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图序》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荔枝图序》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27 21:2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五年级 语文 上册吉林版荔枝图序 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荔枝产于南方温暖地区,不耐久藏。唐朝时北方人只听说有这样的水果,可是无缘见到真容。白居易曾在四川忠州担任刺史,离开忠州前,他特意邀请画工绘了一幅荔枝图以作纪念。他怕别人看不明白,专门为此写序。预习检查1、朗读《荔枝图序》。
2、认读生字和词语。字词乐园橘 枇 杷 膜
瓤 矣 吏 字词乐园帷 酪 字词乐园左窄右宽的字:橘 枇 杷 膜
瓤:“襄”笔画多,宜紧凑,右部捺伸展。
矣:上小下大,“矢”第二
横长,撇、捺伸展。
吏:“口”宽扁要,竖撇过
口下方撇出
字词乐园壳kéqiào脑壳脱壳多音字:字词乐园帷盖 乐天 醴酪
荣 丹 缯 华字词乐园帷盖:车的帷幕和篷盖。
醴酪:酒浆。
荣:形容词用作动词,开花。
缯: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词语解释:课文详解一、导入新课 荔枝由于色香味俱佳,被称为果中珍品,也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和赞美。苏轼在58岁时第一次吃到荔枝,所以赞叹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是苏轼眼中的荔枝,那么白居易眼中的荔枝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一起来感受着一人间美味。 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1、默读课文:用勾画圈点的方式进行。目的是扫清词语障碍,帮助理解大意。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2、结合注释和出示资料,自主了解文章大意。词义诠释:
大略:大概,大体上。
彼:那,那样。
去:离开,这里指香味消失。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词类活用:
荣:形容词用作动词,开花。
图:名词用作动词,画图。
书:名词用作动词,书写。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3、探究难句(1)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大体上像上面说的那样,实际的情况却超过了它们。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2)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南宾郡的太守乐天,让官画工画成一幅荔枝图,并写上这篇序,这是为了告诉没有见过(荔枝)的人以及虽然见过但不是在摘下三天以内见过的人看的。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4、合作探究,赏析品味。A、作者为了说明荔枝的特征,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打比方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B、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顺序?详写了哪一部分?是叶、花、还是果实?由整体到部分;由外到内。果实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C、作者写作此序的目的是什么?(找出相应语句)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是为没见过荔枝,或虽然见过但还没有看到摘下三天以内的荔枝的人们写的。)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5、看图片,品语言,用文中最恰当的句子来概括图片内容。①树形团团如帷盖 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②朵如葡萄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③实如丹,壳如红缯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④核如枇杷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⑤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⑥浆液甘酸如醴酪图解结构荔枝图序荔枝的特点变化作序缘由整体到部分 产地 树形树叶 花朵果实—朵、核、壳、膜、瓤肉、浆液
(从外到内)概括主题 本文是一篇咏物小品,是作者为画工所绘的荔枝图写的一篇序。序文紧扣“荔枝”详细介绍了荔枝的形、色、香、味等特点,为我们展示了荔枝独特的风采,表达了作者对荔枝的喜爱之情。写法点拨 巧用打比方
打比方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和比喻的修辞类似。拓展提升与荔枝有关的古诗 过华清?宫绝句??????????
??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心灵感悟 一篇简短的文章,恰当运用了形象的比喻,使荔枝的形、色、香、、味、味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可触可感。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比喻的神奇效果。随堂练习1、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这是为了告诉没有见过荔枝的人及虽然见过却没看到它三天内变化情况的人。荔枝的叶子像桂树叶,冬天青色;花像橘,春天开花;随堂练习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朵如(   ),核如( ),壳如( ),膜如( ),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葡萄红缯枇杷紫绡作业1.背读课文。 2.抄写生字和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