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找到并记住战国七雄的名称,主要战役,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认识改革的作用。
3.通过阅读教材及图片,了解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功能,记住修建人物、意义,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学习内容】
问题一、战国七雄。阅读教材31-32页及图片,回答问题
1.形成(1)春秋之后,我国进入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指的是从___________年至____________年。(2)战国初年,晋国被____、____、____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3)战国时期,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也更少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2.社会状况(1)战争特点:七国之间战争的________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________广,持续________长。
(2)著名战役:发生了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著名战例。
(3)战争结果: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其他几国逐渐衰落。地处西部的________,实力逐渐强大,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问题二、商鞅变法。阅读教材31-32页及图片,回答问题
1.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2.目的:__________,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时间: 、人物:
4.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军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阅读教材31-32页及图片,回答问题
1.时间:________年
2.人物:秦国蜀郡太守__________
3.地点:成都附近的__________。
4.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5.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水运。
6.影响: 。
四、【学习诊断】
1、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2、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A.迁都洛阳 B.重农抑商 C.奖励军功 D.严明法令
3、修筑于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长城
4、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战国历史的是( )
A.商鞅变法 B.长平之战 C.楚庄王称霸中原 D.合纵与连横
5、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 加强刑罚 B. 奖励生产 C. 推行县制 D. 奖励军功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达标案
时间:10分钟 分值: 总分1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
1.下列战役中,属于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的是 (?? )①城濮之战?? ②涿鹿之战? ③围魏救赵?? ④长平之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农业技术的进步C.水利工程的兴修D.农业产量的提高
3.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是(?? )A.秦穆公B.齐桓公C.楚庄王D.秦孝公
4.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生产粮食布帛的人,可免徭役 C.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D.建立郡县制
5.2012年春,云南、重庆、四川、湖北、宁夏等多个省市再次发生持续重大干旱,凸显了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我国古代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曾经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这一水利工程修建于(?? )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D.汉朝?
6、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其中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的社会改革是
A.尊王攘夷 B.百家争鸣 C.实行分封制 D.商鞅变法
二、材料分析题:(共4分)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1)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1分)
(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理由是什么?(2分)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答案:
学习诊断:D A A C D
达标案:C A D D B D
材料题:(1)秦国 (2)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 理由:废除了贵族世袭特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