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器与甲骨文
学习
目标
1.了解我国青铜工艺的成就。
2.掌握我国青铜器的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3.了解甲骨文记事及甲骨文的造字方法,知道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难 点
甲骨文的字型结构
重 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甲骨文
学 习 内 容 (资 源)
教学
设计
学习指导:
自主学习:(用3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23页和24页1段,找出下列问题并勾画记忆。)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 用途与功能:主要用于________、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2成分组成:商周时期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
3铸造技术:采用“________铸造法”。
4杰出代表:________,这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造型奇特的________
(用3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24页2段和25页1段,找出下列问题并勾画记忆。)
二、甲骨文记事
1.名称来历: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________和牛、羊等________上的文字。
2,发现情况:1899年,清朝人王懿(yì)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________最早出土大量________和________甲骨文。
3.发现意义:(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________、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较深的影响。
(2)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开始。
(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25页2段,找出下列问题并勾画记忆。)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甲骨文使用________、________、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2.甲骨文与汉字的关系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________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合作探究:(5分钟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甲骨文的含义是什么?
2.甲骨文最早出土于什么地方?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3.甲骨文采用哪些造字方法?
达标检测
1.举世罕见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制造于( )
A.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
3.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4.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肖强妈妈问肖强:“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是哪两种?”其正确的回答应是
A.甲骨文、隶书 B.甲骨文、金文
C.金文、篆书 D.金文、隶书
5.造型雄奇、工艺高超、名闻中外的青铜器精品,是商朝的
A.象尊 B.四羊方尊 C.司母戊鼎 D.犀尊
自主学习做好预习
合作探究培养能力
巩固训练夯实基础
课后
反思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