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练)(提升版)(含解析)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练)(提升版)(含解析)部编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28 18:0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0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 这是某电视台综艺节目的一道选择题,答题选手需要场外观众的帮助,请你帮帮他(  )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罗马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汉谟拉比法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国王汉莫拉比颁布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选B。
2.公元前6世纪,两河流域曾建起了一座奇特的建筑,它与埃及金字塔齐名,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是(?? )
A. 卡尔纳克神庙 B. 狮身人面像 C. 雅典卫城 D. 巴比伦“空中花园”
【答案】D
【解析】
3.[法新社巴格达(2003年)4月12日电]“英美联军占领巴格达后,混乱和抢劫现象越来越严重。11日下午巴格达考古博物馆遭到浩劫,大量研究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文物丢失。”这里的“两河流域”是指( )
A. 尼罗河、刚果河流域 B. 长江、黄河流域
C. 印度河、恒河流域 D.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巴比伦王国,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形似一弯新月,因此有“新月沃地”之称。沃地东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正是在这里发展起来的。故本题应选D项。
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
A.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B. 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 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
【答案】C
5.一位导游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介绍某一历史文物时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你知道这位导游介绍的文物是什么吗?(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人权宣言》 C. 《拿破仑法典》 D. 《权利法案》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选A。
6.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到:古巴比伦王颁布了?? ? ? ? ?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歌词中的横线处应填写(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民法典》
C. 《刑法典》
D. 《商法典》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古巴比伦”和“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是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的,《汉谟拉比法典》就是他在位期间颁布的,所以《汉谟拉比法典》距今已经约三千七百年,故选A。
7.找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刊物中“史海拾贝”栏目出现了“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两个关键词,据此我们可以断定该栏目介绍的是( )
A. 古矣及文明 B. 古印度文明 C. 古巴比伦文明 D. 古希腊文明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巴比伦文明的相关内容,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成文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且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故选C项。
8.《古巴比伦的兴衰》一书中收录了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卜被判割掉耳朵。阿卜被判的法律依据出自(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权利法案》 C. 《拿破仑法典》 D. 《人权宣言》
【答案】A
【解析】
9.下图展示的是法国卢浮宫内珍藏的一块黑色石柱,上面用楔形文字刻着一部古代法律文献。该文物属于以下哪一文明的重要成果( )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印度文明
C. 古希腊文明 D. 古巴比伦文明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古代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代表了古巴比伦文明。ABC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0.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第一种文字和材料二中的文字分别是什么?
(2)依据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两种文字的“命运”怎样?
(3)对比两种文字的命运”你认为中华文明具有怎样的特征?
【答案】(1)甲骨文,楔形文字。
(2)甲骨文发展成为今天的汉字,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楔形文字已经消亡,无人再用。
(3)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传承悠久、不断创新等。
(2)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从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发展成为今天的汉字,是中国的官方语言;而楔形文字在历史的发展中已经消亡,无人再用;这种现象说明,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及时随着社会发展而变革的文字就能长久的存在下去,反之必然消亡。
(3)根据材料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具有传承悠久的历史,但中华文明绝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不断创新,这才使中华文明具有长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