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本篇情景交融的写法
2: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结构
郁达夫(1896----1945)
1文学活动----发起成立创造社(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
2代表作品----小说:《沉沦》、《茫茫夜》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怀鲁迅》
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留学时的郁达夫。
1922年郁达夫、孙荃夫妇与龙儿合影于上海。
王映霞
1930年摄于
富春江畔。
郁达夫
1940 年 11 月 摄于新加坡。
文章结构
国家不幸诗家幸,
赋到沧桑句便工。
----(清)赵翼《瓯北诗钞》
思考与练习
___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1988年·全国)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上游下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1、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2、比较分析以下对秋景的不同描写,体会作者所抒发的不同感情。
(1)毛泽东《沁园春 · 长沙》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2)其他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李清照《声声慢》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
----《秋窗风雨夕》(清)(曹雪芹《红楼梦》)
教学目标
1:了解本篇情景交融
的写法
2:掌握散文形散神聚
的结构