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作业课件(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作业课件(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28 14:33:45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人教版第 1 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知识点1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分布: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最具代表性的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2.元谋人:距今约__________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他们已经能够制作________,知道使用_________。170万工具火知识点2 北京人
1.地点: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___________________上。
2.发现:最先于________年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颗牙齿化石,将它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_________”。1929年,___________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同年又发现__________遗迹。此后,又相继发掘出土4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大量的化石、石器。
3.时间:距今约____________________。周口店龙骨山1921北京人裴文中用火70万—20万年4.体质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_________比现代人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_____________。
5.生产状况: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使用这种________________的时代,叫作_____________。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北京人已经学会_______,还会长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脑容量直立行走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使用火保存火种学会用火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北京人遗址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______________遗址。
7.意义: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直立人知识点1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半坡人
2.俗话说:“去楚雄州者,当去元谋县;去元谋县者,当去那蚌村。”不为别的,就冲“元谋人”的那两颗牙齿!你知道“元谋人”距今大约多少年吗(   )
A.300万年 B.200万年
C.170万年 D.70万—20万年CC知识点2 北京人的发现
3.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右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种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   )
A.云南境内 B.北京境内
C.陕西境内 D.浙江境内B4.右图是我国著名史前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裴文中。以下属于裴文中贡献的是(   )
A.最先发现北京人遗址
B.依据在遗址中发现的三颗牙齿化石将其命名为北京人
C.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D.在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牙齿C5.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   )
A.3万年 B.180万年
C.170万年 D.70万—20万年
6.“穿越70万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物特展”在淮南市博物馆举行。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A知识点3 山顶洞人
7.爱美之心自古有之。下列我国远古人类当中,懂得爱美的是(   )
A.蓝田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元谋人
8.在以下各项内容中,山顶洞人与北京人最明显的区别是(   )
A.会直立行走 B.手脚分工
C.过群居生活 D.懂得人工取火 CD9.下列哪些能够反映北京人在生产生活中比元谋人进步(   )
①利用石块打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 ②还保留有猿类特征 ③已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④过定居生活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0.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想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该通过(   )
A.神话传说 B.历史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DD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元谋人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
材料二 如图。材料三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为人类正确认识自己的由来和历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学术界誉为“古人类研究史中最为动人的发现之一”。材料四(1)从材料一对元谋人遗址的发掘,我们可以判断出元谋人的基本生活状况,请你尝试着说一说。
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2)观察材料二,图一是哪一古人类?从图二、图三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北京人。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会使用火,会制作工具,以狩猎和采集植物果实为生。(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京人的发现所产生的重要意义。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4)材料四物品是哪一古人类的遗物?通过上述物品你能从中发现哪些历史信息?
山顶洞人。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有了爱美意识。
(5)结合上述材料,说说化石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
化石是生活在遥远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和生活情况的重要的第一手历史资料。12.(2018·山东烟台)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B课件24张PPT。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人教版第 2 课 原始农耕生活知识点1 原始农业的发展
1.过程
(1)大约20 000年前,我国先民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
(2)距今10 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______,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____和_____。
(3)经过2 000多年的发展,稻作和粟作农业在我国南北方逐渐推广,_______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家猪的________也开始出现,促进了人口的繁衍和人类文化的发展。稻粟黍农业饲养2.标志:___________、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知识点2 河姆渡人的生活
1.发现:考古学者在__________中下游地区的浙江余姚发现了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 000年。农作物种植聚落磨制工具长江2.生产生活状况干栏骨耜水稻木结构陶器玉器天然漆知识点3 半坡居民的生活
1.发现:在__________流域的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半坡遗址,距今约__________年。
2.生产生活状况黄河6 000半地穴磨制粟彩陶纺织知识点1 原始农业的发展
1.中国农业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形成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南稻北粟”生产格局。这种格局最早形成于(   )             
A.原始农耕时代 B.夏朝
C.商朝 D.西周A2.一位历史老师在讲解下图时,用了“家里增加新成员”进行解读,下面对“新成员”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是指新的生产工具
B.是指开始栽培农作物
C.是指开始饲养动物
D.是指人口迅速增加C3.下列哪一现象不属于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
A.农作物种植 B.聚落
C.城市的出现 D.磨制工具
知识点2 河姆渡人的生活
4.黄河与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最早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农耕居民代表是(   )
A.北京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人 D.山顶洞人CC5.河姆渡人生活的区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D6.“用骨耜在双眸中,开垦出一片水田……可能装满亿万年后的仓廪。”诗歌《问津河姆渡》中“可能装满亿万年后的仓廪”的农作物是(   )
A.粟 B.玉米 C.水稻 D.南瓜
知识点3 半坡居民的生活
7.如果你穿越到6 000年前,你可以看到半坡居民的餐桌上可能有(   )
A.主食是小米,副食有鱼
B.主食是稻米,副食有鱼
C.主食是小麦,副食有鱼
D.主食是稻米,副食有肉、蔬菜CA8.某校组织初一年级学生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小明看到右图所示的彩陶盆,想知道这是哪类远古居民制作出来的,你能告诉他吗(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C9.英国一文化教育考察团要到中国实地考察半坡居民的生活,请你当一名小导游。你不会向客人介绍的是(   )
A.生活在长江流域
B.住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C.种植粮食作物粟
D.使用磨制石器生产A10.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右图文物反映了当时(   )
A.农业初兴
B.聚族而居
C.采集狩猎
D.贫富分化A11.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的出现 ③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④火的使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A12.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相似之处是(   )
①都生活在大江大河流域 ②都处于新石器时代
③会制作陶器 ④种植水稻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B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材料二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干栏式)木构房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梅福根、吴玉贤主编《七千年前的奇迹》
(1)材料一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原始居民修建的何种类型的房屋?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2)材料二中干栏式木构房屋是哪一原始居民建造的?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建造这种干栏式的房屋?这种古老建筑形式今天还存在吗?
河姆渡居民。因为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这种建筑形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都建造干栏式的吊脚楼或竹(木)楼,底层用于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楼上则有堂屋与卧室。(3)造成两种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除了建筑的房屋不同,两种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还有什么主要的不同点?
因素: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不同点: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粟。14.(2018·甘肃)“稻花香里说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   )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15.(2018·广东)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BC课件22张PPT。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人教版第 3 课 远古的传说知识点1 炎黄联盟
1.背景: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并推出部落联盟首领。
2.形成: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______与______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_________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炎黄部落与东方的___________部落在________激战,黄帝部落最终打败蚩尤,_______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3.影响: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__________,因此后人尊崇____和______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阪泉炎帝炎帝蚩尤涿鹿黄帝华夏族炎帝黄帝人文始祖知识点2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开垦耕种五谷蔬菜陶器纺织煮盐琴瑟天文历法宫室衣裳水井炼铜指南车文字音律算盘嫘祖缫丝2.考古发现:考古学者在多个省份发掘出水井遗迹、蚕茧和丝织品、骨笛、船形彩陶壶等。这些发现,印证了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发展水平。
知识点3 尧舜禹的禅让
1.三部落联盟: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泛滥,洪水成灾。为抵御共同的灾难,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三个部落走向了联盟,____、____、____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原始社会晚期尧舜禹2.禅让制:当时实行禅让制,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_________之人。
3.大禹治水:______总结父亲鲧的教训,采用________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_________”。贤德禹疏导大禹知识点1 炎黄联盟
1.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孙中山纪念的人物是(   )
A.黄帝    B.炎帝    C.尧   D.大禹
2.传说在中国古代,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黄部落联合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
A.牧野 B.涿鹿 C.马陵 D.巨鹿AB3.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
①炎帝 ②黄帝 ③尧 ④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知识点2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4.我国原始农耕的出现与下列哪位传说人物有关(   )
A.女娲 B.黄帝 C.炎帝 D.大禹AC5.相传发明养蚕缫丝技术的人物是(   )
A.嫘祖 B.炎帝 C.黄帝 D.蚩尤
6.下列发明,与黄帝无关的是(   )
①人工取火 ②建造宫室 ③发明舟车 ④蒸煮米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AD知识点3 尧舜禹的禅让
7.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办法。这种办法是(   )
A.父传子 B.母传女
C.兄传弟 D.大家推选
8.传说在黄帝之后,三位部落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尧→舜→禹 B.舜→尧→禹
C.禹→舜→尧 D.舜→禹→尧DA9.如果拍摄一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
A.炎帝发明指南车打败蚩尤
B.尧发明了文字
C.年老的禹经过考察让位于舜
D.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D10.《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童蒙读物。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人的天性。你认为“寻根问祖”应追溯到(   )
A.元谋人 B.炎帝黄帝
C.尧舜禹 D.三皇五帝B11.《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
A.尧舜禹时期 B.黄帝、炎帝时期
C.山顶洞人时期 D.半坡居民时期A12.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反映了原始社会从氏族发展到部落再到国家产生这一过程。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分析历史——华夏族的形成】
材料一 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
材料二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1)根据材料一,说出这一时期两次大的战役以及交战双方。如何辩证地看待这些战争?
阪泉之战,黄帝联合一些部落战炎帝;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战蚩尤部落。战争虽然带来破坏性的影响,但打破了狭隘的氏族界限,促进了各部落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华夏族是多民族融合交流而逐渐形成的。【思考历史——传说是否可信】
(3)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
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
【探究历史——新制度新气象】
(4)尧、舜、禹先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根据的是哪一制度?这一制度传位的依据是什么?
禅让制。具有贤德的品质。【感悟历史——献策新时代】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和启示。
要具有创新和公而忘私的精神;解决问题,处理矛盾要灵活地变换思维角度;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的祖先具有卓越的智慧等。(言之有理即可)13.(2018·山东德州)“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巨鹿之战B14.(2017·贵州六盘水)《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C课件21张PPT。第一单元 考点突破人教版考点1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其中大战剑齿虎、猛犸象等史前巨兽的特效场面无疑是该片最大的看点。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体会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   )             
A.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
B.7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C.3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D.7 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A2.王老师布置同学们写一篇关于北京人一天生活的历史短文,某位同学的作品如下,其中有一处不正确需删除,应当删除的是(  )
A.早上几十个男人一起出去狩猎
B.上午他们用粗糙石器砍成的木棒追赶猎物
C.中午雷电交加大火漫山,他们借机用火烤食鹿肉
D.下午一群妇女正在挑选种子,为来年的耕作做准备D3.以下资料是我们从北京人遗址中考古发现的,据此可以说明(   )
①北京人使用的劳动工具比较粗糙 ②北京人可能会用火烧烤食物 ③北京人实现了定居生活 ④考古发现是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4.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  )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
B.山顶洞人与海边渔民交换
C.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
D.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D考点2 原始农耕生活
5.原始人从住山洞到自己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人们学会了建造房屋
B.人们认识到住房子比住山洞舒适
C.生产力发展了,人们学会了农耕,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
D.随着人口的增加,山洞不够住了C6.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和小麦 B.水稻和粟
C.小麦和粟 D.水稻和玉米
7.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BD8.一个生活在距今约6 000年的半坡居民,他不可能经历的事是(  )
A.用磨制的石器和骨器从事劳动
B.穿着衣服,吃上了粟米饭
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用漂亮的彩陶盛装东西C9.下图所示,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生活习惯
C.生产工具
D.劳动技术A10.(2018·山东青岛)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过着定居生活 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 ④会制造陶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D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材料二 西安半坡博物馆坐落在西安东郊的浐河岸边,白鹿原脚下,这里完整地保存着距今6 700-5 600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聚落遗址——半坡遗址。
(1)材料一是小明在《中国文物网》上收集的四张文物图片,他想把这四张图片进行归类说明,以便于有规律地掌握知识。请你来帮他完成。
归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一和图四为一组。图二和图三为一组 图一和图四都是河姆渡居民的文化遗存,体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生活特点。图二和图三都是半坡居民的文化遗存,体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生活特点(2)材料二提到半坡博物馆,如果你是半坡博物馆负责人,你会考虑在遗址保护大厅、陶窑遗址室里展出有关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哪些文物?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弓箭、长矛、石球、渔叉、渔钩、彩陶等。
(3)假如你是博物馆的解说员,你将向游客怎么介绍半坡居民的生活?
半坡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主要粮食作物是粟,会捕猎、捕鱼;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内设灶坑,供炊煮和取暖;会制作彩陶,会纺织、制衣。(4)材料二中半坡博物馆新的遗址保护大厅建成,为了扩大宣传,请你帮他们设计一条宣传语吧。
略。(言之有理即可)考点3 远古的传说
12.海峡两岸的华人都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最大
B.因为华人的肤色都是黄色的
C.因为只有炎帝黄帝种族得到了延续
D.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D13.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是因为他对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图片反映黄帝贡献的是(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D14.传说华夏族的始祖教人们挖井,我们已经从考古中得到验证,河南汤阴和洛阳等地,发现了距今数千年的水井遗迹。这说明(  )
A.传说是不可信的
B.传说就是历史事实
C.传说中有些资料是可信的
D.传说太夸张,应该完全否定C15.他(右图)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位杰出的首领。他带领群众治理洪水,在外10多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   )
A.黄帝
B.尧
C.舜
D.禹D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书记载:尧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穿的是粗麻布衣服,吃的是粗米饭野菜汤,使用的是陶碗陶盆。但他对百姓十分关心,部落如有人挨冻受饿,他就觉得是自己的过错。舜也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在他耕过田和打过鱼的地方,人们受他的影响,都养成了谦让的好风气。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曾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材料二 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1)尧、舜、禹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三位杰出首领,你觉得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尧生活简朴,关心百姓;舜严于律己,平易近人,处处以身作则;禹与群众同甘共苦,不畏艰难等优秀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言之有理即可)(2)材料二中,尧、舜、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与中国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
禅让制。
(3)原始社会末期这种推举领导人的办法,到现在还有借鉴作用吗?请结合实际大胆说一说你的想法。
略。(可结合学生选班干部,进行班级管理的实际来谈,也可以结合现在各级领导干部的选拔来谈。突出强调这一制度的优点:注重领导者的德才兼备,注重先对未来的领导者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考察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