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一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物理)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中山一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物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10-26 09: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一段考测验
物理
一 单选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正确)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漫步时的动作时,他可被看作质点
C.虽然地球很大,且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仍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上各个点的运动状态一样,则该物体一定可以看作质点
2. 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作匀速圆周运动,其间最大位移等于____,最小位移等于____,经过周期的位移等于_____,路程等于_____。 ( )
A. 2R,0,, B. 2R,0,,
C. ,0,, D. 2R,0,,
3.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不变
B. 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在逐渐增大,速度不可能逐渐减小
C. 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可能很大
D. 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一定很大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10 m/s,方向沿x轴正方向,经过2 s,末速度变为10 m/s,方向沿x轴负方向,则其加速度和2 s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
A. 10 m/s2;0 B. 0;10 m/s
C. -10 m/s2;0 D.-10 m/s2;10 m/s
5. 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经过2.5s的时间,甲、乙两物体相遇,相遇时它们相对
坐标原点的位移相同
B.经过5s的时间,乙物体到达甲物体的出发点
C.经过5s的时间,甲物体到达乙物体的出发点
D.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二 双选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正确, 全对得4分, 选不全得2分, 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 )
6.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整个过程中,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B. 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C. 整个过程中,C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 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
7.一个物体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s=5t+5t2(位移以米为单位,时间以秒为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这个物体的初速度是2.5m/s
B.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10m/s2
C.这个物体的初速度是5m/s
D.这个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8. 以下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B.在地面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
C.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的下落运动就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如水平抛出的小钢球的运动就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9.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第1秒末,第2秒末,第3秒末的速度之比为1∶3∶5
B.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4∶9
C.由静止开始通过连续三段相等位移内的时间之比为1∶(-1)∶(-)
D.物体下落的第n秒内比第(n-1)秒内的位移多9.8m
10.有一个物体开始时静止在O点,先使它向东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秒钟,使它的加速度方向立即改为向西,加速度的大小不改变,再经过5秒钟,又使它加速度方向改为向东,但加速度大小不改变,如此重复共历时20秒,则这段时间内 ( )
A.物体运动方向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物体一直向东运动
C.物体运动时快时慢 D.物体速度一直在增大
三 填空题(共10分。第11题4分,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正确, 全对得4分, 选不全得2分, 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第12题6分,每空3分)
11. (双选)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通常为50Hz
B. 如果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8s
C. 如果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先密集后稀疏,则说明纸带的速度是由小变大
D. 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220 V电源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在6 V电源上
12.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中,小车拖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从中确定五个记数点,每相邻两个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用米尺测量出的数据如图所示。则小车在C点的速度VC =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平均加速度a =________m/s2.
四 计算题(请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共50分。第13题15分,第14题15分,第15题10分,第16题10分)
13.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 ,加速度为2m/s2 。试求该质点:
(1)第5s末的速度
(2)前5s内的平均速度
(3)第5s内的平均速度
14. 从离地8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
(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
(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15. 高为h=3.2m的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到达地面,如图5所示,问:(g取10 m/s2)
(1)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2)第3滴与第2滴的距离为多少?
16. 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行驶,公路旁边与公路平行有一行电线杆,相邻电线杆间的间隔均为50m。取汽车驶过某一根电线杆的时刻为零时刻,此电线杆作为第1根电线杆,此时刻汽车行驶的速度为5m/s。若汽车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在10s末汽车恰好经过第3根电线杆。试求:
(1)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继续行驶,经过第7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
(3)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运动所用的时间。
中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一物理段考测验答案
一、二选择题答案 (共40分。每小题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C
D
AD
BC
BC
CD
BC
三 填空题(共10分)
11. AC 4分
12. VC =____1.9____m/s, 3分
a =_____2___m/s2 3分
四 计算题(共50分。第13题15分,第14题15分,第15题10分,第16题10分)
13. (15分)
解: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学知识有:
(1)第五秒末的速度:V5=V0+at=10+2*5=20m/s 2+2分
(2)前五秒内的平均速度:
2+2分
(3)第4秒末的速度:
V4=Vo+at=10+2*4=18m/s 2+1分
第五秒内的平均速度:
2+2分
14. (15分)
(1)由 得: 2+2分
(2)第一秒内位移:
1+1分
第三秒末速度 : 1+1分
第四秒内(最后一秒)的位移:
2+1分
(3) 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2+2分
15.(10分)
解:(1)解: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h=3.2m,g=10m/s2
由公式,得: 2+1分
由题目可知滴水的时间间隔 1+1分
(2)第二滴下落的时间是t2=0.6s,位移是h2,第三滴下落的时间为t3=0.4s,位移是h3,第三滴和第二滴之间的距离: 1分
2+2分
16. (10分)
(1)汽车在10s内的位移是:
1分
由于 1分
得 1分
(2)第1根和第7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
1分
根据: 1分
得 1分
(3)汽车从第1根到第7根电线杆的时间是:
1+1分
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运动所用的时间:
1+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