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西欧庄园测试
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
1.西欧封建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B. 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C. 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D. 庄园法庭只是维护封建领主利益的工具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法庭的成员是领主或他的管家。故A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庄园法庭的处罚方式是罚金。故B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庄园法庭的法律依据是习惯法或村法。故C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也有利于维护佃户的权益,同时庄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故D描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2.如果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的一座庄园的农奴,那么下列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A. 自己带农具和耕畜在领主的直领地上每周无偿劳动3天
B. 除了拥有一定耕地的使用权外,还可以到“公用地”放牧
C. 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均可自己生产,如盐和铁
D. 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公元10世纪的一座庄园的农奴属于庄园的佃户。西欧庄园的佃户每周要在领主土地上劳动3天,剩下时间才属于自己。故A可能遇到,不符合题意;庄园的土地除去“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佃户拥有“份地”的使用权。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故B可能遇到,不符合题意;佃户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加工生活物品,不可以自己生产。故C不可能遇到,符合题意;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规则的行为可以通过庄园法庭审理。故D可能遇到,不符合题意。故选C。
3.欧洲中世纪社会经济的特点是( )
A.封建庄园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
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逐渐形成
C.基督教会控制西欧封建经济
D.手工业者按照不同行业组成行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欧洲中世纪社会经济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封建庄园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是欧洲中世纪的社会经济特点,正确。B中的特点是政治特点,不符题意;C中,基督教会控制的是西欧政治并非经济。综合以上分析,选择A。
4.在西欧某时期人们常看到“城堡、庄园、领主”等,听到:“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一句规则。以上内容反映的是西欧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法兰克王国的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建立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封建等级制度确立。西欧封建社会流行这样一条规则:“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意思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只承认自己直属的上下级,其他的上下级关系与自己无关。由此可见,题干内容反映的是西欧封建社会,故C符合题意;ABD与题干“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不符,故选C。
5.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商品经济发达
B.基本自给自足
C.严格禁止竞争
D.自耕农为主体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的“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可以看出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基本自给自足。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6.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庄园里的居民不包括( )
A.领主 B.农民
C.农奴 D.商人
【答案】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庄园在是在领主的统治下。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由此可知ABC三项属于庄园里的居民,不合题意,故选择D。
7.下列关于中古世纪庄园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 ②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奴隶
③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 ④ 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故②描述不正确,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8.以下关于欧洲封建庄园表述错误的是( )
A.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B.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C.领主的“直领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
D.自由农民是领主的佃户,领主可随时将分给自由农民的“份地”收回
【答案】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欧洲封建庄园的自由农民是领主的佃户,他们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故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择D。
9.庄园法庭是公地共同体的管理机构,也是最高权力机构,它既是庄园里领主处理自己与农奴之间关系的机构,同时又是同一庄园里村民之间解决自身事务的机构。下列表述符合西欧中世纪庄园法庭情况的是( )
A.道格拉斯和格里芬是庄园的专职法官
B.琼斯家的前面是新建的庄园法庭
C.佃户劳森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受到法庭审判
D.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将违法者逐出法庭
【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主持庄园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故A表述错误;庄园法庭开庭地点不固定,故B表述错误;佃户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受到法庭审判,故C表述正确;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罚金,故D表述错误;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10.西欧封建庄园具有司法权,各个庄园都设有庄园法庭,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B.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C.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D.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
【答案】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主持庄园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故A表述正确;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故C表述正确;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也有利于维护佃户的权益,同时庄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故D表述错误;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罚金,故B表述正确;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11.庄园的土地分为“直领地”和( )
A.从领地 B. 封地 C.份地 D.私有地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12.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时间大约在( )
A.9世纪 B.10世纪
C. 8世纪 D.11世纪
【答案】D
【解析】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庄园里。只有D项符合题意,故选D。
二、非选择题(12分×1题=12分)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庄园领地上有农田、牧场、森林和水源,其设施除了领主住宅与农奴房舍之外,通常还有教堂、磨坊、面包坊、铁匠作坊等。庄园内最肥沃的田地由农奴定期无偿耕作,收成全部归领主,剩下的地是农奴的生活来源。农奴还需上缴家禽、鸡蛋、肉、酒等实物地租,向领主交纳人头税、结婚税等货币地租,并不定期为领主服兵役和从事筑路、建房等劳役,这些属劳役地租。有时为了调整庄园内部关系还设立庄园法庭。
(1)中世纪欧洲庄园的土地分为“直领地”和“份地”两部分,请你解释什么是“直领地”,什么是“份地”。庄园中的牧场、森林属于什么地?什么人可以使用?
(2)农奴是如何在领主直领地上定期无偿耕作的?农奴要向领主交纳哪几类地租?
(3)庄园法庭的设立说明西欧的庄园具有什么权?什么人主持庄园法庭?庄园法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1)庄园中一部分土地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公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2)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实物地租、货币地租和劳役地租三类。
(3)司法权。领主或他的管家。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同时,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佃户每周要在领主土地上劳动3天,剩下时间才属于自己。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包括实物地租、货币地租和劳役地租三类。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法庭的设立说明西欧的庄园具有司法权。领主或他的管家主持庄园法庭。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同时,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