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侨中 13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文档属性

名称 台山侨中 13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10-25 17:51:00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比较运动快慢的方式方式1. 距离一定,时间越少,运动越快

例如:在雅典奥运会上的110米跨栏中,谁先跑到终点,即谁用时最少,谁最快.我国运动员刘翔用时最少,得到了金牌.方式2. 时间一定,位移越大,运动越快

相同位移——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位移以上两种不同的方式都可以用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总结如下:问题:
以上是我们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共同的标准来同时衡量这两种方式?我们在初中学过电功率,若做功为w,时间为t,则表示用电器做工的快慢的电功率p为
p=w/t
单位时间内做工越多,说明做功越快。我们现在也采用同样的方法求单位时间内物体的位移,若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说明运动的越快.例:甲乙运动员沿直线向前跑,甲4秒跑了32米,乙3秒跑了30米,问谁跑的快?
解: 甲每秒跑 32÷4=8米
乙每秒跑 30÷3=10米
∵8米<10米,所以乙运动员跑的快.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物理中引入了一个物理量--------速度
定义:速度v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符号: v v=s/t
单位: m/s km/h cm/s
速度的矢量性:
﹡方向: 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大小: 等于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8秒的时间内从东往西移动了24米,其速度为多少?巩固练习:解:运动的速度v=s/t=24/8=3m/s
方向为从东向西.你了解以下物体的速度吗您会形容物体运动快慢吗?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一段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是恒定的,可以由S/t求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用这个速度可以描述整个匀速直线运动.
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s内通过的位移是8m,第2s内通过的位移是20m,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0m,第4s内通过的位移是10m。
(1)汽车做什么运动?
(2)分别求出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的速度为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我们引入平均速度的概念:
1,定义: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s和所用时间t的比叫做这段位移(或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s内通过的位移是8m,第2s内通过的位移是20m,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0m,第4s内通过的位移是10m。
试计算:
(1)最初2s的平均速度
(2)中间2s的平均速度
(3)后3s的平均速度
(4)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答案: 14 m/s 25 m/s 20 m/s 17 m/s说明:
对于变速直线运动,每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不一样,所以必须指明是哪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只能大概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要知道物体在各个位置或时刻的运动快慢,才能准确的描述变速直线运动,这就要我们必须知道什么叫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即时速度)定义:瞬时速度指的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瞬时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速率的测定——速度计速度计(STS) ??? 1、轿车中常见的速度计能直接读出车辆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瞬时速率。
根据图中指针指示的读数可读出瞬时速度大小,图中下部的数码显示的是本次行车的路程,上部数码显示的是该车行车总的里程数。                巩固练习1、试判断下面的几个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
a.子弹出枪口速度是800m/s,以790m/s的速
度击中目标
b.汽车从甲站开往乙站的速度是40㎞/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h
d.小球第3秒末的速度是6m/s
e.汽车速度计上指示着速度60㎞/h
f.路口路标上写着15㎞/h
答案: b答案:1.2cm/s;0.8 cm/s; 1. 0cm/s答案:2、24 m/s; 3、0.167 m/s课件7张PPT。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同步练习1.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C  2.试判断下列几个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
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800 m/s
B.小球第3 s末的速度6 m/s
C.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40 km/h
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72 km/hC 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A.35 km/h B.40 km/h
C.45 km/h D.50 km/hC 4.一个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 s末的速度为9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  10.2 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9 m/s B.9.6 m/s?
C.10 m/s D.10.2 m/sC 5.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3.75 m/s B.12.5 m/s
C.12 m/s D.11.75 m/sC 二、非选择题 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是10 m/s,他在各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 m/s,瞬时速度是______ m/s. 2.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 s内通过8 m,第2 s内通过20 m,第3 s内通过30 m,第4 s内通过10 m,则此汽车最初2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中间2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10 10 14 5 17 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第1 min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第2、3 min内的平均速度为6 m/s,第4 min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第5 min内的平均速度为13 m/s,则汽车在这5 min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3.一物体做单向运动,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1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m/s,另一物体也做匀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1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m/s.8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台山市华侨中学高一备课组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
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
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1、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学生在学生过程中掌握用数学工具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
由简单的问题逐步把思维迁移到复杂方向,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简单到复杂。
教学重点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区别
教学难点
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
教学方法
类比推理法
教学用具
有关数学知识的投影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质点的各式各样的运动,快慢程度不一样,那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速度是描述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3、知道瞬时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同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二)学生目标完成过程
1、速度
提问:运动会上,比较哪位运动员跑的快,用什么方法?
学生:同样长短的位移,看谁用的时间少。
提问:如果运动的时间相等,又如何比较快慢呢?
学生:那比较谁通过的位移大。
老师:那运动物体所走的位移,所用的时间都不一样,又如何比较其快慢呢?
学生: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来比较,就找到了比较的统一标准。
师:对,这就是用来表示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在初中时同学就接触过这个概念,那同学回忆一下,比较一下有哪些地方有了侧重,有所加深。
板书:速度是表示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用v=s/t表示。
由速度的定义式中可看出,v的单位由位移和时间共同决定,国际单位制中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常用单位还有km/h、cm/s等,而且速度是既具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即矢量。
板书:
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2、平均速度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是相等的,那v=s/t是恒定的。那么如果是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那又如何白色物体运动的快慢呢?那么就用在某段位移的平均快慢即平均速度来表示。
例:百米运动员,10s时间里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
学生马上会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师:对,这就是运动员完成这100m的平均快慢速度。
板书:

说明:对于百米运动员,谁也说不来他在哪1秒破了10米,有的1秒钟跑10米多,有的1秒钟跑不到10米,但它等效于运动员自始至终用10m/s的速度匀速跑完全程。所以就用这平均速度来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但这个=10m/s只代表这100米内(或10秒内)的平均速度,而不代表他前50米的平均速度,也不表示后50米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
例:一辆自行车在第一个5秒内的位移为10米,第二个5秒内的位移为15米,第三个5秒内的位移为12米,请分别求出它在每个5秒内的平均速度以及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
学生计算得出:
由此更应该知道平均速度应指明是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瞬时速度
如果要精确地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应怎样描述呢?那就必须知道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程度,这就是瞬时速度。
板书:瞬时速度:运动的物体在(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比如:骑摩托车时或驾驶汽车时的速度表显示,若认为以某一速度开始做匀速运动,也就是它前一段到达此时的瞬时速度。
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即物体在这一位置的运动方向,所以瞬时速度是矢量。通常我们只强调其大小,把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为速率,是标量。
4、巩固训练:(出示投影片)
一物体从甲地到乙地,总位移为2s,前一s内平均速度为v1,第二s内平均开速度为v2,求这个物体在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师生共评:有的同学答案为这是错误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要严格按照平均速度的定义来求,用这段总位移与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也就只表示这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三、小结
1、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2、平均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3、瞬时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4、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
拓展:
本节课后有阅读材料,怎样理解瞬时速度,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请看一下,这里运用了数学的“极限”思想,有助于你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四、作业P26练习三3、4、5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