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上人教版1小数乘法解决问题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五年级上人教版1小数乘法解决问题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9-28 19:0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一单元:小数乘法解决问题(第2课时)一、联系生活,提出问题收费标准:3 km以内7元;
超过3 km,每千米1.5元。
(不足1 km按1 km计算)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收费标准:3 km以内7元;
超过3 km,每千米1.5元。
(不足1 km按1 km计算)(1)收费标准分两段计费。
前段:3 km以内
后段:超过3 km部分
(2)超过3 km部分,不足1 km要按1 km计算,
也就是要用“进一法”取整千米数。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解法一:分段计算
前段里程:3 km 应付车费:7元
后段里程:4 km 应付车费:1.5×4=6(元)
(每千米1.5元)
总共应付车费: 7+1.5×4
=7+6
=13(元)
答:这位乘客应付车费13元。解法二:先假设再调整
假设:全程7 km都按每千米1.5元计算
1.5×7=10.5(元)
前段3 km少算:7-1.5×3=2.5(元)
实际应付车费:10.5+2.5=13(元)

答:这位乘客应付车费13元。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调整收费标准:3 km以内7元;
超过3 km,每千米1.5元。
(不足1 km按1 km计算)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行驶里程
8.4 km行驶里程
9.8 km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分段计算
7+1.5×6
=7+9
=16(元)先假设再调整
1.5×9=13.5(元)
7-1.5×3=2.5(元)
13.5+2.5=16(元)行驶8.4 km7+1.5×7
=7+10.5
=17.5(元)1.5×10=15(元)
7-1.5×3=2.5(元)
15+2.5=17.5(元)行驶9.8 km行驶里程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回顾:
(1)我们刚才解决的实际问题都具有什么特点?
特点:分段计费
(2)这些问题我们是怎样解决的?
方法一:分段计算
方法二:先假设再调整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反思:用“分段计算”解决分段计费问题
行驶6.3 km:7+1.5×4=13(元)
行驶8.4 km:7+1.5×6=16(元)
行驶9.8 km:7+1.5×7=17.5(元)
(1)观察上面的解答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应付车费=7+1.5×(总里程-3)
(2)为什么总是用7元去加后段里程的车费?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反思:用“先假设再调整”解决分段计费问题
1.5×7=10.5(元) 7-1.5×3=2.5(元) 10.5+2.5=13(元)
1.5×9=13.5(元) 7-1.5×3=2.5(元) 13.5+2.5=16(元)
1.5×10=15(元) 7-1.5×3=2.5(元) 15+2.5=17.5(元)
(1)观察上面的解答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应付车费=1.5×总里程+2.5
(2)为什么总是用假设车费再加上2.5元?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一般方法(规律):
方法一:分段计算
应付车费=7+1.5×(总里程-3)

方法二:先假设再调整
应付车费=1.5×总里程+2.5↑
前段↑
后段↑
假设↑
调整1.观察表中的数据,你发现行驶里程与出租车费之间
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拓展:
你能完成下面的出租车价格表吗?7778.51011.51314.51617.5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拓展:
你能完成下面的出租车价格表吗?7778.51011.51314.51617.52.应用出租车价格表解决问题。
(1)妈妈坐出租车行驶了7.2 km,应付车费多少钱?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拓展:
你能完成下面的出租车价格表吗?7778.51011.51314.51617.52.应用出租车价格表解决问题。
(2)王叔叔乘坐出租车,下车后付了16元车费,他
至少乘坐了多少千米?至多呢?三、实践应用,内化提升7.五(1)班35名师生照相合影。每人一张照片,一
共需付多少钱?三、实践应用,内化提升8﹡. 某地打固定电话每次前3分钟内收费0.22元,超
过3分钟每分钟收费0.11元(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
算)。妈妈一次通话时间是8分29秒,她这一次通
话的费用是多少?三、实践应用,内化提升9﹡. 邮局邮寄信函的收费标准如下表。(1)小亮寄给本埠同学一封135 g的信函,应付邮费
多少钱?三、实践应用,内化提升9﹡. 邮局邮寄信函的收费标准如下表。(2)小琪要给外埠的叔叔寄一封262 g的信函,应付
邮费多少钱?三、实践应用,内化提升9﹡. 邮局邮寄信函的收费标准如下表。(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1.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本单元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