秀和柔美。全曲为ABA三段式结构。A段的音乐是由开始的4小节为主题核心发展而成的。以四分音符的琶音和十六分音符交织而成的旋律,生动地刻画了水草在水波中摇曳的形象。B段是A段的对比段,是以琶音为基础组成的旋律,在低音乐器上奏出。同时在高音区上配以竖琴和钢片琴切分模进音调,把海水波动的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第三段再现A段水草的音乐形象。最后,尾声部分概括再现了水草摇曳和海水波动的形象。
㈣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两首钢琴独奏曲的音乐形象,初步了解三段曲式的表现方式。
㈤课前准备:
音响资料
㈥教学过程:
一、欣赏《水草舞》
1、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乐曲,听后请把你的感受与收获跟大家一起来分享。
2、初听《水草舞》
生1:由钢琴独奏的乐曲。
生2:好象听到了奇妙的水底世界的声音。
生3:乐曲比较优美,有流水的声音。
……
3、师生互动并小结,师简单介绍乐曲《水草舞》的背景。
① 乐曲名叫《水草舞》。
② 是三幕芭蕾舞剧《鱼美人》第一幕第二场中的一段独舞。
③ 音乐灵活地吸收了民间音调,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海水中水草的清秀和柔美。
[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习惯,同时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师生互动,进入音乐欣赏的情境。]
4、复听乐曲《水草舞》
师:请学生说出这首乐曲哪些部分是相同的?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当听到音乐变化时,请你用手势或身体表现出来。
① 播放乐曲,学生随音乐感受并即兴做动作,并能随音乐画出乐曲的旋律线。
② 学生回答提问:
生1:乐曲开头与结尾部分相同。
生2:乐曲中间部分有海水波动、翻滚的声音。
生3:乐曲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
5、师给予肯定评价,强调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讲解三段式。
①介绍三段式:
师:三段式是乐曲的基本形式之一,由三个段落组成。其中第三段与第一段相同或基本相同。第二段具有对比的性质,第三段带有再现性质。
师板书: 图式 A+B+A
②介绍学生以前所听过的三段式乐曲,师随口哼唱举例:《喜洋洋》、《牧童短笛》……
[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充分发挥他们的音乐想象力,直观而形象地掌握音乐新知识,并对钢琴所表现的音乐形象有深刻的印象。]
三、书本小结,作业:
1、根据板书,师生互动进行小结本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在乐曲声中完成书本作业。
3、请学生在课后收集有关钢琴演奏的三段体乐曲,并说说音乐形象。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