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2张PPT。沪粤版 八年级上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现象
2、了解凹面镜和凸面镜以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学习目标新知导入 小猫照镜子。镜子里为什么会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呢?表面
光滑的
平的
能成像的
新知讲解一、什么是平面镜
问题:观察一下桌子上的平面镜,你有什么发现?用手摸一摸,平面镜表面有什么特征?
看一看,平面镜中有什么?
1、平面镜:生活中常用的反射面为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从平面镜中能观察到物体的像。
2、平面镜的示意图3、生活、生产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可以被看作是平面镜。穿衣镜练习健美操用的大平面镜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镜中的像与镜前的物体有怎样的关系?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同学们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脸,思考下列问题:
(1)脸和脸的像大小相等吗?
(2)眨右眼时,平面镜中的像也眨右眼吗?
脸和脸的像大小相等
平面镜中的像是眨左眼1、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A、你认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B、像与物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C、像的大小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变化吗?
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试验:(1)直接用平面镜能找到像的位置吗?怎么办?(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3)如何确定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是否相等?(4)如何确定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6)实验中需要记录哪些数据?(5)实验中平面镜应如何放置?
“在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因为玻璃板像平面镜一样反射成像;透过玻璃看到后面的蜡烛;便于找到像的位置。(1)直接用平面镜能找到像的位置吗?怎么办?(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实验时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玻璃板后放一支同样未点燃的蜡烛,移动玻璃板后面未点燃的蜡烛,直到从玻璃板前看到后面的蜡烛跟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3)如何确定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是否相等? 取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直到从玻璃板前看到后面的蜡烛跟前面蜡烛的像是否完全重合, (4)如何确定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用刻度尺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6)实验中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5)实验中平面镜应如何放置? 竖直放置实验器材:平板玻璃、刻度尺、蜡烛、火柴设计表格:5、实验步骤①在一张纸的中间画一条线,线上竖直立一块玻璃板(玻璃板与线重合)作为平面镜。②实验时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玻璃板后放一支同样未点燃的蜡烛,移动玻璃板后面未点燃的蜡烛,直到从玻璃板前看到后面的蜡烛跟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④重复上述过程,再测一组数据。⑤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③在纸上记下物和像的位置,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6、进行实验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6、结论注意:虚像和实像的区别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是实像,例如:小孔成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是虚像,例如:平面镜成像
虚像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实像虚像SS1 从点S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看起来觉得这此光线好像是从
它们在镜后延长线的交点S1射来的,跟S1处真有一光源时产生的感觉一样, S1就是S点在镜中的像。虚像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7、实验讨论:(1)实验环境应选择较亮还是较暗的环境?(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什么?较暗的环境,目的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实验中用厚玻璃板好还是薄玻璃板好薄玻璃板好,厚玻璃板有可能出现两个不重合的虚像(4)选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的原因是什么?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5)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对实验有什么影响?物与像不能完全重合,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找不到像(6)刻度尺的作用是什么?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7)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什么?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三、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SS1 作图方法
1、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例题: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A’B’1、作垂线
2、取等距离
3、画虚像 1、平静的水面、光亮的金属、平板玻璃都能够看做是_______,在平静的300m深的海面上空1000m高处有一只海鸥飞过,该海鸥在海中的像到海面的距离是_______m。
2、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决定于( )
A、镜面的大小 B、物体的大小
C、观察的角度 D、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1000B课堂练习 2、身高1.6米的同学站在学校的平面镜前1米的地方,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当他向镜面移近0.5米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 _______ 。像的高度是________。1米1米1.6米
3、小明同学身高1.65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处,
他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__ m; 像与镜面相距_________ m; 像与他相距_________ m; 若他向平面镜靠近,像的大小将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若他以0.5m/s的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像以_____m/s的速度_______(远离、靠近)平面镜。1.652 4不变0.5靠近5.如图所示,A'O'是A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画出平面镜的位置来.??4.画出下图在平面镜中的像.O'A'6、(2017?襄阳)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
B.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物体在镜中成的是实像
D.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C (一)用来成像——主要是用来观察眼睛不能直接看到的物体,如自己的面容、姿势、口腔内牙齿等 。四、平面镜的应用
潜望镜利用两个与水平面成45°夹角,且互相平行的平面镜对光的反射,使海底的人可以看到海面的情况。(二)平面镜的作用: 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 五、各种面镜
(一)凸面镜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一部分的镜子叫做球面镜1、定义:利用球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镜 子2、对光在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汽车观后镜弯道观察镜利用凸面镜可以观察到更大的范围.3、应用(二)凹面镜1、定义:利用球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镜 子2.对光的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太阳灶3、应用可以把平行的光会聚在一点上 可以把光变成平行光应用:手电筒,汽车灯,探照灯的反光装置平面镜的对称美拓展提高1、【2017.黔西南】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
B.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
C.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
D.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D2、(2017?无锡)请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经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3、(2017?衡阳)如右下图所示,A'B'是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4、(2017?宜昌)竖起的墙面上有一块面镜MN,小女孩站在平面镜前,她的脚前有一枚硬币(如图中点A所示),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女孩看到硬币的像的光路图. (2017?邵阳)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该选择_____。选填“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
(2)点燃蜡烛 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 A 的像,把与 A 完全 相同的蜡烛 B 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蜡烛 B 与像完全重合, 说明像与物 。
(3)移开蜡烛 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在光屏上接收不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30.(每空 2 分)
(1)薄玻璃板 (2)等大(大小相等或大小相同) (3)虚5、(2017?齐齐哈尔)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
未点燃 等效替代法(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___.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虚不变不变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为正立的虚像。
二、平面镜的应用
三、凸面镜和凹面镜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为正立的虚像。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作业布置课本59页到60页1、2、3、4、5题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单元
学科
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现象
2、了解凹面镜和凸面镜以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学习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确定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通过“等效替代”法研究虚像与物的关系,体会到科学方法的神奇和成功的喜悦
5、通过了解平面镜和球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重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探究过程。
难点
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小猫照镜子。镜子里为什么会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呢?
学生观察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平面镜
探究活动一:平面镜本身的特征
a.〈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桌子上的平面镜,你有什么发现?用手摸一摸,平面镜表面有什么特征?
b.〈进行实验〉摸一摸:平面镜表面怎么样? 看一看:平面镜中有什么?
c.〈结论〉:生活中常用的反射面为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从平面镜中能观察到物体的像。
镜中的像与镜前的物体有怎样的关系?
2. 探究活动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1、学生观察教材图3—26图讨论下面的问题,哪一幅是这位同学的像,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2、再次体验平面镜成像:把铅笔放在平面镜前远、近不同的位置,观察镜中的像,讨论
A、你认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B、像与物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C、像的大小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变化吗?
小结:关键是确定像的位置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请两位同学到讲台上操作,其他同学观察,并出注意、想办法
初次尝试: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前,观察平面镜中的像,尝试确定像的位置。
再次尝试:换用玻璃板做上面的实验,再借助一只蜡烛,来确定镜后像的位置。
2、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实验步骤,并完成下面问题
(1)、平面镜应如何放置? (2)、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3)、怎样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4)、实验中要点燃哪只蜡烛?
3、学生按照课本中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多媒体展示)
实验结论: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结合平面镜成像,介绍虚像和实像
巩固提升
练习:
1、身高为1.70米的同学距平面镜1米,那么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 ______米;若他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017?襄阳)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
B.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物体在镜中成的是实像
D.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
3.(2017?六盘水)如图所示,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三)、平面镜的应用
1、多媒体演示:房间里装饰的平面镜、牙医用的小平面镜、精密仪表,指针后面刻度盘上有一小块平面镜,保证观察者的视线与刻度盘平面垂直,以减小读数误差。
2、多媒体演示:潜望镜的光路
(四)、各种面镜
1、学生活动:学生对着不锈钢勺子的凹面和凸面观看自己的像。
2、教师介绍:什么是凹面镜和凸面镜
演示实验:凹面镜和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小结:
巩固提升
1.【2017.黔西南】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
B.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
C.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
D.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答案】D
2、(2017?无锡)(1)请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经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3.(2017?衡阳)如右下图所示,A'B'是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4.(2017?宜昌)竖起的墙面上有一块面镜MN,小女孩站在平面镜前,她的脚前有一枚硬币(如图中点A所示),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女孩看到硬币的像的光路图.
5.(2017?齐齐哈尔)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 未点燃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 等效替代法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虚 (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不变 .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 不变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了解什么是平面镜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了解平面镜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
课堂小结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为正立的虚像。
二、平面镜的应用
三、凸面镜和凹面镜
板书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为正立的虚像。
二、平面镜的应用
三、凸面镜和凹面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