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 2 章《观察生物》综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 2 章《观察生物》综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9-28 14:3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科学阶段测试卷
第 2 章《观察生物》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科学课后,有几位同学争论不休,争论的话题是“课桌是木材做的,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观点,哪位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
A.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材料是树木 B.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木材是由细胞构成
C.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会动 D.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能呼吸,不能繁衍
2.2015年10月8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由于发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而获诺贝尔奖。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作臭蒿和苦蒿,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子互生呈暗绿色。花期6~7月,果期9~10月。请你判断青蒿属于(  )
A.藻类植物   B.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   D.蕨类植物
3.尽管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是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生命活动的特征都大同小异。因为它们都是由共同的基本单位所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质
4.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结构是(  )
A.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壁 B.草履虫体内的叶绿体
C.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外壳 D.白菜叶肉细胞的叶绿体
5.小明在山上发现了一种奇异的花。经专家证实,这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幽灵之花”,学名水晶兰。水晶兰习性独特,只适宜于特定气候环境,一生经历种子发芽、生长到开花、结果等过程,据此在生物分类上应属于下列哪类生物(  )
A.被子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蕨类植物
第5题图
6.使用检索表对水稻、葫芦藓、肾蕨、松树和花生五种植物作如图所示分类,乙中除了水稻外,还有(  )
A.葫芦藓 B.肾蕨 C.松树 D.花生
7.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常有压碎装片的现象发生,下表是对不同学习小组装片压碎情况及原因的调查统计结果。则通过此表归纳出的装片压碎原因应为(  )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操作结构
低/高倍镜 





镜筒状态
下落中
反复中,
下落时
下落中
下落中
反复中,
下落时
粗/细准焦
螺旋





A.用低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 B.用低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
C.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 D.用高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
8.如图中鸟儿“举家迁徙”的无奈之举,它告诉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B.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C.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D.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9.下列依次属于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一组是(  )
A.神经系统、心脏、血液、衣藻 B.运动系统、果实、花、甘薯
C.呼吸系统、种子、茎、鸭蛋 D.消化系统、肝脏、萝卜、香菇
10.黄河口水稻、西宋蜜桃、新户冬枣、渤海湾紫菜都是东营的知名品牌。关于如下图中四种植物共同点(阴影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用种子繁殖 B.都含有叶绿素
C.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D.都是高等植物
11.有着“植物大熊猫”和世界上最长寿树种美称的红豆杉,成为世博会中国馆珍稀植物展出品种。红豆杉因其种子成熟时假皮呈红色得名。从植物分类上看,红豆杉属于(  )
A. 被子植物 B. 裸子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苔藓植物
12.小华吃西瓜时不小心把一些西瓜子吞进肚子里了,最终这些西瓜子会随粪便排出体外。这些西瓜子在小华体内经过的部位依次是(  )
A.口腔→咽→小肠→胃→大肠→肛门 B.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胃→大肠→小肠→肛门 D.口腔→咽→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13.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细胞的像在视野的右上方,若要使细胞的像在视野中央,应将装片移向(  )
A.左下方 B.右上方 C.正上方 D.正下方
14.某同学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在其他相关因素均相同的情况下,该同学用两个不同物镜观察同一张血涂片,结果观察到乙视野比甲视野明亮。下列相关叙述最合理的是(   )
A.若玻片往右移,甲中的物像往右移而乙中的物像往左移
B.乙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甲中均可观察到
C.观察到甲中的红细胞比乙中的红细胞大
D.若乙中的物像很模糊,则直接转换成甲,物像就会变清晰
15. 用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观察同一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少的是( )
选项
A.
B.
C.
D.
目镜

10×
15×
20×
物镜

40×
10×
45×
16. 下列结构中,全部属于器官的一组是( )
A. 根、胃、叶肉、肾、心脏 B. 血液、小肠、平滑肌、花、果实
C. 花、果实、种子、肾、心脏 D. 种子、肾、肌腱、胃、肠
1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细胞结构上看,“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种现象主要取决于细胞质
B. 切开橙子,流出酸甜的橙汁,它来自细胞中的细胞核
C. 蝙蝠是哺乳动物,其最大特征是胎生、哺乳
D. 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组织都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
18. 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尖细胞的结构中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而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中没有
B. 茎尖分生组织细胞进行分裂时,产生的新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是一样的
C. 分布于动物和植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都属于保护组织
D. 草履虫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这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19.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银杏、苏铁和雪松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面均有果皮包被
B.海带和紫菜都是藻类植物,它们依靠其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C.卷柏的根、茎、叶内有输导组织,所以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
D.油菜和发菜都是利用种子进行繁殖,这是它们更适于陆地生活的原因
20.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
B.生物体通过细胞分化,细胞之间逐渐发生了稳定的差异
C.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
D.生物体的生长可以只依赖细胞的分裂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2分)
21.生活中的物体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22.小明从市场里买回来几个番茄,并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
(1)他切开一个番茄,有许多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是番茄的____________,它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
(2)取另外一个番茄,用开水烫过后撕下一层薄薄的表皮,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排列紧密,这层表皮属于__________组织;表皮以内的部分是果肉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比较薄,且排列分散,属于__________组织。
(3)切开果肉,发现里面有一些白色的“筋络”,取一条“筋络”,洗去果肉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轻轻一压,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中的细胞一个个上下连接,且中间的细胞壁上有许多的小孔,你估计这部分结构可能是__________组织。
(4)根据以上的观察,小明得出结论:番茄是一个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__________。
23.根据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____,原因是植物细胞具有液泡、 和 。
(2)图中结构①的功能是 。
(3)植物细胞中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
24.花菜、甘蔗、西瓜、韭菜和萝卜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蔬菜或水果。上述五种植物中,主要食用其叶的是 ;主要食用其茎的是 ;主要食用其根的是 ;主要食用其花的是 ;主要食用其果实的是 。
25.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    、    和    的结果。
26.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是     ,种类最多的动物是    ,最低等的动物
是     。
27.我们根据动物体内有无 ,可将动物分成 和 ,其中脊椎动物可分为五大类:(1)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的的是:_____________; (2)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卵生的是:_____________;(3)体表有鳞片或甲,适应陆地生活,卵生,的是:_____________; (4)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上陆生活,用肺呼吸的是:____________; (5)体表有鳞片,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的是: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 28分)
28.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1分)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O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表达和交流。
29.我们学校的同学发明了一种微生物催腐剂(含腐生细菌),该催腐剂的推广使用有助于解决由焚烧秸秆、稻草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地肥力下降等问题。某同学为探究腐生细菌对植物落叶的分解作用,将经过灭菌处理的落叶分成甲、乙组,按下表设计,浇上等量的蒸馏水,放在无菌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并得到如下实验现象:
组别
腐生细菌
温度/℃
实验现象


25
第25天落叶还没变化


25
第25天落叶完全腐烂
(1)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实验时,甲、乙、丙三组所取的落叶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从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0.刘洋同学想通过实验来探究活细胞的细胞膜的功能,请你帮助他共同完成:
材料实验:1000毫升大烧杯、清水、酒精灯、铁架台、红色苋菜等。
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吗?
(2)作出假设:__ __。(2分)
(3)制定计划:
①取两个1000毫升的大烧杯,编号为甲、乙;
②在甲、乙烧杯中加入 的清水,并把甲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乙烧杯 ,留作对照;(各1分)
③把 的红色苋菜叶片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1分)
④观察并记录烧杯中的现象。
(4)实验现象:甲烧杯中的水 ,乙烧杯中的水 。(各1分)
(5)原因分析:甲杯中苋菜叶片细胞的细胞膜被 。乙杯中苋菜叶片细胞的细胞膜 。(各1分)
(6)实验结论: 。(3分)
七年级(上)科学阶段测试卷
第 2 章《观察生物》综合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A
D
A
D
C
B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B
C
D
C
C
B
C
D
二、简答题(共32分)
21、 生物 非生物
22、(1) 细胞液 液泡 (2) 保护 营养(或薄壁) (3) 输导 (4) 器官
23、(1)乙 细胞壁 叶绿体 (2)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细胞壁
24、韭菜 甘蔗 萝卜 花菜 西瓜
25、分裂 生长 分化 
26、哺乳动物 节肢动物 原生动物 
27、脊椎骨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哺乳类 鸟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鱼类
三、实验探究题(共 28分)
28、(2)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3)光 不能,数量太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4)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
29、(1)腐生细菌对植物落叶具有分解作用
(2)应选自同一种树并且质量要相同(相等或一样落叶)
(3)腐生细菌对植物落叶具有分解作用
30、(2)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500毫升 不需要加热 新鲜
变成红色 不变色
破坏 完好无损
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