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山中学物理导学案(九年级上)2010-10-22
单元检测 编号:主备:付成锋 审核: 王洪梅
一、填空题
1、验电器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有甲乙两验电器,甲带制度化,乙不带电,当用导线把甲乙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方向是从______,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2、简单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组成。电源是把_____能转化为___能;用电器是把__能转化为______能
3、电流是____定向移动形成的;物理学中规定____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电路中电流是从电源___极经用电器流向___极。
4、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__ ___V,家庭电路的电压为_____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______ V。
5、在进行英语听力测试时,各考场的有线扬声器是同时开播,也是同时停播的.它们的连接方式是______联,原因是它们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独立工作.
6、一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30Ω 2A”字样,它表示的物理含义是:
(1) ;(2) 。
7、某同学用两个量程的电压表(0~3V和0~15V)测量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的电压时,记录的电压为10V,他出现的错误的原因是 ,实际电压是 V。
8、如图3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要使电阻R1、R2并联,甲表是 、乙表是 。(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
9、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是1.2A,电流表A2的示数是0.4A,则通过灯L1的电流是 A,通过灯L2的电流是 A.电流表A1测量的是 电流
二、选择题
1、把一个轻质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吸引,则这个小球( )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
2、比较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接入电路前要估计测量值的范围,来选定量程
B.接入电路时都要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C.接入电路时都严禁将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D.使用前都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4、关于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它们没有电阻 B.导体和绝缘体的电阻大小只跟材料有关
C.将一根铜导线均匀拉长后,其电阻变大 D.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铝导线的电阻小
5、如图5所示,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使滑片向左端滑动时,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连入电路的接线端是: ( )
A. A和C B. C和D C. A和B D. B和D
6、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 L1发光,L2不亮 B. L1烧坏
C.电池被烧坏 D.L2烧坏
7、使用电压表时,小明把电压表接成了如图7所示的电路.
当闭合开关时所发生的现象是: ( )
A.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 B.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
C.灯泡亮、电压表有示数 D.灯泡亮、电压表无示数
8、关于图中的实物连接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L1和L2是串联 B. L1和L3是串联
C. L1、L2、L3是串联 D. L1、L2、L3是并联
9、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实验时,误把电路中电流表并联在电灯L2的两端,这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A.两灯亮度不变 B. L1不会发光
C.两灯都不亮 D.L2不会发光
10、保密室有两道门,只有当两道门都关上时(关上一道门相当于闭合一个开关),值班室内的指示灯才会发光,表明门都关上了.下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11、教室里投影仪的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必须用风扇给予降温.为了保证灯泡不被烧坏,要求:带动风扇的电动机启动后,灯泡才能发光;风扇不转,灯泡不能发光.则图所示四个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三、实验探究与作图
1、水果含有果酸。如图所示在水果中插入两片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就组成了一个水果电池。某科学兴趣小组对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
(1)在水果中插入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并保持两块极板之间的距离、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不变,用电压表直接测量两块极板之间的电压,结果如下表:
铁——锌 铁——铜 铜——锌
果 0.55伏 0.60伏 0.95伏
梨 0.40伏 0.50伏 0.90伏
菠萝 0. 50伏 0.55伏 1.00伏
橙 0.70伏 0.78伏 1.05伏
①画出这个实验的电路图;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上述条件下,从金属活动性顺序看,所选用的两块极板材料之间的 _ 越大,水果电池的电压越大;并且水果电池的电压还与___ 有关;
(2)若该小组的同学选用一只橙子并用铜一锌做极板,研究水果电池的电压跟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时,应控制 ___ 不变;
(3)关于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你还可以研究的问题是 ______ 。(写出一个)
2、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1)实验室中有一铭牌上标有“20Ω 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如图18所示.若要把它其中的两个接线柱连接到电路中去,共有 种接法;“20Ω”指的是 接线柱间的电阻值,“2A”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再给电源、小灯泡、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请在图19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灯泡变暗.(3)如果你还想知道电路中电流值的改变情况,需在电路中再 联一个电流表,并增加 根导线.
3、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电路.
⑴在连接电路时发现,还缺少一个元件,他应该在电路中再接入
的元件是 .
⑵为粗略判断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观察 .
⑶另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小明的电路作了如下的改进:甲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乙在原电路中串联接入电流表.你认为 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理由是 .
4、如图所示是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木板上有两条长度与横截面积均相等的金属丝。AB是镍铬合金丝,CD是锰铜丝。这个实验装置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与 是否有关。如果将金属丝CD换为镍铬合金丝,其长度等于金属丝AB的二分之一,横截面积与金属丝AB相等,那么这个实验装置可探究导体电阻与 是否有关。
5、在阅读有关“超导现象”资料之后.小宇同学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问题: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吗 于是小宇设计出如图15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缓慢给线圈加热。实验过程中,采用镍铬合金、康铜合金、锰铜合金制作的线圈各做了一次。
(1)观察到随着线圈的温度升高,灯泡渐渐变暗,电流表的示数 。
(2)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
(3)小宇为什么要采用镍铬、康铜、锰铜各做一次? 。
(4)在家庭电路中,刚打开电灯时,灯泡容易烧坏,原因是: ( )
A.刚开灯时灯丝的温度低、电阻小、电流小; B.刚开灯时灯丝的温度低、电阻小、电流大
C.刚开灯时灯丝的温度低、电阻大、电流小; D.刚开灯时灯丝的温度高、电阻大、电流小
导线情况 灯泡亮度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铜 1 1 亮
铁 1 1 较亮
镍铬丝 1 1 较暗
6、小华通过调查发现,人们选择电线时都尽可能选择铜线,并且要较粗的,都是从电阻的角度来考虑的,于是他想导体的电阻是否与导体的 和 有关,他设计并完成了实验,填写到右表.观察右表并回答:
(1)通过对该表格的分析只能得出导体的 电阻与 有关。
(2)如果要知道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在导线选择上应选取 和长度相同,
而 不同的导线。
7、在图12中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各元件连接起来,并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要求:①电动机与电灯并联;②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③滑动变阻器控制灯泡中的电流,滑片P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④电压表测电动机两端的电压;⑤电流表测总电流(大于0.6A)
8、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的实验,图中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____(填“甲电阻”、“乙电阻”或“干路”)的电流,为了测量乙电阻的两端的电压,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接入电路中.
9、如图,L是灯泡,且两灯均正常发光,请在“○”?处画上电流表或电压表,且使两灯都发光。
图19
+
-
A
B
C
图18
C D
A B
图12
图15
a
b
图5
图7
S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